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gxda147369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10-24 8:37:27 | 点击次数:725次 |
第3、4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叙述中,能体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相对性的是( )
A.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及时排出细胞
B.病毒、病菌等病原体能侵入细胞
C.细胞能吸收其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D.细胞能分泌一些分泌物
解析: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可以从外界进入细胞;细胞不需要,或者对细胞有害的物质不容易进入细胞。当然,细胞膜的控制作用是相对的,环境中一些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可能进入;有些病毒、病菌也能侵入细胞,使生物体患病。
答案:B
2.高等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通过的途径是 ( )
A.相互接触 B.吞噬
C.内吞 D.胞间连丝
解析:高等植物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胞间连丝,胞间连丝就好比是一个安全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高等植物细胞间就是通过胞间连丝相互交流信息的。
答案:D
3.在玉米培养液中加入某种阴离子,结果发现玉米的根细胞在吸收该种阴离子的同时,对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了,但对钾离子的吸收没有影响,最可能的原因是该种阴离子( )
A.妨碍了ATP的形成 B.抑制了主动运输
C.与氯离子的载体相同 D.抑制了细胞呼吸
解析:由题干可知该种阴离子没有影响细胞呼吸提供能量,离子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因此氯离子的吸收减少与载体有关。
答案:C
4.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不含有DNA。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2浓度范围内,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关系的是( )
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不含DNA,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K+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2浓度无关。
答案:A
5.人和菊花细胞里一般都有的结构是( )
A.中心体 B.大液泡
C.叶绿体 D.线粒体
解析:动物细胞(包括人)和植物细胞(包括菊花)相比,无大液泡和叶绿体,但有中心体,菊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无中心体。真核生物细胞中一般都有线粒体。
答案:D
6.下列有关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组成
B.核膜和内质网膜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
C.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中的蛋白质分子是相同的
D.细胞膜中的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不是静止的
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不是静止不动的。细胞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内质网膜向内与核膜相通连,向外与细胞膜相连。
答案:C
7.郁金香的花朵呈鲜橙色,十分鲜亮夺目,决定其亮丽颜色的主要结构是( )
A.叶绿体 B.液泡
C.线粒体 D.细胞质
解析:液泡中含有花青素,使细胞具有一定的颜色。
答案:B
8.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完全相同
D.染色质和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
解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答案:C
9.变形虫细胞中,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细胞结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中心体和细胞核
D.线粒体和细胞核
解析:动物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具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核。
答案:D
10.信使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它从细胞核中出来与细胞质中核糖体结合的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0 B.1
C.2 D.4
解析: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生物膜,但是核膜上有核孔,信使RNA可以从核孔穿出细胞核而进入细胞质,不直接通过核膜结构。
答案:A
11.(2011·新课标全国卷)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
A.红细胞膜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解析:红细胞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故细胞膜不具有水溶性而具有脂溶性;与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同,红细胞没有大的液泡;由于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质溶液的浓度,红细胞在4℃的蒸馏水中吸水胀破;低温时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减小。
答案:C
12.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油滴由磷脂膜包被,由此可推断磷脂分子是头部朝向外侧,尾部朝向油滴,这样的结构较稳定。
答案:A
13.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
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
解析:蛋白质是细胞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有三种分布方式,即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侧,具有识别功能。由于细胞膜内外功能不同,因此蛋白质的种类也有差异。由于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因此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答案:D
14.异体器官移植手术很难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异体细胞间的排斥,这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具有识别作用,这种生理功能的结构基础是( )
A.细胞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B.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细胞膜的外面有糖蛋白
解析:细胞膜上的部分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分布于膜外侧,器官移植时异体细胞间的排斥是由于糖蛋白的作用。
答案:D
15.下图中Ⅰ~Ⅳ说明了物质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转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所有图中均为主动运输
B.在图Ⅱ和图Ⅲ中为主动运输,在图Ⅰ和图Ⅳ中为被动运输
C.在图Ⅰ、Ⅱ和Ⅳ中为渗透作用
D.在图Ⅲ中为主动运输,而在图Ⅰ、Ⅱ、Ⅳ中为被动运输
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图Ⅰ表示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图Ⅱ表示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经过蛋白质通道完成,不消耗能量;图Ⅳ表示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能量;因此Ⅰ、Ⅱ、Ⅳ都属于被动运输。图Ⅲ表示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协助,并消耗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D
1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呼吸强度为0时,水稻不吸收K+
B.氧浓度大小与细胞吸收甘油无关
C.白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D.被动运输都是顺浓度梯度,既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
解析:K+的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当呼吸强度为0时,没有能量供应,水稻不能吸收K+。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与氧浓度无关。白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属于胞吞,需消耗能量。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
答案:D
17.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甲图可以判断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B.甲图中随着细胞外物质浓度的降低,运输速率会变慢
C.甲图中箭头表示当细胞外物质浓度高于细胞内时,物质只能从细胞膜外向细胞膜内扩散
D.乙图说明自由扩散过程只受物质浓度的影响
解析:甲图中物质从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转运,不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所以可以判断此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只受膜两侧浓度差影响,浓度差越大运输速度越快,反之越慢,自由扩散的运输速率与浓度差成正比关系。在自由扩散过程中,其实两个方向的跨膜运输都存在,只是“由外→内”大于“由内→外”,不能将图中的“→”理解为在物质跨膜时只由外→内。
答案:C
18.(2011·天津高考)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1 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 L 是细胞壁,M 是液泡,N 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解析:图中的 N 是外界的蔗糖溶液,不是细胞质,A 错误;在清水中,细胞会通过吸水使质壁分离的细胞复原,B 正确;细胞壁具有全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两者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差异,C 正确;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还没成熟,不具有大型液泡,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D 正确。
答案:A
19.下图表示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由图分析可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依靠( )
A.自由扩散 B.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 D.渗透作用
解析: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存在差异,即存在浓度差。该浓度差的维持依靠主动运输。
答案:B
20.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解析:葡萄糖是生物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动物的任何体细胞膜上都存在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也可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来实现;线粒体内膜是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但其上并非只分布着合成ATP的酶;核膜上的核孔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一个特殊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只允许其选择透过的大分子物质通过。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8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图中的A、B、C、D是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C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其区别于酵母菌的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D图所示细胞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填代号)。
(3)研究图B细胞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B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相互转化的生物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幽门螺杆菌属原核生物,它与真核生物酵母菌的最大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无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包括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及原核细胞蓝藻等。
(3)研究分泌蛋白形成过程一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4)图B显示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及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间均可以囊泡形式相互转化。
答案:(1)无由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
(2)A、D (3)同位素标记法
(4)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22.(10分)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的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所示)。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请回答:
①该结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些有机溶剂如苯酚,可溶解B造成膜的损伤,增加膜的通透性,B的名称是_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说明B具有________。试举一个体现膜流动性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细胞器中均有此结构,但执行的具体功能却有很大区别,其原因是由于图中________(填字母)的不同所致。
④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密度减小,而面积扩大。据此你认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的代谢速率________。
解析:(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由于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因此易被有机溶剂破坏。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膜厚度变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体现细胞膜流动性的实例,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等。线粒体与叶绿体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是其膜上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膜面积增大,细胞的代谢速率会加快。
答案:(1)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①选择透过性
②磷脂双分子层 一定的流动性 变形虫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菌等)
③A ④加快
23.(9分)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丙图是根毛细胞示意图,请根据甲、乙、丙三图回答下列问题:(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渗透作用之后达到平衡的状态。图甲中,[1]为清水,[2]为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明甲图中相应部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丁中绘出[2]中蔗糖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
(3)丙图中[7]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的[3]相当于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它与丙图中相应结构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根毛细胞放在90%的蔗糖溶液中,它将出现_______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再放入清水中细胞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渗透装置必须具备的条件有:①具有半透膜,②膜两侧有浓度差。
(2)蔗糖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是先下降,最后趋于稳定。
(3)、(4)[7]为原生质层,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太大,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因此再放到清水中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1)①具有[3]半透膜 ②膜两侧有浓度差
(2)如右图所示
(3)原生质层 [7] 甲图中的[3]属于半透膜,没有选择透过性,丙图中[7]属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4)质壁分离现象 细胞形态未发生变化(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由于蔗糖溶液浓度过高,根毛细胞失水过多,导致根毛细胞死亡
24.(9分)物质通过细胞膜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为了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下融合,40分钟后,发现融合后细胞膜上的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有人认为该实验没有完成,请你继续完成该探究实验:
(1)补充未完成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指出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实验结果: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预测该实验最可能得出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实验主要探究温度对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对照实验设计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第一步:分组编号;取若干人和鼠细胞,并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平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二步:设置对照实验:将A、B两组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让两种细胞发生融合。第三步: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注意设置观察标准,即相同时间内荧光物质的分布情况或荧光物质分布均匀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1)分别将细胞放在温度低于37℃(如0℃)、高于37℃(如60℃)的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
(2)①相同时间之后,观察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分布的情况 ②比较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时所需要的时间
(3)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细胞膜的流动性加强
25.(14分)生物体细胞内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即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下图表示培养液中O2含量对小麦幼苗吸收K+的影响曲线,据图回答:
①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培养液中O2含量对K+吸收速率影响最大的是图中________段。
③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探究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了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 |
A |
B |
清水 |
|
2 mL |
盐酸 |
2 mL |
|
红色花瓣 |
2 g |
2 g |
现象 |
盐酸呈红色 |
水无色 |
①A试管内盐酸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实验体现的最主要的实验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这一实验思想设计实验时应特别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此实验主要验证了哪些膜的选择透过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小麦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d点之后限制K+吸收速率的因素是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由图可知,bc段K+吸收速率受培养液O2含量影响最大。
(2)A号试管内盐酸将花瓣细胞杀死,使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丧失,液泡中的花青素由液泡内到达盐酸中,使盐酸呈现红色。该实验主要证明了细胞膜和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在该实验设计中体现的实验思想是对照实验,在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答案:(1)①主动运输 ②bc ③膜上K+载体蛋白数量有限
(2)①盐酸对活细胞具有很强的伤害作用,能将细胞杀死而使膜丧失其选择透过性
②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
③液泡膜和细胞膜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