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蒋菁菁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7-12-18 20:46:58 | 点击次数:881次 |
鸿门宴
教学目标
(1)学习作品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对照手法的运用。
(2)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其政治、军事生涯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归纳总结“因、如、举、谢、意”五个多义词的义项;了解“此……也(耳)”“何以……”两个句式的特点,并比较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难点 理解“因、如、举、谢、意”等五个多义词义项,掌握两个特殊句式。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设计一:
师:“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谁的什么诗?
生:宋朝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项羽卓越功业的钦敬,后两句则流露出对项羽迅速败亡的叹惋。
师:说得好!项羽随叔父项梁起兵抗秦,身经百战,所向披靡,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英勇,堪称战争史上的经典。然而项羽仍不免陷入韩信30万大军的十面埋伏。面临四面楚歌的绝境,雄极一时的西楚霸王洒泪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残兵败将、爱姬宝马,项羽发出英雄气短,天不助我的慨叹。究其原因,项羽寡谋轻信、刚愎自用、麻痹大意、决策错误,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劲敌刘邦,纵虎归山,留下无穷隐患。五年前“鸿门宴”上的一失足,酿成了垓下被围、霸王别姬、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恨。“鸿门宴”拉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也预示了“楚汉之争”的结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史传文学名篇——《鸿门宴》(板书课题)。
【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课前要求学生上网搜索作者的有关资料,课堂上学生交流,教师作必要补充)
1.简介作者(选一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史记》中的篇目,简介司马迁及《史记》,突出有关常识。可参考课后知识卡片“司马迁与《史记》”)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出生)字子长,夏阳人。他生长在一个世代做史官的家庭里,父亲司马谈做了30年的太史令。20岁以前,司马迁在父亲的指导下专心学习,广览群书。司马迁28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42岁时正式动笔写他的不朽巨著《史记》。这期间,司马迁因李陵事件受了宫刑,之后,他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到55岁终于完成了《史记》的著述。这部巨著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记载了汉武帝太初年之前的三千年历史,勾画出古代社会三千年来的历史面貌。《史记》不仅是伟大的历史著作,其中许多传记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曾评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简介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3.朗读课文
⑴放录音,使学生准确认读。
⑵学生自由诵读,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本文的异读字有:
破音异读:沛公欲王关中(wàng) 道芷欲间行(jiàn)
通假异读:距关,毋内诸侯(同“拒”“纳”) 要项伯(通“邀”)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合作归纳文中的一些文言知识。
①通假字、异体字
距─拒、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桮─杯、杓─勺: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坐─座:置之坐上。
②古今异义
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寿 古:敬酒。今:长寿。
细言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
③一词多义
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故 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且 将:且为之奈何?
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于臣。
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
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军中无以为乐。
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句末语气词:何辞为?
④词类活用
A.名词用如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项羽曰:……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
B.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C.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D.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⑤句式
A.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B.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C.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⑥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理清思路
以文题为中心,可以把文章分为几部分?(小组讨论,由代表发言)
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3.布置作业
⑴掌握本课的生字、异读字以及重要词汇。
⑵反复诵读全文,熟悉文意。
第二课时
【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导入
原本因为共同的敌人而结成反秦联盟,一旦秦王朝土崩瓦解,权力之争便摆上了桌面。公元前206年的这一场鸿门宴,真可谓杀机四伏、险象环生。且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如椽之笔,回眸两千多年前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吧!
二、巩固
1.复述。请三名学生分片断复述故事的经过。(提示:可按场景划分)
2.点评。指出遗漏的重要细节。
3.讨论。用四字词概括课文主要情节(字面不强求统一)。(板书)
开端:无伤告密 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 刘项成约。
高潮:鸿门设宴 险象环生。
结局:刘邦脱身 无伤被诛
三、研习
你认为本文美在何处?(引导学生共同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板书“四美”及人物形象要点)
1.情节结构之美:首尾呼应,环环相扣。
2.语言形式之美:个性化的语言,迎合性的语言,透露心迹的称谓。
3.史传文笔之美: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运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冷眼观世事,留待后人评。
4.人物形象之美:项羽──悲剧英雄,刘邦──识时务者为俊杰
四、分组讨论主要人物——项羽。
1.讨论:说说你眼中的项羽,并说出依据。 (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点拨:关于项羽的形象应涉及的几点内容:
①优柔寡断(改变进攻刘邦的决定、对范增在席间杀死刘邦的企图不表态、沛公逃席而安然受璧);率直粗犷(闻刘邦“谢语”而说出告密人姓名、闻樊哙“谯语”而“未有以应”);不善用人(在关键时刻不听范增);骄傲自大(宴会上的排座次)。
②要害是他“自矜功伐”(一听说刘邦“欲王关中”,触犯了他的尊严,所以决定进攻;而在获悉刘邦“籍吏民,封府库”待他来处理之后,便放弃了进攻打算。他不把刘邦视为主要对手,以为杀之无益,而刘邦又注意维护他的尊严,使他动了“不忍”之心。)
③自矜功伐而最后终于遭致失败,就是项羽这一悲剧形象的实质。正是从这一点上,我们才说鸿门宴的斗争虽然是刘、项斗争的开始,却已经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结局。
明确:沽名钓誉,缺乏政治远见;曹无伤告密,立即决定进攻;项伯游说,便放弃进攻。
刚愎自用:谋士范增献计,先纳计后食言。宴会上范增举玦,项王不应。
胸无城府,有不忍之心;脱口出卖曹无伤,经刘邦一番貌似心诚的话语吹捧,便放弃进攻,对武士樊哙的态度更是如此。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对项伯不辨亲疏,对范增置若罔闻。
答案不惟一,有理有据即可。
2.项羽的性格特征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一人物形象的?
学生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教师点拨: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变、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3.鸿门宴上刘、项性格的较量,不过是“楚汉相争”的缩影,要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不妨选以下三个片段:
(一)
秦始皇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解说:项羽直率粗犷与刘邦胸有成府判若分明。
(二)
秦末,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猾贼。项羽尝攻襄城,襄城无遣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今诚得长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项羽剽悍,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
解说:在灭秦战争中,刘邦大军几乎兵不血刃,秦军即闻风瓦解。反观项羽却一路苦战,在刀光剑影、腥风血雨之中来到咸阳时,已是姗姗来迟。
(三)
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解说:性格急噪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4.性格特征对领导人物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试结合课文分析,作者司马迁在客观冷静的叙述中寄寓了什么样的情感,赞叹、惋惜,抑或兼而有之?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袭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解说: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写的,他一方面号称“西楚霸王”,另一方面由于自矜功伐而致“乌江自刎”的悲剧。既有赞叹,又有惋惜。
五、小组讨论分析刘邦、张良、范增和其他几个主要人物。
明确:1、关于刘邦的形象
①刘邦亲往鸿门谢罪,是一个大胆的决策,非此不足以阻止项羽进攻;“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从这些事都能看出他的坚决果断。
②刘邦“先破秦入咸阳”,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项羽面前谦词卑礼,唯恐有所不至,甚至“出”而“未辞”,也觉得于礼不合,这又表现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
③初见项伯,即“兄事之”,“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可见他善于拉拢人,为己所用。
2、张良和范增
①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做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项羽,与项伯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诘。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之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②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3、其他人物形象
刘邦集团中的人物:樊哙——非凡勇敢而又粗中有细(闯帐的动作;入帐后怒目而不语;借机面责项王;主张不辞而别)。
项羽集团中的人物:①项伯——看重情义,而又易为假情义所蛊惑。②陈平——当时已有心投奔刘邦(奉召而放行)。
六、小结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文章在“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的矛盾中展开情节。对比烘托也是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文章对刘邦的刻画,突出其善于用人(与项羽约为婚姻,对张良言听计从)、能言善辩、狡诈多端、当机立断(诛杀曹无伤)的性格特征,这些都是为突出主要人物项羽服务的。
第三课时
一、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鸿门宴”的故事发生时,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刘邦因起兵于沛,人称沛公,都还没有称王。但课文中却都超前称了“王”。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批评说:“高帝此时尚未为王,且前后俱称沛公,何忽于张良三称大王耶?”又说:“羽时亦为王,故沛公称羽将军,以其为诸侯上将军也。《史记》乃预书为王,此下项伯曰:‘项王’,范增、项庄曰‘君王’,张良、樊哙曰‘项王’,‘大王’,沛公曰‘项王’凡书王者二十几,似失史体”,你对梁玉绳的批评是如何认识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超前称王,并非失误,自有其因。如张良对刘邦三次直呼“大王”,前两次只有他与刘邦在场,后一次只添了几个自己人,称大王正表露出他们君臣同心协力,决心与项羽抗衡,战而胜之的雄心壮志。再如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属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或“君王”显然出于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称王称霸,理所当然的心理状态。而张良、樊哙都是刘邦的部下,由于力量悬殊,出于表面上的曲意奉承,自然也称项羽为王。刘邦毕竟身分不同,用语不宜过分阿谀,所以在项伯、项羽面前,先后六次称项羽为将军,只有最后一次与张良谈话时,称“项羽”为“项王”。一方面他明知项羽称王时早晚的事,另一方面,是在自己部下面前,无失身分之虞。看来,司马迁在使用称谓时,是经过仔细斟酌的,既符合当时两军对垒的实力状况何刘邦一方的斗争策略,又符合人物的心态,决不是任意安排的。
二、结合课文学习,谈谈你对项羽这一英雄人物的看法。写一篇随笔。
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以“我看___”为题说一段话,评论项羽或刘邦形象。
[例文] 性格的祭奠(节选)
田诺
……
项羽在灭秦战争中彻底表现出来的肆意恣睢、刚愎自用、凶狠残暴的性格为他日后的失败写了伏笔,其实此性格项羽早已有之。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滋长了他的这种性格,使之恶性发展起来而成为他精神世界的主要方面。他一出现就是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形象,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更使得他完全丧失了自己的判断能力,他开始把自己看作神了。能支撑起他这一精神世界的惟一支柱就是赢得胜利。每一次胜利,固然使他的精神支持更坚强一些,然而,这胜利更大地加重了精神世界的自重。如此,他将一轮轮战斗下去,周而复始,项羽陷入了他为自己制造的一个怪圈,无法自拔,却又不愿自拔。
项羽心底要维系“永不败”神话的欲望,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几乎是本能的崇敬,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性格。由此也就不难回答项羽把那一份份残酷的祭奠献给了什么,他自身的矛盾又来自何方。
在项羽心理怪圈的一来二去之中,中国人口已从战前的一千万骤减至五百万。天下人对项羽心态的无法认同使得时代终于作出了抛弃项羽的选择。
项羽不好计策与外交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可是现实无情地打破了他的梦想,他只有叹息着,用死亡来反抗这现实,为自己性格的篇章写下了最后的一笔,也为自己一生执著的性格献上最后的也是最虔诚的祭奠。
赳赳武夫的内心是多情的,尽管表现这多情的却是无情。性格的祭奠是悲壮的,因为它的代价是生命、执著和无奈。
【示例】项羽既是胜利的勇士,又是失败的英雄;他胜得漂亮,死得悲壮;活得痛快舒展,死得慷慨豪爽。他既凶狠残暴,又善良不忍;既刚愎自用,又轻信多疑;既暴烈急躁又优柔寡断;英勇刚烈的山峦上开放着情意绵绵的花朵;豁达宽厚的海洋中荡漾着几道狭隘滞涩的涟漪。一个完美的艺术形象应该是多种性格因素的统一,项羽无疑是文学史上不朽的丰碑,它将牢牢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中,虽经千年的冲蚀、涤荡,依然历久不衰,魅力无穷。
阅读《大风歌》与《垓下歌》,试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分析两首诗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
大风歌 刘邦 垓下歌 项羽
大风起兮云飞扬,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诗显得慷慨激昂,得胜回乡的刘邦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战绩辉煌的时候没有忘记“居安思危”,“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表现了他对勇士的渴求。刘邦的这种善于冷静地分析形势的性格特点是他成功的基础。相反,项羽这首诗充满了一种绝望的气氛,显得十分悲壮。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项羽的自命不凡,在四面楚歌,末日来临的时候,他仍认为这是“时不利兮骓不逝”造成的,正是他的刚愎自用的个性导致了他的失败。对虞姬的哭诉,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英雄泪”的场面,项羽到了如此地步,依然迷恋儿女之情,这是他的可悲之处,又是他的可爱之处。项羽身上有很多可悲而又值得同情甚至可爱的地方,所以他虽然失败了,人们仍视他为英雄。
资料链接
项羽之后世评价
1.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之,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遂亡其国,自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2.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3.杜牧、王安石、李清照对项羽的评价
杜牧《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王安石《乌江亭》: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李清照《咏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毛泽东对项羽的看法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4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项羽是我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和他有关的许多事迹后来逐渐演化为成语。在一人身上发生这么多的成语故事,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取而代之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巡游经过会稽(今江苏苏州),项羽也随众人前往观看。观望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也。”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 208 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 十” 。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秦朝被推翻后,项羽在鸿门(今陕西临潼附近)设宴招待刘邦。在宴会上,项羽的谋士——亚父范增几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因不忍而不予理会。于是,范增便让项庄以舞剑助兴为名,想借机刺杀刘邦。刘邦的谋臣张良看到形势紧迫,就出外召樊哙说:“现在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常在沛公。”于是樊哙带剑拥盾进入宴会厅,指斥项羽不守信义,项羽被樊哙的气势所折服,刘邦借机脱离险境。
沐猴而冠
灭秦之后,项羽引军入咸阳,大肆烧杀,咸阳火三日不绝。谋臣劝项羽说:“关中山河四塞险阻,土地肥美,可以作为霸王之都。”而项羽以“富贵不归故里,如同夜间穿锦绫走路,没有人知道”为借口加以拒绝。劝他的人感叹道:“人们说楚人是沐猴而冠,果真不假。”项羽闻听此言,就杀了说这话的人。
四面楚歌
因刚愎自用和性情残暴而失去谋臣和百姓的支持,项羽最终在“楚汉之争”中败下阵来,在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被刘邦军队围得水泄不通。夜间军营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见大势已去,率众杀出重围,逃至乌江边,因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有船不渡,自刎身亡。
此外,还有“坐不安席”、“秋毫无犯”、“不拘小节”、“暗渡陈仓”等成语与项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豪气干云的诗句,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为西楚霸王项羽所唱的一首颂歌。但无论这诗句包含了多少对项羽的崇拜和敬仰,历史却终于将这一代枭雄、一方霸主定位为一位悲剧英雄。然而,这决不是我眼中的项羽,而理由主要有两个:
首先,不可否认,项羽最终走上了死亡的不归路,但正如李清照诗中所说:“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他一生叱咤风云,不曾受过半点屈辱,也从不委曲求全;即使是死亡,也是为了维持自己的尊严——若生不能成为“人杰”,那么不如成为“鬼雄”。永远只做人上人,又有什么不好呢?何悲之有?
其次,他的自高自大并非毫无理由,他仅凭自己的实力闯天下,能以勇猛善战,显赫一时,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最终成为一代枭雄,雄踞一方。他在战场上睁目叱敌,使敌将“目不敢视、手不能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他大败汉军,追逼得刘邦三番五次抛弃儿女而逃窜……而这一切,都足以成为他骄傲的资本,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一味批判他的性格弱点呢?
项羽也许的确莽撞了些,刚愎了些,但在我眼中,他只是一个坦率、单纯、刚强、自信的青年。项羽自杀时,刘邦已经是五十六岁了,于是那个素朴的的青年败了,而老于世故的刘邦取得了天下——历史犹如一枚硬币,正面是帝王,反面是贼寇,属于项羽的那枚硬币,在落地的瞬间被命运的手指不经意的拨弄,于是翻了个身,于是刘邦成为了汉高祖,项羽却只留下了一首《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轩昂, 灭强秦兮在疆场。
时不利兮乌江上, 乌骓鸣兮空悲伤
注: 按史,项羽至垓下,与汉战不胜,入於壁,汉兵围之数重。韩信使军中皆作楚歌之声,项羽夜闻,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乃夜起饮帐中,悲歌忼慨,欲与虞姬相别。自为歌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虞姬和之。因泣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而虞姬因取剑自刎。於是羽乘骏马,麾下壮士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平明,汉军觉而追之,於是重瞳无光,兵散势去,至於乌江毕矣
谈《鸿门宴》的人物描写及其他
张郁朋
《鸿门宴》是史记项羽本纪里的一段,选在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它细致地描绘了楚汉相争双方针锋相对剑拔弩张的一个紧张场面,生动地表现了项羽、刘邦两个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课文提示对于本文的内容和人物性格曾加以分析并有所论列。我这里对于提示的论点提出一些商榷的意见,并就正于读者。
凡是读过史记这篇文章的人都感到印象深刻,仿佛这两千多年前历史上的一幕栩栩如生地映现在我们眼前,历久不忘。司马迁能把这两个历史人物的举止、语言,甚至心理,一一逼真地勾画出来。他笔下的项羽、刘邦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从鲜明的对比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政治斗争的前途和历史发展的趋向。
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他自视很高,自信心很强,个人英雄主义非常突出。他性情豪爽、直率,但暴躁易怒,目光短浅,不善用人。而刘邦则深沉精明,机智权变,能够忍辱负重,并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这些性格在鸿门宴里表现得非常鲜明,使我们能看出楚汉相争刘胜项败的结果。现在为了便于说明鸿门宴的人物描写,首先把鸿门宴的故事内容作一个分析。
在项刘鸿门会宴以前,刘邦虽然用了谋士张良的计策,应楚怀王的约,先入关中,但势力微小。而项羽呢,引兵救赵,解巨鹿之围;击溃了秦军主力,章邯全军投降,诸侯震恐;号称“诸侯上将军”,拥有大军四十万,驻扎在新丰鸿门,叱咤风云,不可一世。当时项强刘弱,双方实力悬殊。按照形势,刘邦当然不能不向项羽低头。项羽得了曹无伤的密报,准备“击破沛公军”,范增也主张“急击勿失”。这时刘邦亲身前来项王军中谢罪,正如大鸟自投罗网,但结果安然脱身,范增一筹莫展;甚至樊哙闯入军门,直言冲撞,也没有惹出什么麻烦来。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呢?课本提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项羽对杀死沛公这件事有所顾忌。沛公懂得当时人民的希望,他首先入关,和人民约法三章,纪律相当严明,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不像项羽那样一味蛮干,所以群众对他颇有好感。这样,项羽自然就不敢贸然杀他了。”这个解释是不符合当时事实的。而且一面说项羽“一味蛮干”,而对于杀沛公一事又说他不敢贸然,有所顾忌,这在理论本身上就存在着矛盾。我以为刘项成败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人心向背”上面。刘邦懂得夺取天下首要在收拾人心。因而入关以后,秋毫无犯,与父老约法三章,除秦苛暴,严明军纪,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争取民众。项羽却不然,迷信自己的武力,正如提示所说的“一味蛮干”。他在鸿门宴前,固然目无群众,一意孤行;在鸿门宴后,更是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例如他入了关,“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减,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当时他是没有什么顾忌的。曹无伤密报说刘邦欲王关中,项羽立时大怒,下令“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可见项羽要杀死刘邦是算不了什么一回事的。
可是他后来又为什么不杀刘邦呢?
在这里,我们先要研究刘项二人的主要矛盾。毫无疑问,他们之间的主要矛盾是“谁王关中”的问题,也就是争夺天下霸权,谁取得胜利的问题。项羽大怒,要出兵攻刘,正是因为根据曹无伤的情报,沛公有争霸天下的意图。但后来由于刘邦一面托项伯在事前疏通,说明他没有称王的野心,一面又亲自到军中谢罪,低声下气,表明心迹,使项羽相信刘邦不但不是他政治上的敌人,并且相反地,是“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有功之人,那又何必杀他呢?这样,刘邦对项羽这种表面恭顺靠拢的政策完全取得了成功。项羽高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轻视这个亭长出身的刘邦。就兵力方面说,刘邦远非项羽对手。如果项羽意识到刘邦是他政治上的劲敌,将来会夺取他的天下,那么,项羽是绝对不会轻易放过的。即使刘邦从鸿门宴逃了回去,还军霸上,项羽仍然能够派遣大军“击破沛公军”的。刘邦回到汉中巴蜀,用张良的计策,烧了栈道,明白表示没有问鼎中原的意思,这就使项羽更放心。然后他整军经武,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
项羽出身贵族,世为楚将,他刚愎自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十分浓厚。这样一个人是不能容许有人跟他争夺霸权的。可是只要对他低声下气,俯首帖耳,他就非常放心,没有疑虑。而刘邦正是一个机智权变,能够隐忍的人物。项羽不能理解刘邦的为人,刘邦却能掌握项羽的性格。刘邦善于吸收别人的意见,对项羽又能卑躬屈膝,使项羽觉得他是一个恭顺懦弱,志气卑下,没有政治野心的人,和自己没有冲突、没有矛盾,因而放松戒备。
所以项羽不杀刘邦,是因为刘邦的举措消释了项羽的疑忌,不是项羽因刘邦深得民心而有所顾忌。
现在我们看司马迁在项羽本纪《鸿门宴》里怎样描写两个历史人物:
张良把项羽要出兵来攻的消息告诉刘邦,刘邦说:“君安与项伯有故?”首先了解项伯和张良的关系,知道张良对项伯有活命之恩,交谊很深,而项伯是项羽的季父,在项羽面前有讲话的资格,于是马上决定在政治上抓住项伯,要通过项伯的人事关系来向项羽进行联络和疏通。于是对张良说:“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等到项伯入见,便立时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这是他的拉拢联络的手腕。他对项伯说:“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他抓住了彼此矛盾的要点,着重说明自己没有称王的野心,“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指出“遣将守关”不是为了别的,而是“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同时又“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说明他正是为项羽效力的人。这一番话是最能打动项羽的心,消释项羽的疑虑的。后来他一见项羽,又立即谢罪,先讲述过去二人怎样“戮力攻秦”,怎样合作,然后说到“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说明自己无意争先入关;最后提到“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指出有人从中挑拨,离间感情。完全从彼此的关系上,从感情上说话,这对项羽是有说服力与诱惑力的。项伯的事前疏通和刘邦谢罪的话,搔着了项羽胸中的痒处,打开了他心头的结,是使他回心转意、幡然改计的一个主要契机。所以在会宴中尽管范增举所佩玉再三示意,而项羽默然不应。这表示着项羽和范增对沛公的看法已有了根本的歧异。范增对刘邦不肯放手,授意项庄籍舞剑杀刘邦。刘邦这时虽然得到项伯的“以身翼蔽”和樊哙的卫护,但感到威胁依然存在,形势未脱险境。他考虑过后,就一面“起如厕”,一面“招樊哙出”,共同商量对策。像这些地方,都能表现出刘邦的机警善于应变的个性。从刘邦来谢,带了白璧玉斗,要献给项羽和范增,从樊哙一见张良就问“今日之事何如”,都可以看出刘邦的来是有相当准备的。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吸取众人智慧,在“鸿门宴”中也表现得很鲜明。樊哙听到张良说项庄舞剑的情形,立时说:“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一个忠于刘邦愿为舍生效死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便是刘邦平日善待部属得到部属忠诚拥戴的最好说明。他碰上问题,问张良说:“为之奈何?”“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对樊哙说:“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这些话是不是表示他无主见,遇事犹豫不决呢?我认为这正是他善于用人能吸取众人智慧的一种表现。这显出他的领袖才能,和项羽的有一才智出众的范增而不能用,恰成鲜明的对照。刘邦获知曹无伤暗通消息,却不动声色,等回到霸上就“立诛杀曹无伤”,拔除了自己内部倾外通敌的人,这样处事是严密的、彻底的。这跟项羽知道项伯私通刘邦而无所谓,又是一个鲜明的对照。
项羽豪爽、直率,……听到了刘邦几句恭顺的话,就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活现出一个直肠子汉子的口吻和神情。这样的话写下来,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个性。范增是他的得力助手,智虑周密,平日对他十分忠诚;项羽出身贵族,刚愎自用,不能采纳范增的主张。这跟刘邦的善于吸取众人的智慧,在性格上是有显著区别的。
樊哙闯入军门,“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对项羽侃侃而谈,一种刚强,勇猛、暴躁的莽汉形象写得须眉毕肖。樊哙这样对项羽倨傲不恭,为什么没有惹出麻烦来呢?课本提示认为“樊哙口中吐出来的一篇堂堂正正的言词”“在当时紧张的局面中是一个转折点:不仅使项羽无法回答,沛公得以脱逃,连项羽的计划也为之改变,项羽的主张也因而胜过范增。”编者的意思是说樊哙的言词堂堂正正,项羽理屈辞穷,因而扭转了局面,使项羽改变了计划。这个看法也有问题。
樊哙行动鲁莽,项羽对他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应,这是什么缘故呢?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得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方面项羽性格豪爽暴躁,樊哙行动勇猛莽撞,二人性格有若干共同之处。项羽自己是一员勇将,看见樊哙的雄伟英武,先自有一番欢喜:你看他连称“壮士”,并且“赐之卮酒”,“赐之彘肩”,正是一种赞美;而另一方面樊哙的言词又是前面刘邦两段自白的进一步说明,他重复陈述刘邦“待大王来”,刘邦是“劳苦而功高”的。这对项羽的消除疑虑是起了巩固作用的。同时措词的精神,依然是尊重项羽的霸权,申明刘邦没有异志,项羽不应“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这对项羽还是一种规谏的口吻,而不是敌对的言词。项羽不加怪罪,反而赐“坐”,正是这个道理。固然樊哙的一番堂堂正正的言词使项羽理屈辞穷,“未有以应”,但项羽不是因为这点才无可奈何地改变计划。实际上项羽听了项伯的话以后就幡然改计了。
从上面的简单的阐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描写人物的突出的优点。
现在再探讨一下其他的问题。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作者通过鸿门宴的故事写出楚汉相争刘胜项败的契机。鸿门宴前楚汉强弱悬殊,但由于双方领袖人物的性格、作风不同,在政治上的措施也不一样,因而他们间的发展趋向和势力消长便起了变化。这段故事恰能显示这两个历史人物的政治前途(谁胜谁败)。
本篇的结构分三个段落,形成三个场面:(一)项刘会宴前的形势和双方的部署;(二)项刘会宴时的情况;(三)鸿门宴后沛公出走还军霸上的经过。文章一开头,叙述项羽得到曹无伤密报沛公“欲王关中”的消息决定出兵进攻沛公军。作者写道:“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只一句话就把双方的矛盾所在和项强刘弱的形势扼要地介绍出来了。很明确,也有力量。接下去又详细地写项伯夜告张良和沛公接见项伯会谈的情况,这是内幕情况的详细交代。没有这一段,会宴的叙述就很难着手,而且也不易使人明白。第二段是文章的主体,写出了在宴会中明争暗斗剑拔弩张的紧张局面,非常细致、生动。写到刘邦的安然脱险,是尾声。最后一段写出了这次鸿门宴终了后三个人物不同的反应。——项羽接受了礼物,“置之坐上,”毫无惊异与不满之感;范增听到刘邦出走,却“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气破了肚皮,并且大发牢骚,说“吾属今为之虏矣!”而刘邦呢,回到军中,“立诛杀曹无伤”,清除了内患。这是“鸿门宴”的结果。写三个人物的不同反应,正深刻地表现了他们的不同的性格和思想感情。
作者的语言是十分出色的,既洗练,又生动,描摹人物口吻行动,使读者觉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一些形象化的描写,如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写出当时紧张状态,尤其是写樊哙:“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这样的夸张的形容,我们读来觉得这个人物神采奕奕。作者刻画人物从外形直到内心活动,非常深刻,非常动人。至于行文的详略明暗,富于变化,这里限于篇幅,不再赘说了。《鸿门宴》中“东向坐”“参乘”两词的解释
洪成玉
“东向坐”和“参乘”,是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两个词语。弄清楚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有助于分析人物思想性格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东向坐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及宴饮时,一般不叙述座次,唯独在《鸿门宴》中详细地叙述了各人的座次排列:“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个司马迁为刻画项羽、刘邦的性格而描写的细节,由于古今礼仪习俗的变化,往往容易为人所忽略。
古代的礼节,君臣议事于朝廷之上,以向南的座位为尊。《汉书·五行志》:“其子王者,南面乡(同‘向’)明而治。”因此在古代汉语中,常常以“南面”(即“面南”)来指代帝王。如“齐无南面之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意思是齐没有称帝之心。
但在宾主之间,一般以向东的座位为尊。《新序》卷一:“秦使者至,昭奚恤曰:‘君,客也,请就上位东面’。”因为向东的座位是上位,古人常常以请人“东向坐”来表示对人的尊敬。《史记》中就屡有这样的记载。如《史记·田单列传》写“燕既尽降齐城,唯独莒、即墨不下”,齐将田单声言:“当有神人为我师。”想借此鼓舞士气。这时有一个士卒说了一声:“臣可以为师乎?”说完扭头便跑。田单马上把他请回来,让他“东乡(同‘向’)坐,师事之”。再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写韩信生俘广武君孝左车后,亲自“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以表示对广武君的敬佩。可见,在古代,向东的座位是上位。
其次是向南的座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侯)尝召客饮坐其兄盖侯南乡,自坐东乡,以为汉相尊,不可以兄故私挠。”武安侯田虫分,自“以为汉相尊”,而“自坐东乡”,让其兄坐在次于东乡的南乡。《史记》认为这是失礼的行为,所以说他“由此滋骄”。 再其次是向北的座位,最末位是向西的座位。项羽是贵族出身,对这一套当时盛行的礼节是完全懂得的。后来,当刘邦的力量日益强大,“还击项籍”时,项羽想争取新投刘邦的王陵,“取(王)陵母置军中。陵使至,则东乡坐陵母,欲以招陵”(《汉书·王陵传》)。 按照当时的礼节,项羽既然“留沛公与饮”,理所当然地应该请刘邦“东向坐”,以尽宾主之礼。可是他却一反常礼,自己“东向坐”,傲然居于尊位之上。这就如一幅画,十分形象地勾勒出项羽依仗军事优势而不可一世的骄横神态;同时也揭示出项羽政治上迟钝的弱点,他只是满足于对刘邦的一时凌辱,而没有认识到眼前忍气吞声的刘邦,正是将来与自己争夺天下的敌人。对比之下,刘邦却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危险的处境,他认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对项羽施加的种种凌辱,曲意随受,表现出一个有头脑的封建政治家的气度。《鸿门宴》是刘项在力量众寡悬殊的情况下的第一次政治较量。司马迁通过一些细节的描写,暴露了项羽的弱点,并预示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的必然趋势。 参乘 从课文《鸿门宴》看,随从刘邦赴宴的除张良外,还有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人。当“项庄拔剑起舞”,欲“击沛公于坐”,情况十分危急时,“张良至军门,见樊哙”,而不找别人;樊哙见事“甚急”,“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力气竟这么大;当樊哙撞入军营,“目视项王”,项羽知道他是刘邦的“参乘”以后,对樊哙的莽撞行为,不仅没有发怒,反而夸他为“壮士”。这些细节描写,都同“参乘”这个词语有关。 “参乘”,也写作“骖乘”。颜师古在《汉书·文帝纪》:“乃令宋昌骖乘”下注道:“乘车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处车之右,以备倾侧。是以戎事则称车右,其余则曰骖乘。”颜师古的注,讲清了“车右”和“骖乘”的共同含义,又讲明了两者的区别,即兵车上的叫“车右”,其余则曰骖乘。 古时候的马车是单猿的。参乘或车右,除在车的右边保持车的平衡,以防倾侧外,还担任警卫,以防不测的事情发生。《谷梁传·成公五年》:“使车右下而鞭之”下面注道:“凡车,将在左,御在中,有力之人在右,所以备非常”。樊哙是刘邦的参乘,负有保卫刘邦安全的责任,所以张良在情况危急时,立即出军门找樊哙,而没有找别人。 参乘或车右,因担负警卫工作,一般都由“有力之人”担任。《公羊传·宣公六年》:“赵盾之车右祁弥明者,国之力士也。”《韩非子·外储说下》:“少室周(人名)为襄主骖乘,至晋阳,有力士牛子耕与角力而不胜,周言于主曰:‘主之所以使臣骑(应为‘骖’)乘者,以臣多力也。今有多力于臣者,愿进之’”。《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出也,……多力而胼胁(‘胼胁’,指身强力壮)者为骖乘。”这些记载都说明参乘或车右,都必须由“有力之人”担任。因此,当樊哙想进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后盾以撞”,卫士立即倒在地上,这就不足为奇了。这里要补充的一点是,盾一般是由皮革或木头做的。《释名·释兵》:“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而樊哙的盾却是铁制的。《史记·樊哙列传》:“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铁制的盾无疑要比皮或木制的重得多,这也说明樊哙确实是个“有力之人”。 参乘因担负警卫,负责保卫尊者的安全,与尊者的关系十分密切,经常不离尊者的左右,因而也是尊者的亲信。《汉书·董贤传》就用“出则参乘,入御左右”来形容董贤与汉哀帝关系的密切。由于“鸿门宴”不是在关系对等的情况下举行的,所以“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史记·樊哙列传》)樊哙迫于形势,留在营外,但时刻关心营内的动静。因此,当樊哙闻事“甚急”,就不顾卫士的阻挡,怒气冲冲地撞入营内时,项羽开始很警惕“按剑而跽”,空气十分紧张。但听到张良说这是“沛公参乘樊哙”,觉得这是合乎他身份的举动,空气立即缓和下来,并且还邀樊哙入坐就饮。 刘邦所以能在“鸿门宴”脱险,樊哙起了很大的作用。《史记·樊哙列传》说,“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史记·高祖本纪》也特意提到樊哙在“鸿门宴”中的作用,说:“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很显然,樊哙之所以能起作用,也是同他的参乘身份分不开的。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