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5.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教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4-9 16:59:41 点击次数:915次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学习目标】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重点难点】

重点:近代中国社会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变化具体概况;分析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

难点: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之间的互动关系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明确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的概况和原因,勾画书中重点语句,弄清知识结构。(总预习时间20分钟)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梳理(自主学习)(15分钟)

问题导学

一  服饰衣着的变革-----物质生活

 1.变革历程:

 ①民间服饰的变革:_______前后,西式服饰传入中国,民间仿效之风悄然兴起,

   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并行不悖,成为近代社会特有的景观。

②官定服饰的改革:

A  清政府实行改革;

B  ____________期间,政府仿照西方各国,颁布______________形制,新服饰迅速走向_____________民众

2. 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行不悖。

②洋装在中国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二 报刊与电影 ----大众传媒的变化

1.报刊

①__________世纪,中国出现近代报刊。

②_____________爆发后,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概念。

③___________年创刊的《             》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开新闻花报之先河的是《             》。 清末小说四大期刊受到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普遍欢迎。

④______________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________________和开展_______________的武器。

2.电影

写出电影这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在近代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件

①19世纪末:电影开始传入中国。

②1905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91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1931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片之星:___________

  

三、社会习俗的变化

1 “ 断发”

①1910年,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

② _______________革命后,民国政府发出《         》,结辫陋习至此废除。

2 “不缠足”运动

①缠足产生于宋代,受到汉族知识分子的推崇。

②在西方__________ 思想的影响下,维新人士倡导发起了___________       康有为与康广仁等在广州成立“__________________”不缠足运动开展起来。

3 礼仪的变化

日常礼仪:  经历了由体现封建社会贵贱尊卑____   、__  ____到民国初年体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文明精神的鞠躬、握手的变化.

婚姻风俗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推动了近代婚姻变革的进程。婚姻风俗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的知识分子和官宦人家,广大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丧葬风俗____________(时间),西方文明,卫生你,简洁的丧葬礼仪引起国人的注目。

知识补:1: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

1、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近代西方国家侵略中国的客观影响)

2、先进中国人及政府的推动

3、中国社会自身变革的影响(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影响;)

知识补充2: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1、由通商口岸开始,逐渐向内地发展;

2、各地间存在严重不平衡;

3、既有相当西方文化内容,又保持着民族特色。

4、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过程。

 

 

近代服饰变革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报刊与影视对近代社会变革有何意义?

 

 

 

 

 

 

 

 

 

 

 

 

 

二、基础自测:

1.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

传统习俗受到冲击文化教育日渐衰落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3.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4.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二、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展示成果(18分钟)

合作探究一:  服装是一种语言、文化,它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

探究一  服装与古代政治

“乾天在上,衣象,衣上阖而圆,有阳奇象。坤在地下,裳象,裳下两股,有阳偶象。上衣下裳,不可颠倒,使人知尊卑上下,不可乱,则民志定,天下治也。”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穿着服装的主要史实(4分)指出这样穿着服装的作用。(2分)

 

 

 

 

 

探究二  服装与近代欧洲

14 -15 世纪欧洲服装发生了许多变化,贵族男女追逐时尚,贵族妇女争奇斗妍,男子不拘礼节;衣服式样有大衣、外套、外罩、上装、短装、衬衫、短披,连衫长裙、晚礼服等;衣料品种增多,有绸缎、丝毛混纺、呢绒、各种皮毛等。服装力求摆脱古老习俗,追求时兴。东方服饰中的装饰和纽扣被欧洲人吸收,男人外套上排一列纽扣或宝石,甚至内衣纽扣也用宝石和纽扣装饰。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14、15世纪欧洲服装变化的原因和影响。(10分)

 

 

 

 

 

探究三  服装与民国社会生活

 1912年登出民国新服制草案:“国务院现已将民国服制议定,大别为三:(一)西式礼服,(二)公服,(三)常服。礼服纯仿美制;公服专以仿西式制用……。 

1912年10月3日,“男女礼服服制”公布,……第十二条,关于大礼服及常礼服之用料,如本国有相当之毛织品时,得适用之。”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服制。这些服制除了少数几个还留有一点封建等级主义遗毒之外,大多数服制都以职业分工作为制定的标准。

(3)阅读材料,概括民国时期服装特点。(6分)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些特点原因。(6分

 

 

 

 

 

 

探究四  服装与新中国的发展

4服装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特殊载体。阅读下表,结合所学,分析50年代和80年代主要服饰出现原因;你认为服饰变化受到哪些因素影响6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服装发展简表

时 间

服装的主要颜色和用料

主要服装

特点变化

温馨的50年代

蓝、灰、黑、土布

列宁装、布拉吉

以加工布料为主的衣着消费

初醒的70年代

颜色搭配有对比

棉布、条绒

军装

喇叭裤开始流行

开放后的80年代

多种颜色搭配

多种布料

旗袍、西装、

两用衫、

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的衣着消费

二、总结本课知识结构

 

 

 

 

 

 

 

训练案

一、课中训练与检测

12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

据此可知(  )

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

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

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

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                          

2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3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分,一年后达到13000份,最多时销达17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  )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

4.18626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5.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

A19981900年                    B19011911

C19121927年                    D19281937

6.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7.“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明朝     B.清朝      C.民国     D.新中国

二、课后巩固促提升(课后配套练习册;阅读资料:本单元开头和最后总结提纲

 

 

 

 

 

【参考答案】

1)史实:穿着服装不可颠倒,要遵守制度;有强烈的等级观念。(4分)

作用:规定社会成员之间的君臣庶民、尊卑长幼的关系。巩固统治者的统治。

(任意一点2分)

2)原因: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国际贸易的交往;文艺复兴对思想的解放;东方文明的影响。(任意三点6分)

影响:进一步促进了人的精神觉醒;逐渐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任意两点4分)

3)特点:①采用西式②要用国产衣料③要打破封建等级制度。(6分)

原因:辛亥革命后民主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改革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爱国主义精神的驱使。(任意三点6分)

450年代中国一边倒政策;苏联是我们学校对象,并对中国给予帮助,因而列宁装受欢迎。80年代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分)

因素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思想文化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响。(2分)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