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蓝天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3-17 20:47:08 | 点击次数:491次 |
25《词五首》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作表作品;
2、学会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及情感的能力;通过反复吟咏,培养感悟诗歌意蕴的能力;通过探讨研究,培养合作、质疑的反思精神,归纳、综合的能力。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1、准确背诵词作,理解词的思想内容。
2、归纳比较不同词作的区别,感悟婉约和豪放派的词风。
难点:准确默写,理解运用。
三、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学讨论法。
四、学习时间:3课时。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导学
1、《望江南》,选自《 》,《望江南》是 。作者 ,是 (朝代)词人,诗词兼工,是 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2、李清照(1084—约1151),号 ,济南(今属山东)人。有《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王灼《碧鸡漫志》说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朱弁《风月堂诗话》也记载晁补之常向人称赞她的诗句。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3、给加点线注音
倚( ) 脉脉( ) 白蘋洲( ) 舴艋( )
(二)学习《望江南》
1、诵读。
(1)学生各自诵读。
(2)组内展示。
(3)男女生各一人诵读。
2、理解、赏析。
(1)、本词虽短短27个字,却讲述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试给这个故事理清记叙的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3)、 “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
(4)、“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从希望到失望。
(5)、全词的主旨句是:肠断白蘋洲。
(6)、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当初分别的地方。
3、组内交流。
4、 分组展示。
(三)学习《武陵春》
1、诵读。
(1)学生各自诵读。
(2)组内展示。
(3)男女生各一人诵读。
2、 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3、赏析,完成练习。
(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本诗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
(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
(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3、组内交流。
4、 分组展示。
(四)、 总结: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归纳,教师补充)
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
(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
(六)、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一)、背诵《望江南》《武陵春》
(二)、 学生自学其它三首。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 眉山(今属四川)人。我我们学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政治上不得意。
(3)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
2、 通读这三首词。
(1)学生各自诵读。
(2)组内展示。
(3)三个组各一人诵读。
3、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4、把握三首词的感情。
(1) 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渔家傲》:塞下景色:寒冷、荒凉、戒备森严。
《江城子》:打猎:雄壮、开阔。
《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
(2) 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
《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
《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相同:爱国,渴望建功立业,为国效力。
不同:《渔家傲》与思乡紧紧联系。
《江城子》中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破阵子》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3) 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感情上来讲,都与爱国紧密联系。
风格上豪放、开阔、雄壮。
不同:感情的侧重点略有不同。
(三)拓展延伸: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古人还有很多人书写自己爱国的激情,请举出几个爱国事例或爱国诗句。
第三课时
(一)全班齐读五首词。
(二)背诵比赛。
(三)检测。
A、达标训练。
1.《望江南》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的名句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2.《渔家傲•秋思》词中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的一句是:寒下秋来风景异。
3.《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是宋朝苏轼 (姓名)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与 苏洵 、 苏辙 并称“三苏”。“江城子”是词牌名 , 密州出猎 是词的题目。词中借用典故,表达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两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4.《武陵春》中叙述词人哀伤的原因和哀伤的程度的诗句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作者是宋朝爱国词人_辛弃疾(姓名),字幼安,号稼轩,与苏轼并称“苏辛”。下阕中表达词人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B、能力提高
1.简要说说《武陵春》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
作者先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这哀愁浓重到使她无心梳妆打扮的程度,甚至不能提起,不能触摸。然后“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2.简述《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引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等典故分别表达的意思。
引“亲射虎”典故,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突出表现了他虽年纪已经不小,但仍有着少年的狂气。引“遣冯唐”典故,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引“射天狼”典故,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3.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回答问题。
(1)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写了挑灯看剑、听吹角的活动。梦见了自己已经置身于抗敌的前线。
(2)第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
“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
(4)下阕中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争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现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
(5)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时,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6)假如你是词人的好友陈亮,该怎样劝慰一下“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