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中考 - 课标考点 - 综合 - 一轮复习 - 综合荟萃
中考语文阅读的常见问题及解答方式
上传:荣军语文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5-12 11:36:47 点击次数:995次

中考语文阅读的常见问题及解答方式

一、三大文体

中考阅读材料从体裁上来看,一般分为文学作品、说明文和议论文三大体裁。其中文学作品阅读又包括记叙文、散文和小说三种具体的文体。在现有的考试形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文体知识。因为不同体裁的文章有不同的特点,其题目设置的侧重点也不同。

二、中考阅读的常见考点

1、对文章内容的概况和主旨的把握;

2、根据语言环境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对句子的推敲、品味和赏析

3、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评价;

4、结合文章内容,对表达技巧、表达手法的判断和分析;

5、拓展延伸等试题的开放性训练等

三、中学语文的考查点

很多,很多同学会觉得理不清思路,难以把握。其实仔细分析,我们把它大体上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筛选信息类

筛选信息,从文章中找出符合要求的词语或句子。

首先将提干代入原文,找到这句话所在的段落,联系上下文,顺藤摸瓜,向上或向下检索并提取出相关内容即可。例如08年广州中考题中的两道说明文阅读就是这类的题型。

(二)深层含义类

对文中字、词、句、段、篇的主旨的理解都属于深层含义类题目。

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阅读任何文章,我们都要注意其标题,因为标题往往是行文的线索,抓住这条线索,注意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就能准确把握文章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

主要形式:

a、强烈感叹句的抒情句子;

b、对人对事作出评判的议论句子;

c、主人公在关键情节中自我感悟的句子;

d、人物之间触及人生哲理的对话;

e、文章的标题;

f、点明文章时代背景的句子。

首先迅速找到哪些语句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其次提取出相关的词句,然后将其加工、整理成答案。另外,一定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性字眼,如“结合社会现实或自身经历”,“不少于多少字”等。这类题目一般为开放性试题,只要按照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3、如何理解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首先找到词句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词句所在的段落表达的含义,再从形象化到抽象化的角度换位思考,即可得出答案。

(三)审美鉴赏类

标题、词句段的作用或表达效果,以及文中人物形象分析等都属于审美鉴赏类题目。

1、如何理解文中标题的作用?

 

标题在文章中的作用

文章示例

1

全文的线索

《背影》

2

突出主题、点明主旨

《白杨礼赞》

3

造成悬念,引起读者关注

《最后一课》

4

反映作者的情感

《幽径悲剧》

2、下列词语、句子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从用词角度有以下几种答题套路:

用词

基本的回答模式

动词

生动地表现了某人或物的情状或特点

形容词

细致地描摹出某人或某物的特点或心理

叠词

营造一种节奏感强的音乐效果

拟声词

让声音再现,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

如:《背影》中蹒跚、探身、攀着等动词就生动地表现出父亲对我的挚爱。

1、有关人物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等语句的表达效果:

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烘托气氛

◎造成悬念

◎引起读者的兴趣

◎推动情节的发展

如《最后的一课》中“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一句,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普法战争。

2、句子(段落)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句子在文章开头: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句子在两个情节中间: 过渡、承上启下

句子在结尾附近: 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句子在文章前半部分: 打下伏笔、作铺垫

句子在文章后半部分: 前后呼应

如《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句的作用即为深化中心、点明主旨。

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作用)?

比喻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表达了(谁,怎么样的)(哪些)感情。

拟人

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表达了(谁,怎么样的)(哪些)感情。

借代

用(什么)代(什么),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夸张

突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点),使(什么形象)更加鲜明,使人印象深刻。

排比

使句式更加整齐,气势更加强烈,强调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感情。

设问

引起了对(什么问题)的关注,给人以启迪,突出了(中心思想)。

反问

鲜明强烈地写出来(什么观点、态度、情感)。

4、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对比

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中心。

衬托

用其他人物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要人物的品质。或用景物描写来衬托人物性格或事件意义。

象征

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

伏笔

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

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令主题更加鲜明。

如高尔基的《海燕》主要运用象征作用是含蓄、深刻地表现出革命者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5、文中的______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简要分析文中的这一人物形象)

首先将题目代入原文,检索哪些句段是对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对这些段落逐一概括,提取其中的有关词句,舍去相同性格,罗列不同性格,最后将提取出思维词句加工、概况成答案即可。

如《故乡》中的杨二嫂:通过语言、行为、心理尖刻、爱占小便宜。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0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