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与方程》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等式的性质,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渗透初步的代数思想。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方程的解及解方程的区别、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的理解。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ax±b=c”、“ax×b=c”、“ax÷b=c”、“ax±bx=c”等形式的方程解法,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便性。
教学重点、难点: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
教学设计:
一、用字母表示数
1.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我们知道,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
2.做教科书第82页第1题。
补充:
(1)六年级同学订《小学生数学报》120份,比五年级多订x份,120-x表示 ( ),每份《小学生数学报》a 元,120a表示( ),(120 -x)a表示( )。
(2)绿绳长x米,红绳的长度是绿绳的2.4倍,红绳长( )米,两种绳一共长( )米,绿绳比红绳短( )米。
(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它的体积v=( )。
(4)2个x相加的和( ),2个x相乘的积( )。
(5)m与n的差除它们的和( )
(6)松树高y米,杨树比松树的3/4少5米,杨树高( )米。
(7)小明今年a岁,爸爸今年b岁,经过x年后,两人相差( )岁。
(8)长方形的周长是C厘米,长是a厘米,宽是( )厘米。
(9)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n°,它的顶角是( )°
(10)师徒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单独完成要a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b小时,徒弟和师傅工作时间的比是( ),师傅和徒弟工作效率的比是( )。
(11)5个连续自然数,中间的一个数是m,这5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这5个数的和是( ),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 )
(12)一个两位数,个位是b,十位是a,这个两位数是( )
某市规定:乘坐出租车起步价为6元(3千米以内),超过3千米以外每1千米按2.5元计费(不足1千米按1千米收费)。小明的妈妈乘坐出租车行了m千米(m大于3千米)。
(1)用式子表示小明的妈妈应付的钱数。
(2)当m=11时,求小明的妈妈应付多少钱。
二、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的概念。
(1)出示复习题:
在(1)7.5x÷2=30 (2)1.7-x (3)a+b=280 (4)y+5<11.3 (5)50%x-30=52 (6)5.4-2.8=2.6 (7) 3x+16=40 (8) x+ 12 x=6 中,____________是等式,_______________是方程。
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
我们知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的特征是:它含有未知数,同时又是—个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可以用集合图表示给学生看。
(3)举例说说什么是等式的性质?你怎样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这些词的?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做什么?
(4)说一说“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有什么区别?
2.复习解简易方程。
例: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
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主要是应用了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一些运算定律。
三、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你穿多大的鞋?你呢?大家能换算一下吗?
课前让学生了解自己穿的鞋的码数和厘米数,课上完成时出示码数和厘米数之间的换算关系后,让学生验证这种换算关系正确与否,后引导学生分析知道厘米数求码数与知道码数求厘米数通常应各采用什么方法解,再让学生独立解答填表,最后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