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唐亚军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7-12-15 15:06:17 | 点击次数:413次 |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东安县澄江中学 唐亚军
[摘 要] 师生有效交流是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内容和要求。师生交流是现实的课题。本文从学生主体、教师对学生的态度、赏识和教师自身学习提高等方面就如何开展师生有效交流作了初浅的分析。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师生交流
专家们在一次调查中发现,有三分之二的被调查学生害怕与教师
交流,75.8%的被访学生“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与教师说话”。很多学生不愿与教师交流,不愿把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学习、思想、家庭和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冲突讲给教师听,不积极主动寻求与教师分享成长中的快乐与喜悦。这种现象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发展,也令许多教师感到头疼、无奈而又渴望破解。
影响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因素有师生两方面的。学生不愿与教师交流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学生性格心理的负效应。现在的中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在性格上一定程度上导致与教师交流沟通上的不配合。二是学生对与教师交流的负预期。从内心来说,学生有极强的交流与获得认同的渴望,他们希望从与教师的交流中得到肯定和帮助,但同时又担心交流会演变为“受训”,或者担心教师上演“单口相声”,教师的喋喋不休,啰啰嗦嗦与学生的初衷不合拍或背道而驰。三是学生“回避”教师的期望。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为学生设定了“理所当然”的目标,从中,学生更多地读出了压力。所以,有的学生“报喜不报忧”,或者干脆“喜忧都不报”,于是,具有实际意义的交流被忽略了。四是学生对成长成熟的片面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成熟的表现日益强烈,向往象成年人一样独立处理问题。这种愿望越强烈,对交流的抑制越明显。
没有良好的师生交流,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必须要和学生交流,而且是要有效的交流。否则,教师成了“瞎子”、“ 聋子”,也就无法开展正常的思想教育工作。师生之间要进行正常有效的交流,实现教育和谐,要注意好以下方面。
1、交流的主体是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从师生交流来看,学生是重要参加者,交流要解决的主要是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行为、性格等方面表现出的现象和问题。交流要围绕学生成长中的需要来组织安排,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参与,被动地接受灌输。所以,交流时,要实实在在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感受,促使学生想交流,主动交流,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交流是自我成长的必要。没有学生主体地位作保证,“师说生听”,是不可能实行有效的师生交流的。
2、交流的前提和基础是平等。
“有教无类。”作为教师,面对的是学习、行为习惯、个性乃至思想品行都存在若干差异的几十个受教育的个体;而作为学生,他们所面对的却只有一个班主任教师。他们渴望平等,渴望获得公正的待遇,而不希望教师以多种面孔出现。实践证明,几乎所有学生都排斥教师的 “偏爱”行为;而有意无意地冷落了少数几个学生,其后果也是同样的可怕。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扮演权威的角色,而孩子们更渴望平等的交流;因此,教师只有设身处地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不同感受,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受教育者,才能赢得学生,达到师生心灵的沟通,否则必然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3、“爱”让交流更轻松。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交流,爱是师生交流的情感纽带。教师热爱学生是师生相互沟通,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诸方面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体贴,必然会使其感到教师可亲、集体可靠,从而才能主动接近教师,以对教师、对集体负责的心态去审视自己,自觉地接受教育行为的施加。“以心换心,其心可诚。”这是保证师生沟通的感情纽带。教师要保持对学生稳固而持久的爱,就要理解、尊重、信任他们,用鼓励的话语、慈爱的眼神、亲昵的抚慰,驱动他们与你交流欲望。切忌因个人情绪的变化迁怒于学生,因学生的更替而影响对新生的感情。
4、用赏识激荡交流。
有的教师平时非常关注学生成绩及变化,教师眼里有“分”无“人”, 以成绩论“英雄”、定“优劣”,忽略学生的情感需要、综合表现和社会性发展。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高分不等于能力,高分不等于素质,高分不等于人才。所以,我们要“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学会欣赏自己的学生,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准确把握他们在智商、情商、品质、特长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和优点,予以科学评价、激励和引导,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在关注和关心我”。“皮格马利翁效应”启示我们,在师生的交往中,教师对学生的赏识及基于这一基础上的充满感情的鼓励与期待,可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足以化解学生心中的疑结,打开学生心扉,融化他们心灵上的冰霜,促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起来。倘若如此,交流还会有大的障碍么?离开赏识,缺乏对学生闪光之处的把握与激励,往往触发学生心理上的消极情绪,出现“逆反”、“畏惧”,师生的沟通也就无从谈起;严重的还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激化师生间矛盾,产生教育的负效应。
5、倾听、理解和提出诚恳建议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变化,及时调整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我们在忙碌我们工作的同时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我们的学生在起。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教师一定要耐心地倾听我们的学生一些合理的谈话。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要做到并不容易。 二是学会倾听、理解,提合理建议。学生已经长大,对人和事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有自己的思想(兼有排他的倾向),如果教师不能耐心地听完学生的意见,作合理的评价一科学的指导,而只是一味的认为学生的想法是幼稚的,强行要学生听从自己的意见,那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一定要多一些倾听、理解和劝说,少一些强迫。
6、主动学习以保证成功交流
“好教师都是学出来的”。 没有天生成功的教师,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教师,成功的教师都是不断自我学习提高的结果。教师在交流上的知识、能力、方法技巧、经验水平也在学习中形成和提高。传统的教师训练中,缺乏教师与人交流和沟通,处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建构温暖互助的班级氛围,在教学中创造更多的互动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导致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与学生交流的认识不够,缺乏科学的方法和适合的技巧。所以,学习是交流成功的保障,教师要教育好学生,一定要系统学习交流方面的知识,否则就难以与学生实施有效交流。
交流是师生心灵互动,建设和谐班风、凝聚师生的重要方法,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我们的教育教学在良好的交流和沟通中将更显得人性化,“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也才能因此得到充分体现。让我们学会交流,积极开展交流,用心与心去描绘和谐师生关系的美好图景!
参考文献:①《走进新课程》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4 第1版
②《反思课堂交流》(新)法雷尔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1月 第一版
③《用发展性原则看待学生》叶平 《湖北教育》2003.2
④《学校心理教育研究》肖汉仕 科学出版社2000.1第一版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