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社区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教师社区 - 大家观点
论文:指向明确的语文课堂教学
上传:翟国蓉语文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7-11-30 18:58:52 点击次数:883次
                
                          指向明确的语文课堂教学

摘  要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并突出“指向”性:(一)课前准备指向自学:注重引导学生自学一篇和一类课文内容及方法。(二)教学设计指向写作:以写作构思为线索,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题、选材(内容)、结构、语言、写作技巧。(三)教学训练指向系统化和持续性,以系统的连续的练习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指向自学;指向写作;指向系统化和持续性
正文:
一、当今乡镇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费力不讨好,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听得收效甚微,这一点在乡镇中学中表现特别突出。早在1978年,语文教育前辈吕淑湘先生就大声疾呼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距今38年了;200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距今也有15年了,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老师还是一个字“累”,学生还是一个字“差”,十个学生有九个会说“不记得语文课堂上教了些什么”。课程改革之路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二、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
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当然有各方面的原因,就针对老师而言,我认为有如下原因:(一)教学设计的指向性不够明确,缺少整体感。
(二)教学方法缺少指向性、系统性。比如老师赏析句子,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句子好在哪里,所以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
(三) 教师语言的指向性不够明确。知识不到位、教学方法又到位的老师,表达当然也是不太清楚的,学生就会听得模糊。就连对于学生的表现,以“好”进行笼统评价或者不评价,如此看来,我们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深感学习语文的必要性了,提高自身语文素养,让自己的语文知识更专业,让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丰富而多彩。
(四)教学训练缺少系统化和连续性;由于老师不放心,每篇课文练习题面面俱到,杂、乱导致学生每一类题都没有理解透,没过多久又忘了。

三、重温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表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并明确指出语文的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语文课堂教学费时低效的对策:
基于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要求,下面我以《散步》一课为例,说明我是如何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突出“指向”。
(一)课前准备指向自学:注重引导学生自学一篇和一类课文内容及方法。
在乡镇中学,很多老师经常抱怨“布置学生预习,学生百分之九十是不会预习的”,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就我的体会而言,大部分学生首先是不知道怎样自学。
我首先会给学生列一个自学内容清单: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等文学常识(作者包括姓名、生活时代、身份、作品名称、节选自何处、名句等这是一个层次,再深一层,了解他的生平事迹、简历、知道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2、识记生字生词;3、归纳主题思想;4、复述内容,5、理清结构层次,6、提出质疑,或者设计问题;7品味语言;8体会写作特色。
接着教自学方法“四遍八步”:
第一遍,跳读。完成两步任务:1、作者、写作背景;2、识记主要人、事、物或者观点。应达到每分钟读完1500字左右的速度。
第二遍,速读。完成第三、四步任务:3复述内容;4理清结构层次。每分钟要读完1000字左右。
第三遍,细读。完成第五、六、七步任务:5理解掌握字、词、句;6圈点摘要重要部分;7归纳中心思想。读的速度一般跟朗读相同,每分钟200字左右。
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思考问题,分析作者是如何组织语言,有哪些写作特色的。速度根据需要,仔细推敲品味重点段落,关键语句。
当然这四步不是每篇文章都是这样的,浅显的文章如《散步》两、三遍可以了,难懂的文章可能五六遍不等。注意,我这里只是说基本的方法,不是死公式,不是所以的文章都这么死板硬套的。学生也可以先细读、精读,再跳读、速读,重点是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和方法,而且必须引导学生改变一字一句认读的习惯,训练速度、跳读的能力。因为当今信息化爆炸的时代,报刊杂志、电视手机新闻信息那么多的文章,跳读过程中,没有深究价值的就不必支付时间去细读、精读了。
还有的老师听我这么一说,可能要提出:“这么教,我还哪有时间讲课文啊?”“教了她们做不到怎么办?”
我想说的是,我们入学的第一堂语文课不要急着教课文,而是要专门拿一节课出来教他们这些方法,明确你这个老师的课文自学要求,作业要求等。你教了方法,学生可操作性就强了。
其次,自学,还是会有部分学生懒,依赖老师,等着老师讲。这是学生在小学接受被动教育留下的后遗症,所以,你就要培训你的合作小组长、语文课代表,教她们怎样检查自学情况,检查哪些内容,督促学生自觉执行自学任务。
而且我们的老师必须要有一个心理准备,这个自学方法不是一教就能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观念的,可能要一年,甚至是三年。你可能还得做学生的思想调动工作,告诉他们:我们“教是为了不教”,要树立终身自学的观念。告诉他们为什么学习过程中还要有合作精神等等,如此这般才能把课前准备这一项任务执行下去。你还得带着他们用课内的时间自学一篇课文和一类课文(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等等),告诉他们自学就这么回事,没有那么难。
我想再强调一遍,行走在教育的路上,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教学方法,而是缺少如何执行下去的措施,以及持续性执行下去的信心、耐心。很多老师急于见到成果,在路上徘徊、迷茫着。

    (二)教学设计指向写作: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会把讲读课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指向写作,以写作构思为线索,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题、选材(内容)、结构等,分别在“学习目标”和“整体感知”部分强调这点。
例如:《散步》“快速浏览,整体感知” 内容(PPT出示):
1、《散步》这篇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作者莫怀戚想要表达一个什么中心(主题)思想?
3、为了把这个主题表现出来,选了哪些事情(材料)?
4、莫怀戚是怎样组织材料?请同学们理清文章结构。


   (三)教学训练指向系统化和持续性:第二课时,设计指向写作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以系统的连续的练习带动学生享受文化大餐,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每次课堂训练,我都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学法建议”。如《散步》第二课时学法建议是:(PPT出示)赏析语言表达思路:句子特色+内容+作用、效果+情感。
赏析语言表达格式:这句话运用了……(修辞、表现手法、句式特点、
表达方式或者是这句话中某个动词、形容词)+写出了……内容(对象+结果)+突出了(衬托了)……效果+表达了……情感。
例句:“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富有表现力的“熬”字,表现了我对母亲健康的担忧,体现了我的一片孝心。
2、课后要求学生在语文成长记录本中,把后续语文文本中出现的不同句子特色的典型例句摘录下来。我一般是教会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归纳,然后出试卷系统地考查,持续训练修辞、表现手法等运用,把赏析语言这块掌握透彻。


五、补充说明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打消老师顾虑
1、补充说明指向写作的语文课堂教学: 
指向写作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把课堂当作与作者的一次对话:这篇课文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中心思想)?为了表达这个中心思想,他选了什么人、事、物、景(材料)?然后是作者怎么组织安排这个材料的(结构)?作者是怎么组织语言表达的?作者运用了什么技巧更好地表达中心?这五次对话,将零散的课堂内容串联起来,“指向写作”可以说是一条“线”,将各个课堂内容板块连接起来,让学生有整体感。我的课堂设计理念是:“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与些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2、补充说明为什么要强调训练系统化、持续性:
语文不像数学那么有逻辑,是语言类,文学性抽象性强,再加上有些老师知识凌乱,自己也做不出个清晰的答案,她怎么会说清自己的体会?!只有照参考答案念,老师昏昏,学生似懂非懂。所以我们老师自己要先将知识系统化,才能把学生教明白,然后一定要持续性的训练,像数学那样训练,学生才有深刻印象。
3、关于答题思路和答题格式,老师们可能有的顾虑:
有些老师可能会说,你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格式跟倡导学生个性表达、创新精神不相违背吗?我想说,在课堂实践中我发现,这样做其实一点也不影响学生创意性表达,相反,他们由于方向感强,思维敏捷,更有创意有个性。
当然我们在教学生的时候要先跟学生说明:答题思路是给你的方向,就像你要到教育局去(给的是目标),你要知道教育局在哪个方向,至于你去的时候是骑自行车还是摩托车,打的还是自己开小车,是独往还是呼朋引伴,还是别有创意,都是你的自由和个性化选择。
答题格式、学法建议好比是学步车,学步车是帮助你起步学走路的,学会走路以后就可以丢掉学步车,所以学生被训练熟练了就可以不用那个格式了,自由组织语言,这个是在第一次教的时候要跟学生说明的,以免误导学生。
还有的老师也许会说,这么教和练,我们怎么教得完课文啊!我想,我们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教是为了不教”,刚开始可能比较费劲,但是后面的教学就轻松了,只有学生真正系统地掌握了知识,他们才能游刃有余地运用文字,老师才能省心省力。再者课内的文章,课标里一再说明只是个例子,老师们可以灵活处理,事实上近几年的阅读考试,没有考课内文章(除了文言文),考查的是学生活学活用文字的能力。2016年秋,新版语文教材课文数量减少了15%,估计也是出于给老师减负,让老师教透知识的考虑吧。

我们的课改,教学内容由胖变瘦,教学环节由碎变整,教学训练由浮变实,教学形式由花变朴。当然新课程改革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只要我们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实质,以教学为重,以学生为重,抛弃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不做秀,不虚浮,就一定能在课改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绩。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具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每一位老师细细思考,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希望能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作者:魏书生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10日        
书名:《魏书生语文教学》      
页码:121-122页
  出版社:北京音像出版社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空白文本框3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