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八年级下 - 人教 - 第三单元 - 11 敬畏自然 - 教学设计
1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4)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2-3 20:57:15 点击次数:523次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理清本文行文思路。 

2、研究本文中反问句,理解其语气强烈的作用。 

3、理解本文中作者的观点,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人: 

当你为宇宙的神秘而惊异,为人类的智慧而自豪时,你是否想到,正是大自然那无与伦比的智慧创造了这一切,你的心灵是否因此而受到深深的震撼呢?然而,不自量力的人类却妄图面对充满了母性关怀和父性智慧的自然说:“我要征服你!”快看看这篇文章,望我们保持理智的清醒和灵魂的温情吧。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然后围绕:问题(1)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3)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进行思考,理清文章行文思路。 

第1段:人类“征服自然”的想法是错误的。 

第2段:大自然窃笑人类。(理由:1、打开的空间只不过咫尺之间。2、 

今人也会变成古人。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第3段:人类发明的工具可能是人类的陷阱。 

第4段:宇宙一定存在比人更高级的生物。 

第5段:大自然的智慧也远胜于人。 

第6段:人类的智慧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第7段:人类只是宇宙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8段:宇宙本身就是硕大的永恒的生命。 

第9段:生命都是宇宙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第10段:在宇宙中处处都是人类的兄弟。 

第11段:我们应当视其他生物为我们平等的生命,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 

三、语言品读: 

本文语言充满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最欣赏的语句,读一读,并说说其中包含的深意。(以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为例) 

四、反问: 

反问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否定的意思。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例如,“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这比用一般判断句“宇宙是有生命的”语气更强烈,意思更肯定。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如:①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 

②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③谁说大自然是没有生命的?……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 

④难道你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 

⑤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五、质疑: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处处洋溢着思维的火花,那么你敢对本文作者的观点进行质疑吗? 

1、 如果说至今人类的作品(一万年后)还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 

的? 

2、 作者有没有否定现今人类科学的成就? 

3、 我们对自然正确的看法应当怎样? 

4、 作者认为自然创造人类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有目的吗? 

5、人类也有好有坏,大自然是否也一样?那么本文是否也有好坏? 

6、人类的科学是人类需要的产物,本文是否也是某种需要的产物? 

六、探究活动: 

长期以来,人类宣称自己是“万物之灵”,这篇课文的作者却提出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其他生物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根据是什么? 

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小组,搜集资料,并出一期“人与宇宙之谜”的专刊。 

七、小结: 

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散文。主要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作者对观点的阐释是层层深入的,首先否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口号,认为这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因为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的智慧实在算不了什么,人类的许多认识很幼稚,而大自然的智慧却是无与伦比的。接下来作者进一步强调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人类与大自然其他事物其实是兄弟关系。因此,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虽然作者的某些说法不无偏激之处,但对自然保持敬畏之心,也许不是一件坏事,至少可以使人们对自然存有几分小心,不敢妄动胡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解除了对自然的畏俱,也使人类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解除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的人类,总是为着自己的私利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最终损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 

同时在文字里我们也读到了作者一种大生命观:生命平等,生命尊严的理性之美和人文关怀。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之美好境界当是人与自然真正和谐之境界。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05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