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必修三 - 人教 - 第三单元 - 11* 师说 - 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3-27 22:48:02 点击次数:764次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11课《师说》第一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师、传、道”等文言实词;学习“之、于、其”等文言虚词的用法;梳理归纳本文的通假字“受、不”、古今异义词“学者、所以、众人、小学、从而、不必、古文”等;掌握词类活用及特殊文言句式。

2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

4背诵全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从师学习的现实意义;培养终身学习的学习观。

【重点难点】第二段的对比论证手法及其作用                            

【学习内容】

               课前预习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也称“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他的整个中年时代是不得志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韩愈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2、关于“说”  
“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它与“论”无大异,所以后来统称说理辨析之文为论说文。《文章辨体序说》指出:“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之意述之也。”可见,“说”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都属“说”一类文章。“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以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中学阶段出现的这种体裁的文章有:《爱莲说》、《马说》等。 

3、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 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4 韩愈名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好无涯苦作舟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第1课时  

一 文学文化常识填空

1《师说》作者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因为昌黎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又称他为“        ”。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        ”。死后谥“文”,也称“        ”。不仅是唐代             的领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后世尊他为后世尊他为                        之首

2“说”,古代议论、说明一类的文章的总称,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 “说”属于           的范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一般为       。《师说》意思是                     

3 古文运动其实是                    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 “             ”“                ”的主张。 

二、诵读课文,给下列划线字注音,并大声读一读,动笔写一写:

道(    )    句(    )        阿谀(      )   巫(   )医
子(    )   苌 (      )      师(     )  老(    )     

(     )   李(    )         或焉(    )   贻(    ) 

三 .不看注解,你能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吗,

古之学者必有(    )

道之不传也久矣(    )

道也(    )

其闻道也固先吾,(    )

师道之不也久矣(    )

非吾所谓其道解其惑者也(    )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

相似也(    )

吾从而之(    )

10士大夫之(    )

11君子不齿(    )

12如而已(    )

13巫医百工之人,不相师(        )

14术业有专(    )

15位卑则足(    )

16余其能行古道(    )

17今其智反不能及(    )

18小学大遗(    )

19六艺经皆通习之(    )

20郯子之(    )

.找出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对通假字加以解释

1                                                                          


2                                                                        

五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2句读之不知。          

古义:                 

今义:读书发出声音 
3小学而大遗,吾示见其明也。   

古义:                    。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古义:                           。
今义:许多人。 

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义:                            。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
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                          

今义 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

8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六  整体感知

1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                           的对比,论述了                     ,说明了          的道理,批判了               的风气

也赞颂了                 

2文章结构

中心论点:

论证:

 

 

 

  写作目的:

3.合作学习

1翻译下列句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问题探究

    文章的中心论点的提出有何特点?

 

 

 

 

    作者对“师”的职责提出了怎样的见解?

 

 

 

 

 

【课堂小结与反思】

 

 

 

 

【课后作业与练习】

熟读课文,背诵第一段。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