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6.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学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4-8 16:39:44 点击次数:991次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二)历史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

 1949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为新中国成立做好了各项准备。101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国大典,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那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必然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下列历史条件下建立的:(1)军事条件:19499月,人民解放军已经胜利渡过长江,并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力量。(2)政治条件:19494月,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在国际上需要建立一个能够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合法政府。(3)理论基础和思想条件: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4)群众条件: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联合政府的问题。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并派代表到解放区,同中国共产党共商国家大事,表明成立新中国的群众条件成熟。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我国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为根本政治制度是在( )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6

 2.最早规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的文献是( )

 A.《论联合政府》 B.中共“八大”决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下列少数民族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

 A 1949年 B 1954年 1956年 D 1978

 (二)能力提

 1.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

 ①政治协商 ②民主监督 ③参政议政 ④与中共一起执政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2.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事件是( )

 A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论十大关系》提出“党与非党的关系”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

 D.爱国统一战线的提出

 3 1956年底,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确立

 C.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    D.公有制经济开始占主体地位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策、制度 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三)延伸拓展

 1.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问题,从政治上看,这主要是出于什么需要?( )

 A.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和国家统一  B.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保护我国少数民族的正常宗教活动 D.落实依法治国战略,巩固国家政权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初步形成于( )

 A.抗日根据地的“三三制”政权 B.重庆政协会议

 C.一届“人大”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3 1953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

 C.全国政协成立

 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

 4 1956年,中共提出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其根本目的是

 A.建立爱国统一战线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把民主党派改造成为劳动人民的政党 D.实现“一国两制”的目标

5、“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声音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______个民族组成。在我国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族,约有1 500万人。

2)“凡遇一他族而立刻有‘我中国人’之一观念浮现于脑际者,此即中华民族一员也。”梁启超这句话是从哪方面区分民族的?( )

 A.共同的地域 B.共同的经济生活

 C.共同的语言 D.共同的心理素质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