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夏尊华化学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11-16 22:04:33 | 点击次数:1461次 |
我对农村高中化学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的研究
湖南省东安县第一中学 郭 晟
内容提要:《农村高中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创新的研究》课题,在2011年被永州市“十二五”规划立项为市级重点课题。通过研究,在化学学科中初步构建起“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和教学基本操作规程,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本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
关键词:农村高中 探究 启发 互动 教学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至2011年,我县参与了省级重点规划课题“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的子课题“启发——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应用”研究。 2007年我参加了县子课题组,开展了“启发——探究教学模式”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推广应用的研究。我认为:“启发——探究”教学模式通过规定教学中教师的行为主要是“启发”,学生的行为主要是“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协调发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但是,在教学中教师“启发”的“时”和“度”很难把握,“扶着走”现象仍较严重。过早的“启发”引导,学生“探究”的自主性失去了意义,过多的“启发”引导又可能演变成新的“满堂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激励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在我校特级教师袁作钰校长、魏就元副校长和夏尊华副校长的指导下,我提出了《农村高中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创新的研究》课题。现将我的研究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二、课题的界定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所谓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科课程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出问题情景,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策略,在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中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培养起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范型。简而言之,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启发”引导学生共同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案。
值得指出:这里的“探究”是指学生在课堂内进行的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过程。它不只是“实验探究”,更强调学生动眼看、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积极地参与和思考。这里的“启发”不只是教师的启发引导,更强调生生互动中的相互启发引导。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化学初步构建起“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并在实验研究中使之不断完善。期望打造出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为其它学科的教学提供出启示作用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模式。
三、构模的理论依据
1.《化学课程标准》
《化学课程标准》是化学教学、评价、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依据,理应成为我们化学构模的理论依据。从《化学课程标准》来看,化学教学要:明确“一个宗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实现“两个转变” ——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落实“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体现“学科特点”——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2.我国成功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教学理论
“目标教学法”、卢仲衡“自学辅导法”、邱学华“尝试教学法”、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顾冷沅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我国成功的教学实践。这些教学思想同源、教学目标一致、操作程序相近的“土生土长”的教学模式是科学的、有效的,为我们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启示和依据。
3.内外因哲学思想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在学习中,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只是外因。研究学生学习行为正是抓住了“学习”的内因,研究师生“互动”行为正是协调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4.现代教学论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学生认识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主要由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师生的评价反思过程交织构成。从本质上讲,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教学效果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体现出来。而学习往往是从某个“问题”或者隐含着某个问题的某种现象入手,通过自主“探究”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本身就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知识经历了“事实→概括→特征”的生成过程。因此,学习化学也要通过对“问题”的“探究”获取感性认识;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出本质“特征”,获取理性认识;通过“应用”准确把握,内化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以,我们把 “自主探究——互动启发”的课堂教学程序设计成:问题→探究→应用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把学生“学”的过程相应设计成:明确问题→自主探究→应用拓展三个过程,这三个过程本质上讲就是“探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把教师“教”的过程相应设计成:创设情景→搭建平台→提供问(习)题三个过程,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的主导作用;学生和教师的“交往互动”主要通过信息“反馈”评价和 “启发”引导来实现。这样,我们让课堂教学系统中这些“要素”和“过程”协调统一,和谐发展,使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能尽量达到最大正是高效课堂所要追求的目标。
四、教学模式示意图、基本操作规程和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示意图
课堂教学程序: 问题———→探究 ————→应用
学生(主体性):明确问题--→自主探究-----→应用拓展
交往↑↓互动 启发↑↓反馈 启发↑↓反馈 启发↑↓反馈
教师(主导性):创设情景--→搭建平台--→提供问(习)题
2、基本操作规程和教学策略
在每个程序中都有设计意图,对学生和教师如何做都有一定的操作规程及教学策略。
(1)“问题”程序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唤起注意,明确方向,启动探究。
教师活动:一是创设情景,即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运用如化学实验、化学问题或习题试解等来创设学习情景。二是方法点拨,即在学生明确“探究”的问题时,针对学生“探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简单明了方法指导。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认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明确所要探究的问题,并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
教学策略:①创设的情景力求真实、生动、省时、直观而又有启迪性,不为情景而“情景”去浪费时间。②创设的情景要科学适度,要是学生感到困惑、矛盾而又急于弄清的问题,且具有明显的指向性。③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生活实例、已有经验和教材上的实验来创设学习情景。④课堂上的探究问题提倡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但也不排除教师通过情景直接明确之。
(2)“探究”程序
设计意图:通过适当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相互“启发”,增进情感,获取“结论”,体验成功;通过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认识并把握“结论”实质。
教师活动:一是搭建平台,即根据问题“探究” 的需要来设计活动形式,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仪器药品、化学事实、实物、图表等资料和技术支持等。二是组织交流,即对学生自主“探究”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组织讨论交流活动,启发引导学生尝试解决。三是精讲点拨,即针对讨论交流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决“探究”中的难点,获得“探究”的成功。
学生活动:一是围绕问题通过实验、阅读、思考和调查等途径进行自主“探究”,获得感性认识。二是讨论交流,结合自己的感性认识和他人对问题认识的信息,通过分析综合初步获得“结论”。三是倾听教师的点拨,全面认识理解“结论”,把握“结论”的实质。
教学策略:①搭建“平台”时要结合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服务,达到促进“探究”,训练思维,丰富情感的目的。②学生的“探究”大致分为自学、互学和导学三个步骤。自学和互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尽量让学生们“自主”完成。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度的启发、点拨、引导、评价,既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要教给学生学习与思维的方法。这两点正是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③教师的“启发”要注意三点:一是要把握“先探后启”原则,尽量启动学生的思维,避免不必要的、过繁的或无需思考的“一问一答”的“启发”引导;二是要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对共性问题或“拦路虎”,要进行适度的“启发”引导,及时评价,激励学生完成探究。三是要对难度大的问题要进行分步的启发引导,对初次出现的化学用语书写或难度较大的实验操作要有必要的“示范”,帮助学生完成探究。④教师的“点拨”要讲究“慢半拍”艺术,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真正做到“点拨”要适时,贵在引思释疑;“讲解”要适度,贵在“画龙点睛”,重点是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建构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⑤证据的收集既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调查亲自收集,也可给出实验证据或材料证据让学生观察分析再作出解释等,但必须强调学生的参与,教师不能包办代替。⑥教师在“互动”中要把握两点:一是要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内在潜能,促进“探究”的进行。二是要体现“三性”:即围绕探究问题进行互动的针对性;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多向信息交流,评价反馈的多向性;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的探究性,确保“探究”高质量的完成。
(3)“应用”程序
设计意图:内化知识,训练思维,掌握规律,形成能力。
教师活动:一是提供问(习)题,即针对“结论”,联系实际,选取典型的化学问题或习题,让学生思考练习,应用拓展,反思提高。二是适度点评,即针对学生“应用”情况,给予适当的点拨和评价。
学生活动:积极参与,认真练习,相互评价,注意倾听,形成技能技巧,实现对“结论”的体验、内化、迁移和拓展。
教学策略:①选取的问(习)题一是要有针对性,即针对重点、难点、易错、易忘、易混淆、能培养创新精神、能学会学习方法、能提高动手能力等处着手精心选取;二是要有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要“练”有其题,“练”有所得。②“点评”既可由教师来完成,最好能启发引导学生来完成。
五、研究成果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为主,辅助以文献资料法、经验筛选法等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在化学学科初步构建起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和操作规程,并提出了课堂教学策略,基本达到了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论文《化学教学中运用自主探究——互动启发教学模式的初步实践》获得省一等奖;按此模式设计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一课在“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优质课观摩评比暨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现场教学评比中,荣获省一等奖。
总之,运用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能较好地体现 “两主”作用的协调发挥,把学生的探究和师生的相互启发有机融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条件,也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创建了平台,最大限度地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变教师“扶着走”为学生“探着走”,从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充分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高中的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启示和借鉴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EB/OL].2010.07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4
③徐远征.中学化学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系列及课例研究. [M].南方出版社.1999.05
④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7
⑤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4
⑥李正坤.中小学教改实验指导.[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
⑦东安县子课题组.《启发——探究教学模式在“物质构成的奥秘”中构建应用的研究报告》2011.06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