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必修四 - 人教 - 第二单元 - 5 苏轼词两首 - 教学设计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2014年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3-28 15:24:30 点击次数:688次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一中2014年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学习目标】

1、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初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

2、体会作者写景、状物、叙事、抒情的写作手法,理解词中烘托和映衬手法的运用。

3、体会词中流露的作者的豪迈之情与壮志难酬的感慨。

4、反复诵读,从词句入手,体会炼字炼句的妙处,提高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背诵、默写全词并领略苏轼豪放雄迈的词风。

2、理解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嘉祐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知密州、徐州、湖州。因反对王安石新法,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等地,最后北还,病死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他在散文、诗歌、书画方面均有成就。

苏轼的散文纵横恣肆,如《赤壁赋》;他的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的词又是开豪放一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代表作就是《念奴娇·赤壁怀古》。

2、背景资料: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写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作者在“乌台诗案”之后,被贬到黄州任轩练副使。黄州附近有个赤鼻矶,相传为三国时期周瑜大败曹操的赤壁。作者曾两次到此游览,写下了两篇游记和《赤壁怀古》。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期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写古迹,记古人、古事,以古比今,言志抒情。

《定风波》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间,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自己独特的心态来对待,这首词就表现了苏轼当时的心境。

【自主预习】

1、梳理字音

(      )    羽扇巾(      )    樯橹(          )

早生华(       ) 还酹江月(          )    料  (        ) 

2、辨形组词。

①纶(       ) ②墙(       )  ③瑾(       )

伦(       )   樯(       )    谨 (       )

④蓑 (       )  ⑤峭 (     )  ⑥啸(    )

衰(    )    俏(    )   潇(    )

3、朗读课文,揣摩豪放派作品的雄壮气势,并尝试背诵这两首词。

                   

【合作探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上阕:

⒈开头三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来为人们称道,它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⒉上阙描写了怎样的景物,作者是如何突出其特点的。请划出重点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一句有什么作用?

 

 

 

 

 

(二)下阕:

4、从哪几个角度写周瑜?围绕赤壁可怀想的人物那么多,为什么苏轼独独怀念周瑜?

 

 

 

 

 

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6、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三)主旨

    全词由江带出,景、史、情浑然一体,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维一体构成了一种心情,这就是词的主旨所在。

                  

 

《定风波》

(一)序言

1、序言告诉我们这首词是借“道中遇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的。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词,思考“余独不觉”是怎样一种心境?

 

(二)上阕

2、 词的上阕刻画了怎样的抒情主体形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 

 

 

 

3、“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三)下阕   

4、“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5、 “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采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说说这句话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及这样写的作用。

 

 

6、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课堂检测】

1.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酒问青天    把:握着

B.高处不寒        胜:胜过,超过

C.一蓑烟雨平生    任:听凭

D.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形容微寒

2.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一蓑烟雨任平生  B何事长向别时圆

C.千里共婵娟        D.回首向来萧瑟处

3.名句名篇默写。

(1)乱石穿空,                ,                  ,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

(3)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谁怕!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巩固】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望江南 超然台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 ①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  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3~4题。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 ①短松冈:指坟地。

3.这首词题目是“记梦”,作者在梦中梦到了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是从亡妻的角度着笔的,体会这样表现的好处,并加以阐述。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