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4-8 10:03:48 | 点击次数:738次 |
教材分析: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语言凝炼,却不失形象生动。六年级下册第一课的《两小儿辩日》正是这样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它讲述了春秋时期,孔子游学途中,遇两个小孩为太阳离地球远近问题而争论,不能判断谁对谁错的故事。全文7句话,第1句为起,为故事作铺垫,第2.3.4.5.句顺承而下,第6.7句急转而后合,抑扬顿挫,生气郁勃。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面对两小儿的争辩而不妄加决断,正体现了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本文,我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继续渗透文言文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联想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能从课文中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让学生参考注释弄懂每句话的意思。2.明白课文的寓意。
设计理念:通过熟读成诵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教学时,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概意思,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两小孩注意观察,说话有理有据,以及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并能受到一些启发。
课前准备:1.让学生收集孔子的相关资料。2.音乐及简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纵情吟诵明辩由。
1.读题解题
(1)教师导入:同学们平时遇到问题都喜欢讨论一番,当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还有可能争论起来。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辩”有关,(教师板书:辩)故事发生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大圣人孔子游学途中遇到的一件事情。现在就先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搜集到的有关孔子的资料吧。
(2)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孔子的资料。教师课件介绍孔子生平简历。
(3)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学生齐读课题,理解课题意思。
2.初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
师:你觉得那一句比较难读?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其他学生试着诵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读好这一句的停顿,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以读促悟。这一部分教学我主要是以提高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为主,培养学生探索进取的精神。】
二、走进课文识孩真
师:同学们能够根据课文注音,把课文读通。那么谁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孔子遇到了两个小孩争论太阳离我们远近的问题。)师:真不愧是六年级的大同学,古人的东西都能够读得懂!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懂古文中的每一句话吧。
1.打开思维阀门。
课文中哪一句话交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课件出示: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1)点名读,全班齐读,教师提示学生读出停顿,体会古文的韵味。(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反复诵读。配乐读,带学生走进情景。
(2)理解句子意思,渗透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语言补充的阅读方法。
2.体验“辩日”过程
(1)两小儿辩论的焦点在什么地方?理由各是什么?
课件出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教师指导朗读停顿: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学生反复熟读,根据课文注释理解句子。)
译义: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我们近,而到了中午就离我们远。
而另一个小孩则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地球远,而中午的时候近。
课件出示: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朗读停顿: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两句话均为古文长句,但句子意思浅显,不必过多讲解,教师重点加强指导朗读,以至于达到熟读成诵,诵读至背的效果。
(2)引导学生感受: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两小儿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良好习惯,
(3)分角色朗读,读出争辩的感觉。
3.实事求是认孔子。
课件出示: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读出最后一句的停顿。(孰/为汝/多知乎?)根据注释,理解句意。(大意为:孔子不能裁决,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博学多才呢?)提示这一句中“为”读音wèi,通“谓”,说的意思。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听听谁更能读出古文的韵味。教师注意指导,在诵读古文的时候,根据古代文字声调的归类,即:平声、仄声,平声读长,仄声读短,才能把古文读好,读出韵味。
【设计意图:语文以语为本,加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这部分的教学我以学生的读为主,以读带讲,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自主地感受文言文语言特点。读中释词、析句,实现教学功能的综合化】
三、深化感悟,明寓意。
1.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交流意见。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太阳的大小、温度的不同感觉说明太阳距离地面的远近。)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引导学生再次朗读两小儿的话。
2.你喜欢这两个小儿吗?为什么?(善于观察生活,说话有理有据。)
3.如果你是孔子,你会怎么想?你会用哪些话来回应两个小儿的嘲笑?(配乐)学生回答之后,课件出示孔子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范读。)
(以下为师生配合)
师:两小儿问孔子:“汝能否告知吾等,日何时距离地面近些?”孔子曰:非也,
生顺承而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曰…
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师:孔子曰:(课件出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二小儿辩日有理有据,吾不能决,吾弗若之矣。汝二人足以为吾师。
师:同学们,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智者也会有所不知。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真不愧“圣人”的称号。
4.学生再次悟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的创设,角色体验,拓展想象空间,带领学生进入文中的世界;师生合作参与教学活动,领略孔圣人的谦恭谨慎,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魅力。】
四、课外延伸
1.你赞同哪一个小儿的观点,请你用科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课后查一查相关资料吧。
2.推荐几篇文言文,《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等,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设计意图:课内延伸至课外,培养学生求实精神以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辩 远、近
不能决 圣人风范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