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xiaoou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8-6-12 14:39:21 | 点击次数:490次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概述淝水之战的经过,记住这一战役的特点及影响。
2.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3.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交融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趋势。
4.通过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民族大交融进程,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民族平等原则理解和思考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孝文帝改革的作用,认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交融的前提条件。
二、重难点
重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影响)
难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三、预习导学
(一)淝水之战
1.背景
(1)前秦强大。4世纪后期, 建立了的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2.时间:383年。
3.目的: 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4.结果:前秦失败。
5.地位: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次 的战役。
6.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北魏建立: 后期由 族建立,都城 。
2.鲜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
3.它是怎样统一黄河流域的?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
4.它的统一有何意义?
思考探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曾出现过几次短暂的统一局面?
5.迁都:494年由 迁都 。
6.改革措施:
(1)在朝廷中必须使用 ,禁用鲜卑语。 (说汉话)。
(2)以汉服代替 。 (穿汉服)。
(3)改 的姓氏改为汉姓。 (改汉姓)。
(4)鼓励鲜卑族贵族与汉人贵族 。 (通汉婚)。
(5)采用两汉、曹魏的 、 。 (用汉制)。
7.作用: 。
(三)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1.背景: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着定居的生活。
2.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四、合作探究
1.完成课本89页“问题思考”。
2.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其他更深刻的原因?
五、巩固练习
1.成语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个战役有关( )
A.官渡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2.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
A.各族间的战争 B.统治者的改革和汉化政策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
3.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
A.人口迁移、杂居、互通婚姻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
C.各族人民相互学习,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反压迫斗争
4.“若问古今兴亡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诗句概括了古都洛阳在华夏族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下列王朝曾以洛阳为都城的有( )
a东周 b东汉 c曹魏 d北魏
A.abcd B.acd C.abd D.bcd
5.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的统治
6.在学校举行的一次“历史故事会”中,小明介绍了北魏时期一次重要改革的内容。他的下列介绍与史实不符的一项是( )
A.将都城迁到洛阳 B.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C.严禁官吏贪污 D.农民不再承担徭役和兵役
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果有( )
a.加速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c.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d.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A.ab B.abc C.abd D.abcd
(二)、选做题
阅读下列材料: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1)这是谁下的诏书?他是哪族人?《魏书》中的“魏”是指哪一个政权?
(2)他为何要进行改革?改革有什么内容及作用?我们从中有何启示?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