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gxda147369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10-30 10:46:04 | 点击次数:759次 |
第6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高考新动向】
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2、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考纲全景透析】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我国的人口现状与前景
(1)现状: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的行列。
(2)前景
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我国人口仍将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增长。
目标:2020年,人口总数要控制在14.5亿以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下同);21世纪中叶,人口总数达到峰值(15亿左右)以后,将开始缓慢下降。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均耕地继续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2)自然资源被大量消耗,水,、矿产资源短缺
(3)环境污染加剧。
3、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1)继续控制人口增长。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4、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二、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构成:生物圈内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和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价值:潜在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生态价值)和直接价值。
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
(2)易地保护;
(3)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4)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二、可持续发展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
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2.实现措施
(1)保护生物多样性。
(2)保护环境和资源。
(3)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热点难点全析】
一、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人口增长与其他生物种群增长规律的关系
(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做一个种群,它同样具有种群的特征,其相互关系如下:
(2)人口增长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并不完全相同。
①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
②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因此,人口增长规律又有其特有特点,如实行计划生育。
2.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
(1)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使其减少。
(2)环境污染:人口增长,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的要求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
|
温室效应 |
酸雨 |
臭氧层破坏 |
形成原因 |
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 |
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含量的增多 |
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氮氧化物和氟利昂增多 |
危害 |
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 |
水体酸化;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伤害植物的叶和芽;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 |
导致人患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农作物减产 |
防治措施 |
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量植树造林 |
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
减少氮氧化物和氟利昂的排放 |
2、海洋污染
(1)来源: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进入水体,海洋运输时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
(2)表现:富营养化等。
(3)结果:产生赤潮。
3、土地荒漠化
(1)原因:植被破坏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如草原的过度放牧,草原植被破坏,有益动物大量减少,病虫害严重,使草原植被退化,原始森林和三北防护林被破坏。
(2)后果:沙尘暴遮天蔽日,毁坏力极强。
(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和保护现有草原;部分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大量营造草场、灌木林和防护林,以林护草,草林结合。
另外还有水资源缺乏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三、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1、多样性内涵
(1)基因多样性:指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个体的基因。
(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多样性,目前被描述的物种约175万种。
(3)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
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就地保护: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易地保护: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例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
(3)利用生物技术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保护濒危物种的基因;利用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高考零距离】
1、(2012·江苏高考)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原因
B.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C.这种变化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
D.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解析】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外在原因,包括乱捕滥猎、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外来物种的入侵、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因此A、D正确。栖息地破碎化容易导致小种群的灭绝,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所以C错误。新物种产生量少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也是导致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之一,因此C正确。
【答案】ACD
2、(2011·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江苏省境内发生的几个生态事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互花米草原产美洲,引入到江苏沿海等地种植后迅速扩散并改变了滩涂生物多样性,属于生物入侵
B.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不属于生物入侵
C.麋鹿原产我国,但后来在国内绝迹,从欧洲引入并在大丰境内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迁地保护
D.丹顶鹤在我国东北等地繁殖,迁徙到江苏沿海滩涂越冬,在盐城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解析】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这就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破坏生态平衡,加速物种的灭绝。 B项内容符合生物入侵的概念。
【答案】B
3、(2010·北京高考)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有关,若自然环境恶劣,则生物多样性小。群落演替过程中的多样性逐渐增加。生物种类越多,生物之间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弱。
【答案】D
4、(2010·江苏高考)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
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理解。小草为生产者,属于间接价值。小草的生长对和它具有竞争关系的种群不利,B项错误。C项中其不知道的基因价值属于潜在价值。为害虫天敌提供栖息地,属于间接价值,D项正确。
【答案】B
【考点提升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年11月29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
C.建立植物园、动物园等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反对对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解析】A项对生物多样性概念的表述缺少了生态系统层面;B项所述间接价值应为潜在价值;C项所述措施为易地保护。
【答案】D
2、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
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
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
【解析】生物多样性还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A项错误;野生生物目前还不清楚的价值属于潜在价值,B项错误;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如破坏生态环境、掠夺式开发、乱捕滥猎、盲目引种等,C项正确;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而是应建立合理的开发利用机制,D项错误。
【答案】C
3、(2012·潍坊模拟)如果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会发生以下变化,那么其变化的顺序是( )
①水中溶氧量下降
②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
③水中溶解氧增加
④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分解尸体,产生的有害气体增加
⑤浮游藻类等迅速繁殖
⑥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A.①②③④⑤⑥ B.⑤③②①④⑥
C.⑤①②④③⑥ D.①③④②⑤⑥
【解析】海水富营养化是造成赤潮的根本原因。在赤潮的起始阶段,由于海水中的N、P等元素大量增加,导致浮游藻类迅速繁殖,同时海水中溶氧量不断增加,引起需氧微生物迅速繁殖,结果又使水中溶氧量下降,厌氧微生物迅速繁殖,有害气体增加,致使鱼类等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答案】B
4、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B.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C.对于濒危物种,应当禁止采伐或捕杀
D.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解析】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答案】C
5、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广西梧州发现一处可谓植物中的“大熊猫”的万年野生水稻。它生长在阴凉且缺少阳光的地方,但一穗就有近千粒果实。野生稻是水稻的祖先,抗病、抗虫害能力特别强。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一种被称做“水稻杀手”的杂草稻已造成相关稻田平均减产10%左右,严重的达60%~80%,因此该野生稻的发现具有重要价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对野生稻进行保护可以保护基因多样性
B.利用杂交技术可以改良现有栽培水稻的基因库
C.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因此可以直接引种栽培
D.栽培水稻与“水稻杀手”杂草稻发生竞争,导致水稻产量下降
【解析】虽然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但不可避免其有部分性状不符合人类的需要,故不能直接栽培。
【答案】C
6、(2012·福州质检)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被破坏。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由于人为的滥砍乱伐,盲目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植被破坏,易产生土地沙化,就会使该地区的植被活动受到抑制。植树、种草增加植被,防风固沙。由此可见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答案】D
7、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 )
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
B.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
D.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
【解析】“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包括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措施,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野生生物资源。
【答案】D
8、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减轻酸雨危害的有效途径
B.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物种丰富度越高
C.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D.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解析】煤、石油等化学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含硫化合物,进而造成酸雨危害,因此A项叙述正确;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体距排污口越近,物种丰富度越低;重金属具有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含量越多;体细胞克隆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答案】B
9、微山湖是山东境内的一个面积较大的湖泊,二十年前这里是碧波万顷、鱼儿满湖、野鸭成群,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丽景象。二十年来,湖区四周县市的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急增,因而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垃圾涌入该湖。湖水变得不仅很浑浊,而且腥臭难闻。据有关专家说,近几年来,微山湖中已消失了一些物种,例如,四鼻孔鲤鱼、野鸭、水螅等,上述的现象说明的道理主要是 ( )
A.环境污染是破坏生物的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B.掠夺式的开发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C.外来物种入侵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
D.环境教育缺乏是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
【解析】抓住题干信息中湖泊的前后变化及经济发展变化,比较二者,不难发现环境污染的同时,生物种类减少,生物的减少,导致污染物净化的减慢,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答案】A
10、黄河三角洲大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但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均被列入禁止开发区域。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
【解析】在保护区中保护某种生物或保护其他的生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护这些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无机环境,也就是生态系统。
【答案】D
11、甲为某清洁水体在遭受一次性有机物轻度污染后,污染物含量的变化。则水体中好氧性微生物数量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接近于图乙中的哪一条曲线?( )
【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是“一次性有机物污染”,而不是连续污染。有机物的分解主要靠好氧微生物,因为开始污染物含量较多,所以微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但随着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污染物逐渐减少,导致微生物的斗争加剧,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大,微生物数量减少。
【答案】D
12、如图是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森林的两种开发模式Ⅰ、Ⅱ,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通常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
B.选择性砍伐使森林变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
C.选择Ⅱ模式更有利于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D.进行大面积砍伐,让其自身恢复
【解析】对物种多样性保护,并不意味着不开发不利用,而是合理的开发利用使森林更有层次和多样性,这样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有利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完全砍伐后再种植的树具有一样的树龄和种类,D项错误。
【答案】D
13、如今经常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提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制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应该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A.①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土地沙漠化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的荒地的开垦以及过度放牧、滥砍乱伐、植被破坏等。防止土地沙漠化就是要制止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风固沙的最好途径。
【答案】D
14、(2012·广东六校联考)如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
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依次为a→c→d→b
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解析】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群密度最大的是b,但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不一定是b种群,种内斗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这四个种群生活的环境资源,若b种群的生活空间和食物资源丰富,那么其种内斗争也就较小,D项错误。
【答案】D
15、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2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缓解温室效应 ③不可再生 ④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在体外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与化石燃料燃烧相比,其突出优点是减少空气污染、缓解温室效应和减少酸雨的危害,并且是可再生资源。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2012·嘉兴二模)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污水排放量增加。为解决嘉兴市区生活饮用水问题,某水厂建设了水源生态湿地。下面为人工湿地群落组成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湿地中芦苇、绿藻和黑藻等植物的分层配置,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进一步加重了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________调节。
(3)在人工干预下,湿地物种逐渐丰富,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演替。若没有人工干预,该湿地最终将发育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这主要是由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
(4)在下图中,用箭头和必要的文字表示能量的流向。
|
【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环境污染引起生物死亡后,会加重环境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答案】(1)垂直 (2)正反馈 (3)次生 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
(4)如下图所示
17、请回答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1)2008年奥运吉祥物福娃“迎迎”原型来自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藏羚羊,分布在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区。人们保护藏羚羊的目的是 。
A.保护可可西里的植被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
D.保护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
(2)从进化角度来看,生物性状具有多样性是 的结果。
(3)从整个生物界来看,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群落,这反映了
水平的多样性。
(4)从红豆杉的树皮和针叶中分离纯化出的紫杉醇,是一种对子宫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癌症有特殊疗效的抗癌药物。从生物多样性价值角度说明,红豆杉具有 。
(5)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如图所示,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牧量应控制在图中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 。
②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图中c点以上,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③生态学家建议在此草原中引入鼠类的天敌和草食性昆虫的天敌,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看,其目的是 。
④草原生态系统如果发生大火后,随着时间推移,该地方的群落结构重新趋于稳定,这个变化称为 ;其需要时间相对森林生态系统 ,说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特点是 。
【答案】(1)D
(2)多样的环境对生物种群进行不同方向的自然选择
(3)生态系统
(4)直接价值
(5)①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多的畜产量
②草原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降低
③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④次生演替 短 恢复力稳定性高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