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gxda147369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10-24 7:32:20 | 点击次数:697次 |
第一章 走近细胞
【高考目标定位】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考纲知识梳理】
一、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二者之间从小到大的生命系统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对于植物,无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各生命系统既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3、对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理解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除病毒等少数种类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细胞是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
(3)没有细胞就没有完整的生命:无数实验证明,任何结构完整性被破坏的细胞,都不能实现细胞的完整生命活动。
(4)生命系统的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2)操作流程:
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物象→将要放大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化器换高倍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
(3)注意事项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距离约为0.5cm)停止下降。
②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找到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
③换用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来调焦。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差异性:最根本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
(2)统一性:两者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DNA分子。
3、细胞学说
(1)建立过程
①1665年,英国科学家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并将其命名为“细胞”;
②19世纪30年代,德国的两位科学家施旺和施莱登创立了细胞学说。
③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提出了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2)内容
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基本单位,既有它们“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协调地集合,构成生命的整体,按共同的规律发育,有共同的生命过程;
③新的细胞可以由老的细胞产生。
(3)意义
1、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揭示了生物间存在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要点名师精解】
一、有关显微镜的若干问题分析
1、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1)倒立是指上下、左右均是颠倒的,相当于将观察物水平旋转了180度。
(2)放大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不是指面积或体积的放大。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标本范围就越小。
2、低倍物镜观察与高倍物镜观察(清晰时)的比较
|
低倍镜时 |
高倍镜时 |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
远 |
近 |
所看到细胞的数量 |
多 |
少 |
所看到细胞的大小 |
小 |
大 |
视野的明暗 |
明 |
暗 |
视野的广度 |
宽广 |
狭窄 |
【例1】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象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
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象移到视野中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操作及注意事项。标本染色较深视野相对较暗,应调亮视野;物象在视野的右上方实际位置应在左下方,通过向右上方移动可以移向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时不需要升高镜筒;转换高倍镜之前应使物象移向视野中央,以便进一步观察。
【答案】C
二、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
原核细胞 |
真核细胞 |
细胞大小 |
较小(2μm~8μm) |
较大(10μm~100μm) |
本质区别 |
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
有义核膜为界的真正的细胞核 |
细胞壁 |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
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
细胞膜 |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构成 |
细胞器 |
无叶绿体、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等复杂细胞器,有核糖体 |
含有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
细胞核 |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但有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 |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具有染色体 |
代表生物 |
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 |
真菌、动物、植物等 |
2、细胞统一性的表现
(1)不同的细胞具有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组成元素基本一致,化合物种类也非常相似;
(2)均有细胞膜、细胞质、、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3)细胞内均有进行呼吸作用的有关酶;
(4)都以ATP作为唯一直接供能物质;
(5)细胞的增殖方式相同——细胞分裂;
(6)都共用一套完全相同的密码子。
【感悟高考真题】
(2010·全国新课标)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
【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答案】D
(2008·上海高考)16.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调节器调节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先用低倍镜后用高倍镜,移动装片只能确定污物是否在装片上,使用高倍镜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
【答案】A
(2007·海南高考)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解析】人体大面积烧伤后,皮肤受损,而皮肤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答案】C
【考点精题精练】
1. “细胞学说”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C )
A、揭示了形形色色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
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
2.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叙述中,错误的是
3.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B. 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D. 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B)
A.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B.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C.洋葱表皮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都是可进行着物质的更新
D.蓝藻细胞中有两种核酸
4. 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 C )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故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5. 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下列关于结核病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倍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该菌的遗传物质分部于细胞核内
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该菌感染机体后能快速繁殖,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D.该菌的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内质网加工后由高尔基体分选运输到相应部位
6. 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B.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上高倍物镜
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
D.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7. 右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
⑤转动转换器
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
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
8. (2010·上海市卢湾区高三二模)下面①~⑤是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像“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D
①转动粗调节器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调节器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④→⑤→③ B.①→④→②→③
C.⑤→①→④→③ D.⑤→④→②→③
9. (2010·安徽省巢湖市高三一模)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A. 蓝藻没有细胞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原核生物中既有生产者,也有分解者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10. 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 B.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C.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11. 下列关于颤藻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线粒体是颤藻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颤藻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C、核糖体是颤藻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主要由蛋白质和mRNA组成
D、颤藻在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12. 下列关于玉米、蓝藻和变形虫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正确叙述是( B )
A、都能进行细胞分裂,都有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内都有转录和翻译过程
C、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但都不含中心体
D、三者的原生质层都有选择透过性,都能选择性地吸收和排出物质
13.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①真核生物体细胞增殖的方式只有有丝分裂
②蛔虫细胞中含有核酸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③只有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④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不具备全能性
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A. ①②③⑤ B. ③④⑤ C. ②⑤ D. ②③④
14. 显微镜的目镜为10x、物镜为10x时,观察到M个分生组织细胞充满整个视野中,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x时,则在视野中可观察到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D )
A.M/2个 B.M/4个 C.M/8个 D.M/16个
15. 使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野中微生物向图1箭头所示方向游走,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哪个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才能在视野中继续观察该生物?( C )
A.甲 B.乙 C.丙 D.丁
16. 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B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粗准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17. 有关于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
A.细胞学说的主要建立者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的施旺
B.虎克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C.施莱登和施旺描述新细胞的产生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D.德国的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8. 图中a、b、c表示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以上三种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是染色体
B.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该结构
C.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D.a、b细胞内具膜结构的细胞器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19. 下列①②③④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则下列对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①仅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 ②具有核糖体和叶绿素,但没有形成叶绿体
③出现染色体和各种细胞器 ④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A.SARS病毒最可能属于① B.肯定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②和④
C.衣藻与洋葱根细胞都属于④ D.有成形的细胞核生物是③
20. 下列关于蓝藻和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B )
①二者都能光合作用 ②二者具有相同的膜系统组成
③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④二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相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
21、200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两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以及这种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等疾病中扮演的角色。请回答:
(1)右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
母菌的最主要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 ]___________是其表达遗传信息的最终场所;DNA分子存在于[ ]________中。
(2)此前,医学界认为溃疡病不是由活的病原体引起的。但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许多某种细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正常的胃窦粘膜绝不会有这种细菌的出现。由此他们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可产生尿素酶、蛋白酶、磷脂酶等。其中的______和_________(酶)可直接破坏胃粘膜的完整性,进而破坏人体的第_________道防线。
答案:1)没有由核膊包围的细胞核 [3]核糖体 [4]拟核
(2)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密切关系 (3)蛋白酶磷脂酶
22、下面是两类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的理由是 。
(2)甲、乙两图的细胞均有的结构名称是核糖体、 和 ,其中具有选择透过性的结构是 。
(3)乙图中,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其组成物质主要是 。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请填写图中标号) 。
答案:(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 (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3)纤维素 8、10、11、12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