上传:邓菘化学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6-5-11 7:50:43 | 点击次数:558次 |
19.(1)__________; (2)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 (2)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_
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2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下图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⑴B点表示化合物的颜色为 ,
⑵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它代表的点是
(选填A、B、C、D、E、F、G)。
24.甲、乙、丙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1)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非金属元素,甲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则乙为 。
(2)若甲、乙、丙均含同一种金属元素,甲为红色金属单质,
乙是甲的氧化物,则乙为 ,写出一个符合乙→丙转化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题(每空2分,共22分)
25.氧化钙俗名生石灰,某同学针对氧化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B中难溶物的操作I叫_________。
(2)如果要用实验证明C中不是水而是一种溶液,可以选择下列_________(填序号)进行试验。 ①稀盐酸 ②酚酞溶液 ③二氧化碳 ④氯化钠溶液
(3)操作II是加入某种物质使无色澄清液出现白色固体,如果加入的是饱和碳酸钠溶液,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加入的是固体氢氧化钠(全部溶解),白色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6.下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
根据上图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
甲同学的探究 |
乙同学的探究 |
提出问题 |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酚酞不计) |
作出猜想 |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HCl |
实验验证 |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 (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 (填“>”、“=”或“<”)7 |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 。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 (填“一”或“二”)成立。 |
交流反思 |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 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
四.计算题(共8分)
27.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工业废水(含有H2SO4、Na2SO4)中H2SO4的含量进行测定.甲、乙两同学各提出不同的测定方法,请回答有关问题:
(1)甲同学:取50g废水于烧杯中,逐渐滴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反应过程溶液pH变化如图.
①50g废水中H2SO4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②当加入30g NaOH溶液时,烧杯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
(2)乙同学:改用BaCl2溶液代替NaOH溶液测定废水中的H2SO4的含量,结果可能会
(填“偏高”、“偏低”、“不变”),理由是 。
(附加题)将100 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A .28.0g B. 44.8g C.56.0g D.78.0g
东安澄江中学2016年上期九年级单元测试化学试卷2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S-32 Ca-40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36分)
1.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黄瓜榨汁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
2.下列混合物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 B.泥水 C.碘酒 D.澄清石灰水
3.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是很小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4.小李同学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纳,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A.烧碱、纯碱、氨水都属于碱 B.干冰、冰、可燃冰都属于氧化物
C.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 D.塑料、蛋白质、小苏打都属于有机物
5.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移走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防止酒精挥发 D.降低酒精着火点
6.粗盐提纯实验中,不合理的操作是
A.用天平称得11.7 g食盐 B.用适量水充分溶解食盐
C.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D.加热至水分全部蒸干为止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8.不需要密封保存的药品是
A.氯化钠 B.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浓盐酸
9.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部分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50 B.元素的名称为锡
C.相对原子质量为118.7g D.元素符号为Sn
10.家庭装修需要各种材料,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水泥 B.塑料水管 C.铁钉 D.大理石
11.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 ,X的化学式是
A.CaO B.CaCO3 C.Ca(OH)2 D.Na2CO3
12.某农作物的叶子发黄,发育迟缓且易倒伏,应追加的一种化肥是
A. (NH4)2SO4 B. KNO3 C. Ca3(PO4)2 D. KCl
13.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A.SO2 B.NH3 C.NO2 D.N2
14.下列物质用水作试剂,不可能区分开的一组物质是
A.KCl、NaNO3、K2SO4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无水CuSO4、CaCO3、Na2CO3 D.生石灰、氯化钠、烧碱
15.分别把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加入水中(过量),最终可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Na2CO3、CaCl2、HCl (过量) B.KNO3、CuCl2 、HCl(过量)
C.AgNO3、HCl、HNO3 (过量) D.Ba(OH)2、Na2CO3、H2SO4(过量)
16. 下列实验进行中的现象或实验原理正确的是
17.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CaO(CaCO3)——高温煅烧 B.CaCl2溶液(HCl)——足量碳酸钙,过滤
C.CO2(CO)——点燃 D.H2(H2O)——通过足量氢氧化钠固体
18.一定质量含杂质的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与100g16% Cu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干燥的固体6.8g,则含杂质的铁的质量是
A. 6.0g B. 5.6g C. 16g D. 6.4g
二、填空题(每空2分,本大题共34分)
19.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空格:
化学符号 |
(1) |
(2) |
3H2 |
(4) |
符号的意义 |
4个硫原子 |
铝离子 |
(3) |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物质 |
20.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1)家庭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______ (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的.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取______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2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是 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22. 有一种白色粉末,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几步实验:
①取少许白色粉末,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无色;
②在上述沉淀中滴加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继续滴加稀硝酸,仍有少量白色不溶物存在.此白色粉末中,肯定存在物质是(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
|
|
|
|
|
|
|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 推荐资料
» 热点资料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