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谢荣美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7-12-18 16:44:07 | 点击次数:752次 |
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天成小学:谢荣美
创新是当前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了一些探索,认为可以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
一、摆正教学观念,促使创新
只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换句话说,只有让每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形成对事物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教学“三角形”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自己学过的图形,然后让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几种类型,如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可以拼成的是什么图形,最后让学生讨论原三角形与拼成的正方形、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关系,经过实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的积极参与,印象特别深刻,避免了死记硬背。可见,学生真正充分发挥主动性,努力自主地探究分析、解决问题,往往为学生大胆发展创新见解提供了充分自主活动的空间。
二、营造学习氛围,诱发创新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直观形象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游戏,耐人寻味的故事,紧张刺激的竞赛,风趣幽默的谈话,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形成强大的自主探索的动力。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时,教师故事引入:师兄悟空和师弟八戒一起出去游玩,偶然发现了一个大西瓜。八戒贪吃,就对悟空说:“师兄,俺吃的多,你就多分给俺一些吧!”悟空想了想说:“就分给你2/4吧,俺要1/2。”八戒一听,高兴地笑了。同学们,你们猜猜八戒真的多吃到西瓜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听后议论纷纷,情趣高涨,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三、激励质疑问难,激发创新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思维从质疑开始的”。古人也云:“学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要敢于标新立异,在质疑研讨中碰撞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通过学生操作,把圆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 后,有的学生提出,能否将圆转化成其它图形,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在这个问题的启示下,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大胆尝试,又分别把圆剪拼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四、学生动手操作,促发创新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边的活动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因此,教师必须强化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主动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创设条件、创设情境,如教学"长方体的特征"这一课,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首先教师出示若干个物体的包装盒,让学生先对他们进行分类,并叙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2、教师拿起一个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观察、触摸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生的总结、教师的引导,归纳出长方体、正方体的所有特征。
4、让学生用橡皮泥做顶点、长短不同的细木棒做棱,四人一个小组合作制作一个长方体。
通过这样的设计,将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结合在一起,不仅使学生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启迪了思维发展,达到了数学教学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又如:在教学二年级的数学活动课“拼拼、数数”中,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奇、好玩的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先出示用各种图形组成的人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再让学生利用自己手中的各种图形拼出任意的图画,学生拼出了金鱼、小鸡、汽车、向日葵等各种各样的图形,接着,我让学生将所拼成的图形展示给大家看,学生们跃跃欲试,争相将自己的杰作展示出来。这样的活动课,没有规定的模式,但在教师的启发、指导和鼓励下,学生们不仅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也表现出了积极的创造力。因此,在探究和自主学习中,学生还能够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
总而言之,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小抓起。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环境,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引导他们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空白文本框3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