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gxda147369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10-30 18:35:47 | 点击次数:839次 |
第4章 第4节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解析: 弃耕的农田只有气候、水分等适宜才能形成森林。
答案: A
2.某山区发生山洪,洪水过后,在较短一段时间后,滑坡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出现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B.在滑坡处,新形成的群落既存在垂直结构,也存在水平结构
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会逐渐降低
D.群落演替的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解析: 洪水过后一段时间,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次生演替,A错误;生物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正确;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C错误;群落的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人类的活动,D错误。
答案: B
3.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曲线甲、乙、丙对应的物种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答案: C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光照强度是影响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从上到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布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A、B正确;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既能改变群落结构,也可以使群落发生演替,C错误;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D正确。
答案: C
5.某弃耕农田中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年) 物种数量(种) 植物类别 |
1 |
4 |
15 |
25 |
40 |
草本 |
28 |
27 |
26 |
30 |
34 |
灌木 |
0 |
3 |
4 |
12 |
19 |
乔木 |
0 |
0 |
0 |
14 |
23 |
总计 |
28 |
30 |
30 |
56 |
76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植物的种类数逐渐增加,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A正确;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灌木和高大的乔木出现,二者的种类数逐渐增多,说明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了,C正确;该表反映了该地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D正确。
答案: B
6.下图是研究人员为净化水质在湖边建立的人工湿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种植的各种植物体现了湿地群落的垂直结构
B.人类的活动改变了湿地的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
C.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直接价值
D.各种植物分布区域不同不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图中人工种植的几种水生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因此体现的是湿地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人工湿地能调节气候属于间接价值,C错误;各种植物都消耗水中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故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
答案: B
7.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是形成森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年四季季相不同,不属于顶极群落
C.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初生演替
D.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
解析: 自然条件下若缺少水,群落演替不一定能够形成森林,A错误;虽然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年四季季相不同,但是属于森林群落,森林群落为顶极群落,B错误;在保留有植物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C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种类和数量不断发生改变,种群基因频率也会不断发生改变,D正确。
答案: D
8.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B.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C.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的内部变化,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D.沙丘、火山岩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解析: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均可以形成森林阶段,A错误;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B正确;群落演替既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C错误;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D错误。
答案: B
9.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
解析: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的丰富度越来越大,但环境是有限的,物种的丰富度也不能无限增大。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0.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某地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图1: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植物优势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表2:表示科研人员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后,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即两个物种在同一资源状态上的相遇频率)变化进行分析的结果;
图3:表示该地区某树林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其中各数字序号表达的含义分别为:①生产者呼吸释放量;②分解者呼吸释放量;③消费者呼吸释放量;④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总量)。请根据图形及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种名 |
山桃 |
丁香 |
油松 |
刺槐 |
山桃 |
1 |
|
|
|
丁香 |
0.124 |
1 |
|
|
油松 |
0.125 |
0.734 |
1 |
|
刺槐 |
0.148 |
0.761 |
0.884 |
1 |
表2
(1)该群落的演替类型是________。
(2)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________(增大/减小)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3)根据图1分析,该群落发展至第3阶段时,甲、乙、丙之间为________关系。该群落的空间结构应具有______________现象。
(4)在调查该林地山桃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________法。
根据表2中数据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退耕还林之后,群落出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群落演替实质是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所以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选择样方法去调查,物种生态位重叠的越多,竞争也就越激烈。
答案: (1)次生演替 (2)增大 (3)竞争 垂直分层
(4)样方 油松和刺槐
11.云杉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是我国西部和西南部高山针叶林中的一个主要森林群落类型。下图是一个云杉林群落被砍伐后所发生的几个变化阶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砍伐消退”过程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生”过程对于生物群落的演替来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杉林被砍伐后发生变化的方向和速度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其中,来自群落内部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自外界环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举两例)。
(4)新生的云杉林和砍伐前的云杉林不完全一样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人类砍伐可以使云彬林消退。 (2)云杉林消退后形成的是次生裸地,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演替,叫做次生演替。(3)影响群落演替的根本因素是内部环境的变化,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也常成为引发群落演替的重要条件。(4)环境条件的变化会影响群落演替,导致结果不一样。
答案: (1)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2)次生演替 (3)种子的数量和散布、生物繁殖 人类活动、气候变化 (4)演替期间环境条件会发生变化,而且容易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