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4-9 21:58:51 | 点击次数:970次 |
●课程标准
展现本课课标,并离析出具体的知识点,使学生对于本课的学习目标做到了然于胸。
●重点难点
通过多媒体或者小黑板展现,让学生对于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在学习中重点把握,重点学习。
重点难点 |
处理方法 |
|
|
|
|
重点 |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
|
难点 |
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1)结合【互动探究】栏目,运用史料,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和“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异同”。然后师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
(2)结合【名师总结】栏目,首先归纳出清晰的条目,然后运用实例和历史的逻辑,逐条讲解透析,使学生透彻全面理解,并牢记于心。 |
|
|
●新课导入建议
案例一——图片导入
孙中山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机提出了许多救国主张,各个派别的社会实践都以失败而告终。历史的发展证明,要挽救民族危亡,就必须创立革命的理论,并在它的指导下用暴力推翻封建统治。这一历史任务的承担者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案例二——文字导入
进入20世纪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自主和走向现代化,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之英勇奋斗。在思想领域涌现出四大理论成果,分别是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们都来源于中国人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无数先进分子集体智慧的结晶,对革命和建设都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教学流程设计
1.阅读教材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并阅读【学习思考】【史料挖潜】。
2.通过【判断回扣】栏目回扣知识步骤1: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方案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步骤2:师生互动完成探究1“对三民主义的认识”,可利用【互动探究】提供的史料由浅入深地进行步骤3:师生通过【探究归纳】共同归纳“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然后学生做【典题对练】,教师讲解步骤4:师生互动完成探究2“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可展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比较分析步骤5:师生利用【探究归纳】共同归纳本要点内容,然后学生做【典题对练】,教师讲解步骤6:师生利用【名师总结】共同归纳“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教师进行透彻讲解和点拨,并引导学生研读【典题例证】步骤7: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验证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步骤8: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堂小结】,学生对照明确掌握已学知识,自主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课 程 标 准 |
重 点 难 点 |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
1.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重点) 2.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难点) |
(见学生用书第55页)
|
三民主义的提出 |
1.背景
(1)社会状况: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
(2)阶级状况: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3)实践状况:各种不同的救国主张和方案屡屡碰壁。
2.提出
(1)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进一步阐发: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把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内容
三民主义 |
同盟会纲领 |
含义 |
地位 |
民族主义 |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
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
前提 |
民权主义 |
“创立民国” |
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核心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 |
核定地价,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
补充和 发展 |
4.评价
(1)性质:是孙中山受到美国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思想启迪,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
(2)进步性
①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3)局限性: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
阅读教材第79页【学思之窗】:
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这三种革命和三民主义是什么关系?
【提示】 孙中山提出“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为了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时也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带来的贫富分化和对立,以及避免出现欧美革命中的社会弊端。
这三种革命是三民主义指导下的革命斗争,二者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
三民主义的实践 |
1.辛亥革命
(1)过程: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2)意义: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2.《临时约法》
(1)颁布:1912年,孙中山根据三民主义思想原则,领导制定并颁布。
(2)内容: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
(3)意义: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
3.捍卫成果
(1)背景: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实行独裁统治,企图复辟帝制。
(2)行动: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
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
1.原因
(1)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斗争均以失败告终。
(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3)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
2.提出
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3.新发展
主要内容 |
表现 |
民族主义 |
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
民权主义 |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
民生主义 |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4.评价
(1)进步性
①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②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2)局限性:在内容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5.影响
此后,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在全国展开。
【判断回扣】
1.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纲领就是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纲领不是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而是在核定地价的基础上,将来增涨的部分归国家,国家再行分配。
2.新、旧三民主义最主要的不同是有没有明确反帝。(√)
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不过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任务。新三民主义才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这是新、旧三民主义最主要的不同点。
3.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因为其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和建设政权问题。
(见学生用书第56页)
|
对三民主义的认识 |
1.史料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问题:史料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阶级的什么思想理论?材料中提到的“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什么?
【提示】 资产阶级的三民主义。
政治革命指实行民权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社会革命指实行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史料 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在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纲领的指导下,孙中山和一批批爱国志士进行了多次武装起义,并最终成功领导了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辛亥革命。
——《复兴之路》解说词
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
【提示】 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人民的生活。
三民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内容 |
民族主义 |
民权主义 |
民生主义 |
进步性 |
反对清朝的民族压迫,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体现了反帝和民族独立的要求 |
从理论上解决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中心问题——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
看到了西方国家的弊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具有强烈的民生意识 |
局限性 |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 |
主要反对君主专制政体,没有将地主阶级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加以反对 |
不是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缺乏群众基础 |
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面对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
B.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民生主义就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D.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三民主义的具体思想内涵。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实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将来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故不能说民生主义是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它也不能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答案】 C
【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一 民族主义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以满清贵族为首的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民权主义是经由平民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民生主义是解决社会问题,提出解决民生的办法是核定地价。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历史材料与解析》
史料二 并不是恨满洲之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选集》
|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
1.史料 “这十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们贫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然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的改组》1924年1月
问题:依据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晚年为什么会提出新三民主义?
【提示】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以失败而告终;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影响,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探寻新的救国救民之路,与时俱进。
2.史料 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只有这种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问题:据史料指出新民主主义有何进步性?
【提示】 蕴含三大政策,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
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明确提出了推翻军阀统治的要求
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解析】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途径和方式,故选D项。
【答案】 D
【备选史料】(教师用书独具)
史料一 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和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1月
史料二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
|
|
|
|
项目 |
|
旧三民主义 |
新三民主义 |
|
|
地位 |
内容 |
内容 |
|
民族 主义 |
前提 |
推翻清朝 封建统治 |
反帝,民族平等 |
|
民权 主义 |
核心 |
建立资产阶 级共和国 |
民权为一般 平民所共有 |
|
民生 主义 |
补充 和发 展 |
“平均地权” ——解决 以土地为 中心的财富 分配 |
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
由反清到反帝;增加了民权的普遍性;注意工农生活状况 |
旧三民主义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最高成就,由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体现了新时代的内容 |
|
|
|
|
(2013·湛江高二检测)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他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新”体现在( )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耕者有其田” ③平均地权
④废除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 本题是一道典型的概念比较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反帝和“耕者有其田”是新三民主义的内容,自然也是新三民主义“新”的体现。
【答案】 A
【备选训练】(教师用书独具)
1.“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解析】 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又相继进行了一系列斗争,最终走上国共合作道路,说明他并没有放弃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答案】 A
2.右图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其题词:“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于20世纪20年代毅然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新”在( )
①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 ②实行“耕者有其田”政策
③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④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 注意关键词“民族主义”。“耕者有其田”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排除②;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属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排除④。
【答案】 D
改良道
路失败孙中山
民主革
命思想
的丰富三
民
主
义
提
出民族、民
权、民生新
三
民
义
提
出第一次
国共合
作实现国民
革命推翻帝
制,建立
民国,颁
布约法
(见学生用书第58页)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孙中山民权主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推翻封建帝制 B.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C.是政治革命的核心 D.建立民主共和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理解。A、C、D三项都属于民权主义,B项是民族主义的内容。
【答案】 B
2.“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提倡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 )
A.民本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从题干中“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可以推出提倡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主张。
【答案】 D
3.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推翻清政府的要求
C.提出了建立共和国的愿望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解析】 结合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的内容进行分析,从三民主义的内容可以看出,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要求,因而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答案】 A
4.(2012·山东学业水平考试)1924年,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
A.是接受英美帮助的结果
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为国共合作奠定了基础
D.标志着孙中山阶级立场的改变
【解析】 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接受中国的建议,与时俱进的结果。其和中国的政策有很大的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材料二 ……宣言如下:
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
二、……
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以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材料四 (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
——《国民党一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到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
(4)从材料四反映出的孙中山的主张,有哪些新的发展?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概括目标。“至完美的国家”实际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所追求的政治目标。第(2)问通过对比民族、民权的含义以及中国革命的任务,可得出答案。第(3)问主要从资产阶级自身来找原因。第(4)问主张的新发展实际就是新三民主义增加的内容。原因要从孙中山自身和外部两方面来考虑。
【答案】 (1)推翻满洲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不对。因为他主张的民族主义只是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不包括打倒帝国主义,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不平等条约。他主张的民权主义只反对封建帝制,只能是有民国之名,无民国之实。
(3)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敢彻底反帝反封建。
(4)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新内容。原因是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见学生用书第125页)
一、选择题
1.(2013·扬州月考)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一文中强调革命任务有三,即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它们分别是指( )
A.民族、民权、民生 B.民权、民族、民生
C.民族、民生、民权 D.民生、民权、民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民族革命对应民族主义,政治革命对应民权主义,社会革命对应民生主义。
【答案】 A
2.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之维新派兴民权的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析】 两者的区别主要是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上。
【答案】 B
3.孙中山汲取并发展了美国宪法中的“三权分立”思想,提出在国家机构中设立行政、立法、司法、监察和考试五院,彼此独立又相互制约,称为“五权宪法”。该主张体现了孙中山先生的( )
A.民族主义思想 B.民权主义思想
C.民生主义思想 D.扶助农工思想
【解析】 “三权分立”的“五权宪法”在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反对专制独裁,体现了孙中山民权主义的思想。
【答案】 B
4.(2013·福州高二检测)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其一生致力于国民革命。他领导辛亥革命的理论武器是“三民主义”。这一革命理论中,最能反映孙中山奋斗的核心目标的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解析】 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是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是补充和发展。
【答案】 C
5.民生主义是孙中山的“社会革命”纲领,它解决的课题是中国的经济近代化,即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使中国由贫弱变富强。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
A.包含着关怀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
B.民生主义实施后,中国实现近代化
C.鼓励大资本家进行垄断
D.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在民族自救上
【解析】 本题考查对民生主义的理解。B项中“中国实现近代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不符合孙中山的主张;D项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体现,不符合题干要求;民生主义的主张,体现了A项内容。
【答案】 A
6.(2013·连云港月考)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基于孙中山( )
A.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 四个选项都是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但孙中山被民众认为是“国父”主要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答案】 A
7.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
B.它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它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解析】 A项发生在1912年元旦;B项标志是清帝退位;C项说法也不准确;D项说法符合题意。
【答案】 D
8.(2013·济宁高二检测)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中国的封建制度已被推翻
B.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D.孙中山对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
【解析】 辛亥革命和此后一系列维护共和的斗争的失败,使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不断升华,意识到三民主义的不足。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答案】 D
9.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质的飞跃”主要表现是,它( )
A.超越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B.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C.增加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内容
D.坚决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旧三民主义思想异同点的准确理解与领悟。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是对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发展,故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10.孙中山先生阐述的新三民主义含有一定的富民思想,主要表现在( )
A.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B.反对民族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C.限制小私有者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解析】 新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本质是限制地主的剥削,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节制资本是减轻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其中隐含了富民思想。
【答案】 D
11.毛泽东曾提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C.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D.新三民主义有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解析】 A项说法片面,C项说法笼统,D项说法错误。三民主义是斗争的革命纲领,蕴含着三大政策,三大政策是实现三民主义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三民主义的内容,B项正确。
【答案】 B
12.(2013·合肥高二检测)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节制资本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一致
D.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提出来的
【解析】 新三民主义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而不是发展了三大政策,A项错误;B项是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无法体现与中共纲领的相同之处;D项显然不是其原因,应排除。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故欲免瓜分,非先倒满清政府,则无挽救之法也。
——《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材料二 并不是恨满洲之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孙中山选集》
材料三 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中山选集》
材料四 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孙中山选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四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局限性。
(2)材料三中所体现的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什么?理论上解决了什么问题?
(3)上述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哪些革命思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第(1)问在理解概括材料一、二、四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第(2)问材料三体现了民主共和思想,同时应联系孙中山的革命理论。第(3)问材料一、二体现民族主义,材料三体现民权主义,材料四体现民生主义。
【答案】 (1)材料一、二未明确提出反帝要求,并带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材料四未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要求。
(2)革命目标: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3)体现了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
14.(2013·呼和浩特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1903年12月13日
材料三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孙中山的思想有了什么显著变化?
(2)材料三所言“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与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四,说明孙中山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
(4)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孙中山作简要评价。
【解析】 本题选取了四则材料,折射出孙中山先生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取的人生轨迹。第(1)问通过材料一、二比较分析可得出答案。第(2)问借助材料三提供的时间信息(1924年),联系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即可得出结论。两国革命的性质有着本质的不同。第(3)问抓住关键词“思想和方针政策”分析即可。第(4)问要根据四则材料所反映出的孙中山思想变化,并结合相关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一生追求进步、献身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等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答案】 (1)方法:由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变为主张革命;目的:由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变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主要原因是封建军阀统治和帝国主义压榨。本质区别:俄国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当时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
(3)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4)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