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3.8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学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4-9 21:37:44 点击次数:900次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历史史实:

阅读理解概念:蔡伦与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徐光启与《农政全书》、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理解记忆:农、医、天、算领域的典型科技成就。

历史解释:

理解中国独特的科技体系农、医、天、算四大核心领域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探讨其与国计民生的关系

以四大发明为例,结合政治、经济模块知识,探讨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发展性选择:

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特点,分别探讨其中、前期高度发达,后期逐步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文字发明以后,人们尝试过多种书写材料。例如,1、殷商时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龟甲和牛骨,2、其次是将文字铸刻在青铜器和玉石器上。3、春秋时竹木简牍盛行并开始使用丝帛书写。墨子曾说:“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直到汉朝,竹木简牍和丝帛仍是重要的书写材料。西汉刘向校定皇家图书时,都是先写在竹简上,以便于改动,整理完毕的定本才誉写在丝帛上。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十万多字的珍贵文献,文字都写在帛上,称为“帛书”。但简牍太笨重,丝帛价值昂贵,远不能适应汉代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4、为满足社会对书写材料的需求,汉朝人发明了纸。

一、四大发明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造纸术

1、发明: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等便宜易得的原料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

2、意义:特点:原料易得;纸张细腻、便于书写;容易携带保存。

⑵贡献:使人类文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与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⑶地位: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历史纵横

    魏晋南北朝时期,造纸技术进步明显。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的产量大增,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唐宋时期,造纸产地迅速增多,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751年,唐朝与大食发生战争,一批唐朝造纸工匠被大食俘虏,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随后又传入欧洲和北非。

(二)印刷术

1、发明过程:

⑴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

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它既经济,又便捷,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2、意义

⑴特点:成本低、效率高(刻字循环利用)。

⑵贡献:活字印刷术发明后,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文化的传播。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欧洲,传到欧洲已是15世纪,距毕升发明活字版已经过1400年,改变了当时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⑶作用:印刷术的发明,根本改变了社会文化环境,为欧州的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极有力的武器,从而为近代科学从中世纪欧州的漫长黑夜中腾飞,为资产阶级的兴起和思想文化传播,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火药

1、发明及应用:⑴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初医学家兼炼丹家孙思邈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从中可知当时已经掌握了由硝石、硫黄、木炭混合在一起的火药的初步配方。

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

宋朝为了抵御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2、贡献:我国发明的火药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对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四)指南针

1、过程:战国时期发现磁石指南特性,发明“司南”。北宋已会使用磁针指南,后来把磁针装在罗盘上,制成指南针用于航海。

2、贡献:南宋时指南针传到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国,促进了各国航海事业发展,并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3、作用:指南针是把人类无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转换为视觉可见空间形式的一项伟大的发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发明了指南针。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指南针的改进给航海业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

(五)四大发明的意义:

1、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2、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成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4、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学思之窗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①造纸术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                的发展 

②活字印刷术推动了欧洲                                           

③火药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攻破                 , 战胜                

④指南针推动了              的开辟和                 雏形的形成                

总之, 四大发明对欧洲由          社会向              社会过渡起了巨大的          作用。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一)《九章算术》

1、时间:约成书于东汉。

2、内容: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

3、地位:⑴这些命题的解法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运算方法,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

⑵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历史纵横

    十进位值制记数法,一是逢千进一,二是每个数码既有其自身的绝对值,又有其所在位数的十进制的值。如5,在个位就是它自身绝对值5,而在百位则是它自身绝对值的百倍——500。马克思说它是人类“最美妙的发明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商代甲骨文、金文中已经有了系统的个位、十位、百位乃至万位的自然数数字。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算筹记数法。这种记数法除数码写法形式之外,完全具有今天通行的十进位值制的功能。后来,这种记数法为国际通用,延续至今。

(二)珠算

1、出现: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筹。后来,算筹演变成为算盘。

2、发展:中国的穿珠算盘,制作简单,价廉物美。珠算运算法编成歌诀流利顺口,配合小九九和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运算如飞。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人们可以用珠算法解决加减乘除和开平方、开立方等运算问题。

3、传播:明朝时,珠算法已传播到朝鲜、日本、东南亚以至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算盘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据考证,汉朝史籍中已提到“珠算”,北周时

有人注释:“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但可以肯定的是,元末明初已出现了现代样式的算盘。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一)原因: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为了采集、狞猎和农牧业活动的需要。通过观天象、明方向、知季节、告农时,逐渐积累天文知识,萌生和发展了古代的天文学。

(二)表现:1、据说,尧设有火正、羲和之官,负责观察日月星辰。

2、后世不少朝代也都设有专门的天象观测机构。

    3、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中国不仅留下厂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月食、太阳黑子以及哈雷彗星的记录,而且编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4、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石申的原书虽然失传,但在唐朝的天文学著作中对其内容有所保留,后人据此辑成《石氏星表》。《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保留了一百多颗恒星的赤道坐标数据,对大文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为了更好地观察天象,古代中国创制了许多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如浑仪、简仪等。浑仪是望远镜发明前世界上最先讲的天文观测工具。至迟汉武帝时期。小国古代科学家已使用浑仪确定天体坐标。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出的简仪结构简化,精度提高。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一)历法:

1、我国自古农业发达,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历法制订和农学研究,历来备受重视,成果丰硕。夏朝时,我国就有了历法《夏小正》,商朝改进为“殷历”。

2、秦汉以后,我国历法越来越精确。

3、元朝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集前代各家历法优点之大成,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授时历》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这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相差无几,与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即格里高利历基本相同。1281年《授日十历》颁布推行,这比现行公历的颁行早了三百年。《授时历》取“敬授民时”之意,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

历史纵横

殷历采用的干支纪日法.是世界上沿用至今,历时最长的纪日方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十干和十二支相配,共60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殷历把月亮的一次圆缺作为一个月,一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春秋时,我国历法开始采用19年插入7个闰月的置闰方法,这比希腊人早一百多年;战国时,历法有了“月令”,己确定一年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

郭守敬认为  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为了编制精确的历法郭守敬领导改进并创修了筒仪等一批天文观测仪器进行了一次空前规模的纬度测量。现代天文学成果表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

(二)四大农书

1、西汉汜胜之的《汜胜之书》。

2、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齐民要术》一书共92篇,主要记录了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特别是北朝时期黄河中下游的农业生产经验,内容极为广泛,涉及林业、园艺、畜牧、农产品加工和其他手工业等。贾思勰在书中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他提倡精耕细作,防早保墒,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

3、元朝王祯的《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务和畜力,还记载了一些重大的发明。

4、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总结历代经验,参照西方自然科学知识,重视调查,吸收当代最新实践成果,体现和科学性、创新性和先进性。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一)《黄帝内经》:

1、出现:战国问世、西汉编定。

2、地位:《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二)《伤寒杂病论》:

1、出现:东汉末年,张仲景总结前代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与经验,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出了集大成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

2、内容:《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

3、地位: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沦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张仲景祠

张仲景祠,又称医圣祠,位于河南南阳市是人们纪念张仲景的地方。张仲景不仅治学态度严谨 而且医德高尚,长期以来深受后人尊敬.被称为“医圣”。张仲景做了长沙太守后。坚持为百姓治病。按当时规定,当官的不能随意接近百姓。他想出一个办法:三月初一、十五两天大开衙门,坐在大堂上接诊。为了纪念张仲景,后人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称为“坐堂先生”。

(三)东汉的华佗: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和最早的体系保健体操五禽戏。

(四)《本草纲目》:

1、出现: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内容:《本草纲目》记录各类药物1892种、药方一万多个,还绘制了一千多幅药物形态图。

3、地位: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五)中药价值:药材易得,融入民众生活(广东凉茶、药材煲汤、药食同源);体育锻炼;针灸;价廉。满足民众生活需要,是促使中国人口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

北宋叫铸针灸铜人,供学习考核用。铜人中空。可注水。在铜人外遍身涂腊,然后套上衣服,供医生练习针刺刺准穴位会出水刺偏穴位针扎不进去。清代复制的针灸铜人。

历史纵横

针灸疗法是我们祖先独创的治病方法,其特点是不吃药,只在人体一定部位用针刺或火灼。前者称“针法”,后者称“灸法”,统称为“针灸疗法”。中医认为,人体有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位于经络循行的线路上,不同的穴位有不同的作用。人生病使气血沿脉络的循环失常。根据病情,用针灸刺激一定的穴位,可以使气血沿脉络的循环逐渐恢复正常。可见,针灸疗法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早在8世纪初,中国的针灸学即已传到朝鲜半岛、日本。宋元以后,我国与非洲和欧洲交往不断加强,针灸学逐渐被介绍到世界很多地方。

①中国古代一般把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两类,但东汉以前,一直没有人对这两类疾病进行系统的理论概括,并提山适合各科疾病治疗的指导性原则。外感病,是指外界邪气侵入体内导致的急性病症,多表现为发热症状,其病因以“伤寒”为主,故又称“伤寒”。杂病,指外感病之外的其他内伤病症,包括内科外科、妇科等多种疾病。

六、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中国古代科技门类齐全、自成体系、长期领先世界,经由各种渠道传出之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突出的贡献。

2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改变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无数的变化。纸的发明使信息、储存、传播和文明的继承,有了廉价的载体。印刷术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纸和印刷术的使用,降低了欧洲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成本,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为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创造了条件)火药改变人类作战方式(由冷兵器时代向热兵器时代过渡);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指南针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3推动了欧洲和整个人类进入近代。

讨论: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罗盘、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伟大的推动力”。

结合世界史有关史实理解马克思的上述言论。

讲析:火药传入的西欧后对于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罗盘针为西方国家新航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印刷术便利了信息传播,有利于文明科学的发展。总之,三大发明在西方世界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特点:1中国古代科技存在着相同的思维定式和精神特质,也因此具备了统一的走向、特征和形态。 

  2中国古代科技的两大特征:一是实用性。其中又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二是整体观,与西方科学注重分析不同,中国传统科技重整合,从整体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结构、功能和联系。 

  3最能体现中国科技整体观的是中医学。 

  (二)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原因:

1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轻视理论探讨,使科技在经历一定的发展之后很难跃入新的水平。

2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等传统观念的束缚;

3封建制度的扼制。 

  4科技人员社会地位低下;始终没有形成科技产品的市场机制;统治者为了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本课要旨

●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意义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后,推动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中国古代数学、天文、历法、农学等科技门类的发展,与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医学相当发达,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中医中药至今仍在世界医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作出过哪些贡献?

答案提示: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

1、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

3、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

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

二、学习延伸

古代科技对现代还有影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中国古代科技影响的事例吗?

答案提示:如中医、中药、农历、纸等。因为学生生活环境不同,事例可能大不相同,鼓励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练习

四大发明:

1.司南最早出现于

A.魏晋 B.战国 C.唐朝 D.北宋

2.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3.制作火药的原料为人们所熟知出现在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西汉时期 D.唐代

4关于造纸术发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   B.西汉前期就已出现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

C.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5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科技具有重大影响

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

C.在特定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6.四大发明中,从起源到完成,尽力时间最长的一项是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印刷术

7.(周朝阳原创)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材料最能说明

A.指南针用于风水观测          B.广州出现了专职气候观测师

C.北宋时就发明了指南针        D.航海使用多种观测技术

8.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的到来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成就是                       

A.地动仪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罗盘针

9.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          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          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解析:A. 选项中涉及的重大发明,“司南”的发明时间是在战国时期,“纸”的发明时间是在西汉,“火药”的发明时间是在唐朝,“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时间是在北宋。因此正确答案为A项。

其它科技:

10.下列发明和发现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计算  ②针灸疗法的起源  

③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 ④人工杂交法的出现

A.①②④③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④③②①

11.下列科技著作成书于西汉的是 

①《范胜之书》②《齐民要术》③《周髀算经》④《黄帝内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混合选择法,可参阅的资料有:在上题中选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3.关于针灸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起源于远古时期的新石器时代   ②不吃药  ③针刺称为“针法” ④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综合:

14.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    B.中国古代封建政府禁绝任何外来文明

C.中国古代文明并非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

15.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道:“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这段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B.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分不开的

C.中国古代较注重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人与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对人本身的研究,就是对自然界的研究

16.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充分肯定了15世纪前中国古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同时指出“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实指近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出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当时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文化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和思想的自由发展

B统治阶级推行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占统治地位的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君主专制制度

D闭关政策阻碍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正常交流

17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造纸术是东汉时代宦官蔡伦于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中期平民毕昇发明,时间与题干不符,予以排除,而指南针、火药与火器不是一项技术,因此,符合题意的只有A项,造纸术传播到阿拉伯。【答案】A

18.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     B.实用技术发达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                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9.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的遣唐使  B、意大利的传教土  C、阿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东汉时期改进了造纸术,几个世纪后,造纸术传到朝鲜、日本、印度和阿拉伯,后来又经北非传到欧洲。北宋活字印刷术发明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南宋时期,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到了元朝,火药和火药武器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由引可见,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阿拉伯商人。【答案】C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五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惑,指迷失方向)。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材料三: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上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回答:①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

②司南和指南在哪些方面发挥了它的辨别方向的功能

③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

④材料四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⑤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1995年全国高考题)

【答案】

①战国

②生产(或采玉)、导航、迷信活动(或看风水)

③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促进作用

④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⑤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