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20.2数据的波动 第2课时 教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3-22 18:11:00 点击次数:1426次

数据的波动(第2课时)

方差

教学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教材P125的讨论问题的意图: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为引入方差概念和方差计算公式作铺垫。

3.介绍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方法——画折线法。

4.客观上反映了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求平均数或求极差等方法的局限性,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方差的意义和目的。

2. 教材P1541的设计意图:

1.1放在方差计算公式和利用方差衡量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之后,不言而喻其主要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对方差公式的掌握。

2.1的解题步骤也为学生做了一个示范,学生以后可以模仿例1的格式解决其他类似的实际问题。

.课堂引入:

除采用教材中的引例外,可以选择一些更时代气息、更有现实意义的引例。例如,通过学生观看2004年奥运会刘翔勇夺110米栏冠军的录像,进而引导教练员根据平时比赛成绩选择参赛队员这样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引入自然而又真实,学生也更感兴趣一些。

例题的分析:

教材P1541在分析过程中应抓住以下几点:

1. 题目中“整齐”的含义是什么?说明在这个问题中要研究一组数据的什么?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回答出整齐即波动小,所以要研究两组数据波动大小,这一环节是明确题意。

2. 在求方差之前先要求哪个统计量,为什么?学生也可以得出先求平均数,因为公式中需要平均值,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利用方差计算步骤。

3. 方差怎样去体现波动大小?

这一问题的提出主要复习巩固方差,反映数据波动大小的规律。

随堂练习:

1. 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

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2. 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测试次数

1

2

3

4

5

段巍

13

14

13

12

13

金志强

10

13

16

14

12

参考答案:1.1)甲、乙两种农作物的苗平均高度相同;(2)甲整齐

          2.段巍的成绩比金志强的成绩要稳定。

 

课后练习: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     S,所以确定        去参加比赛。

3.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 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小爽

10.8

10.9

11.0

10.7

11.1

11.1

10.8

11.0

10.7

10.9

小兵

10.9

10.9

10.8

10.8

11.0

10.9

10.8

11.1

10.9

10.8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答案:1. 6  

2. >、乙;

3. =1.5S=0.9751. 5S0.425,乙机床性能好

4. 10.9S0.02

   10.9S0.008

选择小兵参加比赛。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