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唐建辉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7-12-18 20:38:51 | 点击次数:794次 |
第2课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汉代儒学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创办太学等手段,逐步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理解“举贤良”的用人政策是国家政治、经济和国防的需要,以及汉武帝以后的新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整理汉初从无为到有为的原因。
用资料分析法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用阅读分析法理解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认识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
通过汉代教育体系的建立认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汉武帝重视儒学的具体措施。
2、难点:对新儒学思想主张的理解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引用史料、问题探究、史料分析、情境创设、历史比较、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一问:回忆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简述在儒家思想形成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三位人物及其观点。
二问:秦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接替秦朝的又是什么朝代?又采取了一些什么措施来加强自身的统治的呢?
由此而导入新课
一、提出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1、“无为而治”(道)
(1)原因:秦末战火频繁,社会经济破坏严重
(2)表现:休养生息政策(萧规曹随)
(3)A、积极影响;经济恢复和增强,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强盛
B、消极影响: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2、“有为”
(1)原因:潜伏危机:王国问题;土地兼并严重;边境匈奴问题。
(2)目的: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
二、董仲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1、董仲舒生平(前179 ---前104年)
博览群书,专心致志(“三年不窥园”“乘马不知牝牡”)经历文、景、武帝时代,汉代儒学代表、大学问家、是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
汉武帝举贤良对策,三次应对策问《天人三策》受赏识、为官。晚年著《春秋繁露》,创制新儒学体系。
【展示3则材料】:
材料一:“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材料二: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 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上述材料中包含了董仲舒的哪些观点和主张?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受他的思想?
2、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内容
(1)“春秋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加强君权的需要)
(3)“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 糅合道家 、法家、 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
概念解释: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两大定律
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
【探究学习】: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请回答: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结合秦汉史实指出依据。
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想一想】: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武帝时期,北方和南方边境不宁、王国势力威胁中央、 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这些要求加强中央集权
2、儒学的自我调节符合中央集权的要求——吸收大一统的思想 (根本原因)
【学思之窗】汉武帝既然“独尊儒术”,为什么又杂糅了一些其他学派的思想?
①汉武帝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是因为董仲舒提倡的“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
②汉武帝的真实目的是要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于是其他所有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的思想都是他吸取的方向。
③汉武帝的这种做法对于儒学后来发展过程中融合其他学派思想起了推动作用。
总之,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的时代需要。
三、提出后的实践:汉武帝“独尊儒术”
(1)思想:汉武帝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2)政治: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3)教育:①把儒家经典作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五经”)
②兴办太学
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四、结果: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思考】:董仲舒以后的儒学与先秦儒学有何不同?
(1)先秦儒学只是百家之一,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被当成真理而独尊。
(2)先秦儒学谈论现实问题,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谈论神学。
(3)先秦儒学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成为儒者的“政治敲门砖”。
(4)先秦儒学处于充实发展中,而董仲舒以后的儒学则被当作“圣经”。
【合作探究】: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有哪些积极成分?哪些又是在现实生活中要扬弃的?
1、积极:(1)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国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2)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
(3)发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2、消极:A、唯心主义的成分应批判
B、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作风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争鸣
C、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应批判
六、课堂练习
1.史载:“汉初萧(何)曹(参)为相,镇以无为,
从民之欲而不忧乱。”它反映汉初的统治思想是( B )
A.儒家主张 B.墨家主张
C.道家主张 D.法家主张
2、儒学到了汉朝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C )
A、人定胜天 B、无为而治
C、君权神授 D、仁政思想
3、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主要利用了儒学的( D )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民贵君轻
C、性善论 D、大一统
4、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D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的形成 ④儒学之外其他各个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③
5.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D )
A.董仲舒、朱熹等对儒家学说的发扬继承
B.儒家思想是历代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
C.历代帝王重用信奉儒学的人
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待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务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孔子主张“以德治民”;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主张在当时起到的作用及其原因。
孔子的主张在当时不被重视,未产生实践效果。因为在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无法实施。董仲舒的主张被汉武帝采纳,使儒家思想获得“独尊”的地位。因为他的思想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3)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
A、正面影响:儒家思想成为我国正统思想,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做成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影响及其深远。
B、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故步自封,因循守旧,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
七、作业布置:见教材P11
⊙本课测评
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提示:第一,董仲舒新儒学提出的一系列主张迎合了时代的需要。第二,汉武帝大力推动儒学发展,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起用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
⊙学习延伸
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材料略)
答案要点提示:①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性。②推崇孝道和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封建成分,就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③强调君权虽然有利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时代需要,但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极为不利。④强调夫权,压迫妇女,更是应该批判的。[学习延伸]属于开放性题目,是对学生开放性思辨能力的培养。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均可认同。不必拘泥于一种固定的答案。
八、课后反思: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