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五年级上 - 人教 - 第八单元 - 26 开国大典 - 教学设计
感受伟人风采 体会自豪之情
上传:weil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6-6-1 9:32:20 点击次数:561次
感受伟人风采 体会自豪之情
 
──《开国大典》一课多式教学谈
 
福建省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 邱衍霖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因此,在教学同一篇课文时,我们要为学生创设多角度、多方式的思维空间,预设“有效教学”的实践活动,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教学《开国大典》(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6课)一文,可以从不同的思维方式,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抓住课文重点展开学习,以求思路、教路、学路三者同步和谐进行,读懂开国大典盛况,感受伟人风采,体会自豪之情。

 

依循“文脉”,顺序导读法

 

《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教学时,可根据课文的叙述顺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他们爱党爱国的情感。

 

1.创设情境,激发自豪之情。

 

教学伊始,教师通过感情饱满的语言导入新课: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日子是每个炎黄子孙都必须铭刻在心的!因为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就是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接着板书课题,引导解题:“开国”,创建国家;“大典”,重大的典礼。然后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镜头,把学生带进感人的情境之中,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领略到开国大典的盛况,受到感染和熏陶。并启发学生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快速阅读,理清记叙之序。

 

本课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条理清晰。根据高年级学生的阅读实际,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可引导他们带着课后练习第1个问题,快速通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感知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内容;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条理:会场情况→典礼盛况→盛大阅兵式→群众游行。在此基础上,结合各部分的主导词,进行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3.品味词句,体会爱国之情。

 

用词准确是课文的特点之一。文中的许多词语都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可通过课后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迎风招展”“人的海洋”“排山倒海”“脱帽肃立”“全场肃静”等词就表现了典礼的盛大隆重。“直奔”“欢呼”“抛上”“喊哑”“拍麻”等词表达了人民当家作主后激动的心情。对于这些词语,应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细细品味它们用词的准确性和感情色彩。例如:“直奔”会场比“走向”会场更能反映人们参加开国大典的迫切、兴奋心情;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比“一起”更能表达人们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此外,在研读课文段落时,对一些蕴含深刻的句子也要注意让学生仔细品读体会。例如:“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地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这句话是写毛泽东面对群众高呼“毛主席万岁”的回应。一方面说明毛泽东对人民的热爱,另一方面,这些动作和口号直接表现了毛泽东的伟人形象。再如:课文中恰当的比喻句较多,要引导学生读懂。像文章最后一句“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里用“红流”来比喻游行的队伍,形象地说明了游行的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句中的“光明”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们擎着灯笼,舞着火把兴高采烈地参加游行,北京城被照得一片明亮;二是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使全国永远摆脱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这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抓住“欢呼”,重点突出法

 

《开国大典》一文中先后五次出现“欢呼”一词,贯穿于“典礼盛况”、“阅兵式”、“群众游行”三部分重点课文之中。教学时,可抓住“欢呼”一词,引导学生阅读,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体会人民群众欢欣鼓舞的心情。

 

1.抓住“欢呼”,把握课文的重点内容。

 

首先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镜头,让学生领略开国大典的盛况,尤其是万众欢呼的动人情景。

 

然后让学生带着下面问题,快速阅读课文。(1)文中“欢呼”的情景出现了几次?(2)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读后让学生了解“欢呼”出现在第二部分“典礼盛况”、第三部分“盛大阅兵式”、第四部分“群众游行”的课文重点内容中。

 

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再让他们默读重点部分,边读边思:这三部分课文围绕“欢呼”一词描述了那些内容?读后进行讨论,师生共同作出归纳,“典礼盛况”主要写了三项内容:(1)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2)五星红旗升起;(3)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也主要写了三项内容:(1)阅兵式开始的情况;(2)各兵种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3)群众看到检阅部队后很激动。“群众游行”主要写天安门广场灯火辉煌的景象和群众队伍的游行场面。

 

2.抓住“欢呼”,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课遣词造句往往抒发出强烈的感情,可联系课后练习第3题,引导学生过细读“欢呼”的内容,结合语言环境,品味文中词句的感情色彩,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作者所表达的真情实感。

 

如第二部分写“典礼盛况”的这段文字:“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可分步导读:(1)这“宣告”,这“声音”指的是什么?(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2)人们是怎样“欢呼”的?(一齐)(3)听到这“宣告”,这“声音”,为什么会全场欢呼、万众欢跃?(着重体会其中的排比句所表现的磅礴气势和强烈感情)

 

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是本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学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引导学生感受:一是从人民群众的表现中来感受。如“他读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一句,应引导学生感悟到: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他是人民群众心目中最敬爱的领袖。人们期盼他成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选举他为主席正合民意。所以当听到毛泽东当选为新中国的主席时全场热烈鼓掌。二是抓住文中那些直接描写毛泽东言行的句子引导学生感受。可以引导学生练习电影、电视、图书中看到的毛泽东的形象,边读文中的句子边想象,读、想后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又如第三部分写“阅兵式”的这段文字:“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可让学生抓住“不断地欢呼”,返顾前文描述检阅情景的文字,品味文中的比喻句和有关词语,从步兵的“齐步行进”,装甲车和坦克车“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像钢铁巨人一样”等描写中,想象人民解放军队伍的军容,体会人们对这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的军队的极力赞颂的感情,和对这支保卫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的人民军队无比热爱的感情。

 

紧扣“场面”,难点突破法

 

《开国大典》一文,通过4个场面的具体描述,展示出1949年10月,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教学本课,可以抓住文中所描绘的场面,引导学生阅读,通过品味语言文字,加深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伟大意义;要尽力引导学生去想象场面情景,把心放到课文中去,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引导学生想象时,要注意抓住一些关键词、句的揣摩来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

 

1.入境,感知场面,激发自豪感。

 

《开国大典》这个题目准确、鲜明而精炼地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据此,教师首先可感情饱满地导述: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永远牢记着一个神圣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那就是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的日子!接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开国”,创建国家;“大典”,重大的典礼。然后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镜头或投影幻灯片,使学生进入大典的情境之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再让他们说说这些图像反映了什么主要内容,有哪些感人的场面?由此从整体上感知开国大典盛况,并启发他们领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而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2.速读,依据场面,学习理文脉。

 

本课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条理清晰。根据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在学生进入情境,感知场面的基础上,可引导他们带着课后练习第1个问题,快速默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内容,并分清文中4次场面描写的段落起至,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课文的条理。而后根据各部分内容的主导语,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味,读懂场面,体会爱国情。

 

用词准确是课文的特点之一。本文许多词语都蕴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可结合课后练习,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文中的场面描写,联系语言环境,细细品味用词的准确性和词语的感情色彩,让他们深入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真情实感。

 

如:第一部分“会前场面”,可先抓住参加典礼的成员和人数“参加开国大典的,有……有……有……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的描述,从参加开国大典代表之广泛,理解这两句话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大团结,说明了中国革命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再通过对“迎风招展”“人的海洋”两个词的理解,体会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灯波旗浪的壮观。

 

再如:第四部分游行情况,应引导学生抓住“天安门广场灯光、礼花交相辉映”和“群众游行队伍从天安门的白石桥前经过”的情形,体会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热烈欢欣的场面。

 

此外,在一个个场面描写中,对毛泽东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很典型,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高呼“人民万岁”,按动旗杆的电钮,不断地向群众挥手等。通过引导学生对这些言行的描写和庄严的会场环境以及人们激动的欢庆场面的烘托的品读,使他们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他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领袖,他的伟大形象历历在目。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悟场面描写的方法。先结合课文学习,弄明白怎样进行场面描写:即,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突出重点,写出气氛;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再明确所谓“场面描写”,就是由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的;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最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布置学生留心观察一个场面,并试着写下来。

2009-11-23  人教网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