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中考 - 课标 - 考点 - 综合 - 综合荟萃
于“平常”处设问 在“无疑”中生疑
上传:唐明杰生物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6-4 15:36:33 点击次数:1159次

  于“平常”处设问 在“无疑”中生疑

  ————浅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和技巧

  (该论文曾获2009年湖南省中学生物教学论文评比省一等奖)

  【摘 要】在生物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物学 创新教育 问题意识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初中生物学教育从何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摆在众多生物学教师面前的一件大事。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积累,以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应选择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因为创新源于问题,又终于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俗话说“会学者善思,智学者善问”,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摇篮。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新课改的重要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创新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主动积极和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如何利用生物学科的优势,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有以下三点体会:

  1、在观察现象中,让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解答可能仅仅是数学或实验技能问题,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则要求创造性的想象,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行。”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科学上很多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笔者以为这是生物学教学更注重过程的理论依据。作为自然学科的生物学,其研究的范畴是生命活动的现象和规律。千姿百态的生物所表现的种种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给了生物学教师指导学生寻找问题、发现问题最好的素材,充分发掘、利用好这些现象,我们的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一方沃土。

  比如在讲鱼的呼吸时,我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鱼生活在水里,利用鳃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从习以为常的现象背后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意识到平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于“平常”处设问。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1)活鱼的鳃是什么颜色的?(2)鳃的颜色为什么会是红的? (3)鱼用什么方式保证了毛细血管中的血液能连续不断地从水中得到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学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几乎是不加思索,异口同声,因为这实在是一种太寻常不过的现象。正是这种“平常”,导致学生忽视了平常现象背后隐藏的问题,在被教师接二连三的问题问倒后,学生对一个平常现象后面居然隐藏了这么多让人深思的问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此时,教师将玻璃缸中的金鱼放到了学生眼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中的金鱼,并据此说出自己寻找到的问题,比比谁找到的问题多,比比谁发现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教室里沸腾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不少学生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 为什么金鱼的眼睛总是睁得大大的? 为什么金鱼的鳃总是动个不停?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很鲜艳? 为什么金鱼的颜色多种多样? 什么金鱼喜欢停留在水的上层? 为什么在河流中找不到金鱼?鱼到底有几个鳍?那些鳍为什么都在摆动?各个鳍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处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中,思维空前活跃,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如何提问上,久而久之,问题意识就极易得到激活和强化,主动寻找和发现问题就会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

  2、在研究问题中,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理学大师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此方是长进。”在学生初步形成了寻找问题的习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后,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及时加以引导,让学生养成发现问题后研究问题的习惯,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问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章中,肾单位的结构是令学生感觉非常抽象和头痛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作合理安排的话,不仅可以化解难点,变复杂为简单,而且还可以在强化学生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的习惯时,进一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在讲肾单位结构时,我先要求学生围绕肾单位形成尿液这一结论,引导学生思考:尿液中生命活动废物和人体内多余物质只能由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至肾脏,而要让肾脏把这些物质清除出血液的前提是肾脏中必须要拥有大量可以让这些物质出入的毛细血管。在此基础上,自然地引出“肾小球”这个名词,让学生形成肾小球其实是个毛细血管球的的概念。教师再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血液来肾小球并非旅游,而要滤过一些物质。这些物质要进入到肾小囊中。为保证肾小球中的滤出物质全部成为肾小囊的“囊中之物”,肾小囊紧紧包围着肾小球,二者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肾小体。肾小囊收集的营养和废物混杂的液体,通过肾小管及时运出加工处理,进行重吸收。至此,学生已对肾单位的组成,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牢记在心了。

  在学习《神经调节》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的手被刺了一下,是先感到疼痛,还是先缩手?”大部分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先感到疼痛。”这时教师可提醒学生:“疼痛是一种高级神经活动,需大脑参与;而缩手是一种低级神经活动,由脊髓参与即可。”再让学生思考,终于有一部分学生能从神经冲动的路程和时间这方面来解答,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坚持对学生有意识暴露思考、分析问题的过程,能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向课本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一些素材引导学生质疑善问。对于一些生物学发现史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对于实验设计或实验选材中不太完善、不太科学的地方应大胆地质疑,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完善的思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其“善疑多问”的潜能,再适时地给予引导使其迸射出耀眼的火花。将教师由教材忠实的复述者转变成教材的再创造者。这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以收“润物细无声”之效。

  在学习《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时,我的一次有意的失败的演示实验,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如图左所示,该装置是用来比较呼出与吸入气体中的CO2含量多少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抑住鼻呼吸,用口对准Y形管进行呼吸。吸入气体时,左手捏紧胶管,右手松开。在呼出气体时,右手捏紧胶管,左手松开。操作中,双手动作必须准确无误,如果手的配合出问题,将导致石灰水从甲瓶溢出,或导致乙瓶中石灰水被吸入口中,遭呛。这些问题的出现,不就说明了教材第50页的装置有不足之处?这可是专家们设计的,能有问题么?要是能改进,专家们不就早改进了?但是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去怀疑,去思考,敢于向权威说不。经过摸索,试验,向群先同学终于设计出了《呼出与吸入气体中的CO2含量比较改进装置》,如图右所示,使用时,只需抑住鼻呼吸,用口对准Y形管进行呼吸,即可。勿需用手捏胶管,避免了石灰水溢出,或被吸入口中,从而保证了实验的万无一失。该装置在第24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得到了评委和专家们的一致称赞,荣获省二等奖。

  原装置 改进装置

  3、在动手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探索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但曾经深有感触他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当我们的学生已经有了遇到问题能思考和分析之习惯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触发新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进一步得到发展,问题意识才会变得更有创新意义。

  在讲了色盲的特征和遗传规律后,一些问题意识较强的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教师所说的“红绿色盲患者无法看清红绿灯的变化,给出行带来许多的不便”一句话,大胆质疑,在“无疑”中生疑——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色盲患者看清红绿灯的变化?其中几位学生还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思考并动手制作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红绿灯:这种红绿灯在保持了原有红绿灯颜色不变的前提下,将红灯设计成三角形,将绿灯设计成圆形,将黄灯设计成正方形。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红绿色盲患者无法看清交通信号灯的难题!这样的思考,这样的实践,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发明。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忌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苏格拉底也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疑,是人类打开宇宙奥秘的金钥匙。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大多有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能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对其重新整理、加工,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不只关心结果,更关心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散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完善、合理,在这种“未知——已知——新的未知——新的已知”的螺旋上升式的认知活动中,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得到了发展。

  总而言之,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的台阶。当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着力营造的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下,置身于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景中,于“平常”处设问,在“无疑”中生疑,养成多思善问、动脑动手的习惯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创新教育才不致于陷于形式,我们的教育才能在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教育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教育科学出版社 《教育新理念》

  2、河南大学出版社 《素质教育观念与实践》

  3、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