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4-9 17:10:20 | 点击次数:977次 |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课程标准】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重难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干预的方式、影响;“建立福利国家”应认识其积极作用。
【教学过程】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1、二战后至70年代初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
2、为克服70年代出现的“滞涨”现象,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平等,福利国家制度在资本主义各国发展起来。
2、80年代以后,为缓和财政危机,美英法等国不同程度的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
三、经济发展新现象
1、第三产业繁荣,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改善了资源配置。
2、9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指导的新经济。
【要点透析】
1、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问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产阶级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1)1870年后开展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各国的大垄断组织能够控制某一个部门,有的还控制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各国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进而控制了国家的政权。他们依靠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殊地位赚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
(2)从1870年至1929年的这50年间,各国垄断资本主义较为顺利地得到了发展。
(3)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垄断资本主义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就是为了保护美国的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而实行的一次有效的改革,罗斯福新政抛弃“自由贸易”政策,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国家的作用,开始实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用政治(国家政权)干预经济,并迅速取得了成效,这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一次调节。由于“二战”即将爆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只是暂时缓解了经济危机,还来不及显现其作用。
(4)“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发展起来。国家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过程,采取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他们通过实行国有化和国家投资建厂,扩大国营企业;发展国家与私人合作的企业;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来影响再生产的过程;实行一定程度的计划经济以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这一节活动,都是罗斯福新政对国际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继续进行调节的表现。
联系:归纳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三次局部调整及其原因。
(1)19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盛行;
(2)19世纪晚期,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3)20世纪3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全面认识西方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的利弊。
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 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够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并得到立法制度上的保证,具有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的特点。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衬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二战后,两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可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1)利: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罗斯福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这些福利政策的实践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弊:
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此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的规模。
【教学心得】
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课堂演练】
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表明美国
A.加强了国民经济的宏观凋控 B.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黄金储备减少,美元贬值加剧 D.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2、“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
A.社会保障政策 B.强大的国防体系
C劳动安全保护法 D.发展农业生产
4、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救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材料二 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4分)
(3)根据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4分)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3分)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材料表明二战后,美国政府加强了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2、A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初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大规模的国家干预经济。而“货币主义”理论主张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
3、A
【解析】二战后,英国率先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政策,防止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
4、(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与减灾相结合;(2分)(2)国家通过立法保障劳动者权益。(1分)成因:工业革命后工人受剥削沉重,工人运动兴起;统治阶级维护政权的需要;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的发展。(3分)(3)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2分)意义:增加就业,刺激了消费和生产;缓和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2分)(4)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5)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2分)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