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七年级下 - 人教 - 第三单元 - 11 邓稼先 - 教学设计
11.《邓稼先》表格式教案
上传:远航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2-5 15:54:47 点击次数:646次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

 

 

姓  名

 

 

姜坤

 

学 校

 

中学

 

出生年月日

 

1983年03月13日

 

课 题

 

七年级下册《邓稼先》

 

 

职称

 

 

中学二级

 

参加工作时间

 

 

2001年8月

 

 

 

 

知识与技能:积累并理解词语,并学会运用;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与方法: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体会语言及句式特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 探究作者写人物传记的独特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1、 理解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中加以描写,评论及精选横断面以更典型更集中地突出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

2、揣摩语言,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点 

引导学生感悟作者寄寓在字里行间的深情,理解文章在记叙、议论基础上抒情的好处。

 

 

段 

 

教学方法

1. 文献法

2. 讨论点拨法

3. 发现阅读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

课时

2课时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教 学 内 容

一、设疑创境:

    多媒体(图片)显示1964年10月,在罗布泊的戈壁滩上,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图片。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的光彩,再次让炎黄子孙欢欣鼓舞,世界各国为之震惊。人们都知道,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那么,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呢?请铭记这样一个大写的名字—邓稼先。

二、课前热身

由学生介绍杨振宁和邓稼先事迹(多媒体出示邓稼先和杨振宁画像)

三、整体感知

1、在读课文之前,教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多媒体显示)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徨          鲜为人知   锋芒毕     选聘                     鞠躬尽      妇皆知      红       割         

2)解释词语并造句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huánɡ  xiǎn  lù  ìn  xūn  cuì  ú     yān  zǎi  chó

2、学生读课文,在读课文时,注意勾画圈点、并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

1)文章共有六个大段,六大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一部分,从中国自甲午战争、八国联军时代开始的百年屈辱历史,引出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邓稼先。第二部分,写出邓稼先的生平,特别是研制两弹、为国尽忠、至死不渝的感人事迹。第三部分,用比较法,把中国的国防科技领导人邓稼先和美国国防科技领导人进行比较,更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真诚坦白的品格。第四部分,写作者与邓稼先50年的友情及1971年访华的经历,表达作者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对邓稼先的无比钦佩之情。第五部分,以大漠戈壁的艰苦与艰险,展现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不计个人生命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以书信的形式,用评论性的语言对邓稼先一生的功绩高度赞扬,表达友人对邓稼先的赞颂与悼念。

2)各大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第一部分是引子,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第二部分简

介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

延伸和扩展,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也是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分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3)在文章中作者对邓稼先有极高的评价,请速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略)

4)根据你们找出的对邓稼先评价的句子,概括一下在你眼中邓稼先是怎样一个人?(教师板书)

四、问读探究

   我们对课文的内容整体上有了把握,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还会有一些疑惑,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就文章内容和形式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请概述两人最本质的区别。

2)为什么说奥本海默“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3)“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我所认识的”能去掉吗?为什么?

4)邓稼先能够说服两派不对吵对打,解围的原因是什么?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他们最本质的区别在于性格和为人。奥本海默锋芒毕露,而邓稼先却忠厚平实,从不   骄人。

2)因为他才华出众、聪明过人,所以人们佩服他、仰慕他;但由于他经常打断别人的报告、锋芒毕露,所以不少人也不喜欢他。

3)不能去掉。因为作者不可能全部认识一个群体的所有成员,这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的写作态度。

4)因为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5)“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

这两句话流露出作者对老朋友的崇敬与赞扬之情。

第二课时

五、揣摩语言,发现美点,展示美点

1.揣摩精妙词语。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妙的词语用“FK”标示出来,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_用得好,它好在________”的句式组织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同学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发言。

1:我觉得“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到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更为中国处境担忧。

2:我觉得“可歌可泣”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使20世纪人类历史发生巨大转变的千千万万英雄人物,他们生得伟大,他们是大写的人。同时与下文“鲜为人知”相照应,突出了邓稼先平凡中的不平凡。

3:我觉得“鲜为人知”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对比鲜明。一位“贡献巨大”的科学家却“鲜为人知”,这看似矛盾,却恰到好处地表现出邓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将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的做人原则和高尚品德,愈见其人格的伟大。

4:我觉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作者用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劳苦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教育。

2.揣摩精妙语句。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用跳读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并用波浪线把你认为精妙的句子或段落标示出来,然后用“我喜欢________,因为________”的句式说话。

1:我喜欢“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这一句。它的精妙在于这句话用在第一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长焦距逐步缩短、拉近的特写镜头推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是他带来了民族的新生,是他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2:我喜欢“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一句。它的精妙之处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3:我喜欢“我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不知道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这一组句子。它寓已知于未知,更显得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发人深思,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邓稼先的一片深情,对老友的真诚关心和担忧,着实感人至深。

4:我喜欢“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它的精妙之处在于这一段话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邓稼先进行了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己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著追求、努力奋斗的辉煌人生将在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3.赏析文章的修辞、句式、描写手法、结构特征。

教师提示:同学们在修辞手法、句式、描写方法、结构特征等方面也有自己的审美发现,请仿照上述句式,用形象的语言陈述出来。

1:我发现本文的修辞用得好。运用排比,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如第一部分,举了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这种紧凑、短促的结构和重复出现的“强占”“租借”两词给读者强烈的震撼,把触目惊心的历史摆在读者面前,令人惊讶,具有强烈的警示作用。

2:我发现本文对比手法用得好,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课文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鲜明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3:长短句结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如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短句交错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种气势;长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4:我发现文章的结构很有特色,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的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仰止。

4.教师小结:这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一种模式。阅读形象性的文学作品经常用到它,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和美趣。

同学们刚才的表现很出色,张扬个性,让鉴赏成为自己的事。希望以后再接再厉,让学习呈现独特的个性,让课堂绽放七彩的花朵。

六、体验与反思,畅谈学习感受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可以针对内容来谈,也可针对形式来谈。如“你认为邓先生的哪些品质最值得你学习?邓先生给你最大的震撼是什么?”,如“文章以小标题连缀的方式组织文章,有新意,你有尝试的想法吗?”,如“作者丰富的人文素养、开阔的眼界和胸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你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如“走近大师,你悟到了什么?”等等。

学生自己发言,畅谈学习感受,有思考、有感悟、有收获,也有反思。

七、整合小结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也是一篇人物传记。课文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来的民族情结,50年的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巨大贡献的中国人民的儿子——邓稼先。邓稼先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但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更值得我们深思,怎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信守我们心中的诺言,让自己更出色,让人生更富有,让生命更有价值。

 八、布置作业

 小练笔:以小标题连缀的方式组织材料写一篇人物小传记。

   要求:字数在6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教师活动

 

 

 

 

 

 

 

有关作者的介绍 引出背景知识

 

 

 

 

 

 

检查预习

提出要求

 

 

 

 

 

 

 

 

学生读课文

教师巡视

 

 

 

 

 

 

 

 

 

 

 

 

 

 

 

 

 

教师活动

 

 

教师点拨

 

 

 

 

 

 

 

 

 

 

自由质疑

解决疑难

 

 

 

 

 

 

 

 

 

 

 

 

 

 

 

 

 

 

 

 

 

 

 

 

 

 

 

 

 

 

 

 

 

 

 

 

教师巡视

 

 

 

 

 

 

教师活动

 

 

 

 

 

教师点拨

 

 

 

 

 

 

 

 

 

 

 

 

 

 

教师提出要求

 

 

 

 

 

 

 

 

 

 

 

 

 

 

 

 

 

教师点拨

 

 

 

 

 

 

 

 

 

 

 

 

 

 

 

 

 

 

教师活动

 

 

 

 

 

 

 

 

 

 

 

 

 

 

 

教师小结

 

 

 

 

 

 

 

 

 

 

 

畅读学习感受

 

 

 

 

 

 

教师总结本课

 

 

 

 

 

 

 

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

 

 

 

 

 

 

 

学生听记

介绍作者

 

 

 

 

 

 

 

 

 

 

学生回答问题

 

 

 

 

 

 

 

 

 

 

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

组内解决

 

 

 

 

 

 

 

 

 

 

 

 

 

 

 

 

 

 

 

 

 

 

 

 

 

 

 

 

 

 

 

 

学生读课文,找词语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

 

 

 

 

 

 

 

 

 

 

 

 

 

 

 

学生读课文勾画圈点

 

 

 

 

 

 

 

 

 

 

 

 

 

 

 

 

学生回答

 

 

 

 

 

 

 

 

 

 

 

 

 

学生活动

 

 

 

 

 

 

 

 

 

 

 

 

 

 

 

 

 

 

学生听

 

 

 

 

 

 

 

 

 

 

 

 

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教会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课文

 

 

 

 

 

 

 

 

 

 

 

 

 

教师点拨

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

 

 

 

 

 

 

 

 

 

 

 

 

 

 

 

 

 

 

 

 

 

 

通过让学生自已提出疑问锻炼学生阅读水平,从而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设计意图

 

 

 

 

 

 

 

 

 

 

 

 

 

 

 

这一节课主要运用发现阅读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

 

 

 

 

 

 

 

 

 

 

运用发现阅读法

 

 

 

 

 

 

 

 

 

 

 

让学生在体验中反思,畅谈感受

 

 

 

 

 

 

 

 

 

 

 

 

 

 

 

 

 

 

 

 

时间

 

 

 

 

 

 

 

4

 

 

 

 

 

 

 

 

3

 

 

 

 

 

 

 

 

 

 

 

 

 

 

 

 

 

 

 

 

10

 

 

 

 

 

 

 

时间

 

 

 

 

 

 

 

5

 

 

 

 

 

 

 

 

 

 

 

 

 

10

 

 

 

 

 

 

 

 

 

 

 

 

 

 

13

 

 

 

 

 

 

 

 

 

 

 

 

 

 

时间

 

 

 

 

 

10

 

 

 

 

 

 

 

 

 

 

15

 

 

 

 

 

 

 

 

 

 

 

 

 

 

 

 

 

 

 

 

 

 

 

 

 

 

 

 

 

 

 

 

10

 

时间

 

 

 

 

 

 

 

 

 

 

 

 

 

 

 

 

 

 

 

 

5

 

 

 

 

 

 

 

 

3

 

 

 

 

 

 

 

 

2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0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