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必修二 - 人教 - 第四单元 - 1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教学设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教案
上传:蒋菁菁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7-12-17 9:29:21 点击次数:909次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改变,教师角色要转换。学习此课时,学生可以依案自学,充分暴露他们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经典的演说词,也是一篇传统篇目。
马克思的一生建树颇多,而恩格斯则抓住了他最主要的贡献:一是对历史科学的贡献,二是他毕生参加的社会活动实践,同时也展示了马克思非凡的人格魅力。马克思对科学、对革命的热爱,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坚忍不拔,对反对派的态度,都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的养料。
【教学建议】
  1、老篇目,新教法。语文这门课的特点就是常教常新。可以从课后“马克思的择业”入手。他年轻时就立下高远的目标,并且坚忍不拔,取得了哪些成就?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2、可以从“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入手。为什么称其“伟大” 、“思想家”有哪些思想贡献?这在他身上是最重要的吗?
  3、常规教法:理思路——品感情

【备课资料】
马克思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父亲亨利希•马克思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律师,对马克思少年时代的思想成长起过良好的影响。母亲罕丽达•普勒斯堡是个贤慧的妇女,主要操持家务。
    马克思从小勤奋好学,善于独立思考。1830年,他进入特利尔中学,1835年9月毕业。中学时代,他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已有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中学毕业时他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说,一个人只有立志为人类劳动,才能成为真正的伟人。1835年10月,他进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他除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他结束大学生活,获哲学博土学位。
    马克思在完成博土论文后,本想在波恩大学讲授哲学,但因普鲁士政府加紧对进步知以界的迫害,不得不放弃这个打算。于是他转向政治,开始从事反对封建专制和争取民主的斗争。1842年初,他写了第—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土的书报检查令》,通过对书报检查制度的批判,揭露整个普鲁土国家制度的反动本质。同年5月,他开始为自由主义反对派创办的《莱茵报》撰稿,10月担任了该报的主编。在马克思的影响下,这份报纸越来越鲜明地倾向于革命民主主义。1843年4月1日《莱茵报》被反动当局查封。
    1843年5月,他来到莱茵省的一个小镇克罗茨纳赫。在这里,他与童年时代的女友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从此,她成了马克思的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亲密伴侣和战友。
1843年秋,马克思迁居巴黎,筹备出版《德法年鉴》杂志。在富有革命传统的法国,他积极参加法国工人的集会,了解法国工人阶级的斗争状况,同法国工人运动的领袖和正义者同盟的领导成员建立了密切联系,还结识了流亡在法国的各国革命家。巴黎的斗争生活促进了他向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
    在巴黎期间,马克思进行了紧张的理论研究工作。他埋头钻研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特别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圣西门、博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空想共产主义者的思想。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来到巴黎,拜访了马克思。这是一次历史性会见。从此他们开始了前无古人的伟大合作。
    1845年1月,马克思被法国政府驱逐出境,2月到了布鲁塞尔。他开始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着重阐明了实践在社会生活和人的认识中的作用,指出实践是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的标准。这个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接着,他又同恩格斯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书中科学地论证了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一系列基本原理;提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夺取政权的历史任务。唯物史观是恩格斯肯定的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
    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的同时,还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积极作思想准备和组织准备。1846年初,他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847年初,马克思和恩格斯应邀参加了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了同盟的改组工作。在6月召开的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担任了同盟布鲁塞尔区部和支部的领导人。为了更广泛地团结和教育群众,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成立了德意志工人协会。1847年11月,马克思亲自出席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大会委托与恩格斯共同起草同盟的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正式发表的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席卷欧洲大陆。3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当局驱逐出境,到了巴黎。他立即着手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新的中央委员会,并当选为主席。4月初,他们返回德国,直接参加革命。6月他创办了《新莱茵报》。它是当时民主运动中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马克思通过报纸宣传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纲领,指导德国人民同封建专制制度作斗争,揭露自由资产阶级的妥协和叛卖行为,还通过报纸同各国民主派建立广泛联系,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为了发展民主统一战线,马克思参加了科隆民主协会的工作,同各地民主派领导人建立密切联系。他还积极参加科隆工人联合会的工作,同工人组织内部的错误倾向进行斗争。
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伦敦,在这里长期定居。在伦敦,马克思重建了共产主义者的盟约地方组织和中央委员会。
    五十年代是马克思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贫困的生活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形形色色的敌人对他攻击诽谤,几乎所有的报刊对他关上了大门。但他没有退缩,继续战斗。他成年累月地在英国博物馆研读政治经济文献,埋头从事经济学研究,为无产阶级锻造理论武器。恩格斯为了从经济上支援马克思,使自己的战友能完成创立新的经济学理论酌伟业,作出了最大的自我牺牲。他重返曼彻斯特,再次从事他所讨厌的经商活动。马克思在埋头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还设法利用资产阶级进步报刊发表各种政论文章。从1851年8月到1862年3月,他和恩格斯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稿,写了500多篇文章。他们在这些文章中评述当时的国际重大政治事件,抨击各国反动政府的内外政策,声援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特别是东方殖民地和附属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写了不少论述中国的文章,揭露英国对中国的殖民政策,谴责沙皇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马克思在五十和六十年代最伟大的功绩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1857年到1858年5月期间,他写了第一个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即通常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是《资本论》的第一稿。在这个手稿中制定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原理,阐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基本要点。1859年马克思利用这个手稿的有关章节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学说在内”。后来他又写了一个新手稿:《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这是《资本论》的第二稿。这个手稿阐述了《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也谈到了属于第二卷和第三卷的一些内容。其中很大篇幅是对剩余价值学说史的批判,这部分后来被编为《剩余价值理论》。1863年8月到1865年底他又写了第三个手稿,即《资本论》的第三稿。1867年9月14日他发表了《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第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在1885年和1894年出版。《资本论》这部不朽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的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他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它成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最锐利的理论武器。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马克思又投入了实际斗争。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成立,他被选为国际的领导机构总委员会的成员,并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他为国际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许多重要文件,为国际制定了斗争纲领、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在国际存在的整个时期,他始终是国际的领袖、国际的灵魂。正像恩格斯说的,“叙述马克思在国际中的活动,就等于编写这个协会本身的历史”。
    1871年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举行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卖国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虽然在起义之前并不赞同这一行动,但起义一经爆发,他就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援和帮助。他注意收集有关公社的材料,认真研究公社的各项措施,通过各种渠道与公社保持联系,为公社出谋献策,并且亲自写了几百封信宣传公社的意义,号召支持公社的事业。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又从物质生活、政治思想上帮助逃离法国的公社流亡者。
    七十年代,马克思写了《哥达纲领批判》,对拉萨尔主义的政治观点、经济观点和策略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同时深刻地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一次指出了共产主义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论述了这两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分配原则,并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的理论。这部著作对无产阶级政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反动政府的迫害,贫困的物质生活,繁重的理论工作和紧张的战斗,严重损害了马克思的健康。他晚年常被病痛折磨。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的—颗伟大的心停止了跳动。他安葬在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和他的夫人燕妮葬在一起。
    马克思的—生是伟大的一生。他和思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名字永垂史册,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恩格斯简介
Engesi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K.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1841年底和1842年初写出《谢林与启示》等 3篇文章,抨击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家F.W.J.von谢林,维护G.W.F.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青年黑格尔派从事进步活动的功绩,在德国哲学界引起轰动,在国外也有强烈反响。这时,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观上虽然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但他重视革命实践,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在实际斗争中,逐步意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同德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加上L.A.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他开始向唯物主义者转变。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他和工人交往,参加他们的集会和斗争,并同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为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恩格斯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分析英国的社会状况,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为宪章运动机关报《北极星报》和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报》撰稿。1844年3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以社会主义观点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的结果,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消灭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批判英国历史学家T.卡莱尔的唯心史观,初步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清楚地表明恩格斯已经完成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与马克思合作创立和丰富马克思主义 1844年 8月,恩格斯在回德国途中拜访侨居巴黎的马克思,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决定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制定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而奋斗。同年 9月,与马克思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1846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指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系统地论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历史上各种所有制的形式,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1845年,恩格斯根据他在英国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材料,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次明确地指出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它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为了把科学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起来,恩格斯和马克思于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建立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它的改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开的第1次代表大会,向大会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旧的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他为新的同盟先后起草两个纲领草案:《共产主义信条》和《共产主义原理》。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的学说。在同年11~12月同盟第 2次代表大会期间,马克思、恩格斯受大会委托,在前两个纲领草案的基础上负责起草党的纲领。1847年12月~1848年 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升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是一个“周详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委托,为德国无产阶级制定了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他们立即回国参加革命斗争。恩格斯除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外,亲身参加南德和爱北斐特地区保卫革命成果的几次激烈战斗,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革命失败后,1849年11月10日恩格斯流亡伦敦与马克思会合,担负起重建同盟中央委员会和地方组织的工作,着手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教训。1850~1852年先后写了《德国维护帝国宪法的运动》、《德国农民战争》、《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并与马克思合写《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分析革命失败的原因,论证工农联盟的必要性,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战略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850年,恩格斯重返曼彻斯特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活动,以便在经济上接济马克思,使之能够完成《资本论》的写作。工作之余,他还研究自然科学和军事科学,就各种理论问题同马克思交换意见,写了大量军事、政治论文。恩格斯极其关心欧美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在第一国际前期,尽管他无法直接参与活动,仍通过信件和马克思讨论有关国际的重大问题。他很关心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写过不少论述波兰问题的文章。他在《波斯和中国》、《俄国在远东的成功》等文章中,揭露沙皇俄国和英国对中国的侵略,预言今后必将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1870年 9月,恩格斯从曼彻斯特迁居伦敦。10月,当选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委员。在国际的后期发表《论权威》等名著,总结了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批判了巴枯宁派的无政府主义思潮。  
    70年代初期,马克思、恩格斯特别关心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成长。在1875年爱森纳赫派与拉萨尔派合并时,恩格斯和马克思一起批评了爱森纳赫派领导人无原则妥协的错误和哥达纲领中的拉萨尔主义观点。两派合并后,杜林主义危及德国党的理论基础。1877~1878年恩格斯写出《反杜林论》,深刻批判Е.К.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哲学、庸俗的政治经济学和假社会主义,第一次系统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880年,把《反杜林论》一书理论部分中最重要的部分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小册子在法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人中广为传播,被马克思称作“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  
    恩格斯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批判自然科学领域的反动哲学思潮,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从1873年开始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写了许多札记和片断。其中《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科学地解决了人类起源的问题。这些手稿在恩格斯逝世后被编成《自然辩证法》一书出版。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883年3月马克思逝世,恩格斯担负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文献遗稿工作。1885年和1894年先后出版《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完成了马克思未竟之业,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1884年,恩格斯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论述原始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揭示在私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阶级对抗和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的起源和实质,指明私有制、阶级、国家消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批判资产阶级学者、拉萨尔主义者以及无政府主义者关于国家问题的谬论。1886年,他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系统地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及唯心史观,精辟地论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从1890年起,他在有关唯物史观的一系列著名通信中,驳斥了E.E.P.巴尔特等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党内“青年派”等机会主义者的观点,在全面论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上层建筑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论述意识形态相对独立性的原理,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在从事理论工作的同时,还肩负着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担。1889年7月,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第二国际,进一步团结和发展了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使社会主义运动获得广阔的发展。他帮助和指导德、法、英等国社会主义政党开展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先后写出《1845~1885年的英国》、《〈论住宅问题〉一书第二版序言》、《〈法兰西内战〉一书导言》、《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英国版序言》等序文和书信,深刻地批判了各种机会主义思潮,指导各国党制定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1894年写出《法德农民问题》一文,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斗争中与农民结成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阐述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引导农民走向农业合作化的纲领和步骤,强调对小农不能用暴力剥夺,而应通过示范把他们逐步引向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重要著作。1895年 3月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新版写了导言,分析和总结1848年以来无产阶级斗争条件和方法的变化。1895年8月5日在伦敦病逝。骨灰罐由他的亲密战友F.列斯纳等遵照遗嘱投葬于英国伊斯特勃恩岩崖附近海中。         
                   
恩格斯和工人在一起
这是中国现代画家艾中信所画的油画《恩格斯和工人在一起》,它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的情景。1842到1844年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居住工作。这期间,他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把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同普通工人来往,并为此而高兴和骄傲。在和工人交往中,恩格斯对他们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对他们十分尊敬。根据他在社会调查中所收集的资料,恩格斯完成了他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并于1845年出版。



伟大友谊的开端
1842年,恩格斯曾在《莱茵报》编辑部拜访过马克思,此后他们在为《德法年鉴》撰稿期间开始通信。1844年8月底,恩格斯从英国返回德国途中,在巴黎再次见到马克思。在巴黎短短的10天中,马克思、恩格斯朝夕相处,倾心交谈,充分交换了思想,彼此在一切理论领域中的见解完全一致。这次会见奠定了两们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理论和实践上合作的基础,也是他们毕生伟大友谊的开端。这幅油画生动地反映了两位导师这次会晤时的情景。
 


马克思、恩格斯办《莱茵报》情景图
马克思在大学毕业后不久被《莱菌报》聘为主编。马克思在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基础上,利用《莱茵报》为宣传阵地,连续发表文章宣传革命民主思想。后来恩格斯也参与《莱茵报》的编辑工作。他们在《莱茵报》的过程中,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反对资产阶级的统治。普鲁士政府对《莱茵报》既恨又怕,不久便将它封闭了。 
这幅图生动地描绘了马克思
恩格斯办《莱茵报》的情景。

诗一首:卡尔-马克思
雾遮住了城市的水泥面孔
和充电眼睛。虚幻的夜晚降临。
比耳光更响亮的脚步声传来,
但没有人感到疼痛。
大雾使我想到另一个城市,
以及你在其中幽灵般的游荡。

在伦敦,你的贫困和人们的思想相等,
象一个人在四面来风中
随手摘下帽子时露出的秃顶。
而所有的人从你身旁经过,
一个个仿佛灾年的农民,
有着颗粒无收的土气。

一座城经过一场雾就会消失,      
而一个幽灵却因此变得真实。      
你让人们注目迅猛袭来的雾,      
一座城的消灭,以及幽灵脚步的去向。      
你行走有如俄尔甫斯弹奏着竖琴,      
并不知道围在身边的全是聋子。

雾中的方向无法辨认,      
人们让你替代他们行走,      
自己却听从女妖歌声的诱惑      
奔向古拉格和牛棚。      
需要多久才能从雾中走出啊,      
即使你的双腿突然化为道路。

孤独者被人群簇拥仍是孤独的,      
天空在你的头顶消失。      
拯救是徒劳,人们对锁链的爱      
甚至超过了你对自由的渴望。      
奴隶们梦想着更换主子,      
从国王到领袖,从利剑到纸币。

你的脚印早已被运钞车碾平,      
除去留在大英图书馆的可疑的足迹。      
你不会在意。隔世的乌鸦飞来,      
叫声被高音喇叭的大嘴吞没。      
这使我想到你在伦敦的身影多么单薄,      
仅一团雾就可以抹掉。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行文思路。
          2、揣摩语句蕴涵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学案字词积累
2、你所了解的马克思
二、导学主体部分(第2---8自然段)
1、 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板书)有哪些呢?
2、 齐读第2段,思考:
〈1〉马克思的逝世造成了几方面的损失?
A 革命(板书)   B 历史科学(板书)
〈2〉马克思的逝世造成了多大的损失?
不可估量 空白:言其贡献之大,从而含蓄表达了赞颂(板书)之情。
3、首先我们来看其对历史科学的贡献有那些。
  一生朗读第三自然段,其他思考:
<1>中心句? 
<2>通过中心句交代了马克思哪方面的贡献? 
<3>由此看出,抓中心句往往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据此方法,我们来看一看文章的第4自然段。
4、散读第四段,回答:
(1)中心句?
(2)特殊规律是什么?
(3)这一发现有何意义?
(4)“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对比:表明意义重大。
5、那么,马克思对于历史科学的贡献只局限于这两个发现吗?“浅尝辄止”褒义?贬义?“不是浅尝辄止”褒贬?(点赞颂)
6、“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注意第6段开头说)中“这”指代什么?那么,“在他身上主要的是什么?”用第7段一句话回答!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板书革命)
7、作为革命家,马克思的真正使命是什么?
(1)散读、思考:采取了哪些方式?创办报纸 创立协会(板书)
(2)采取这些方式的目的?
(3)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
(4)“忌恨”“污蔑”的表现?
(5)马克思对忌恨、污蔑采取的态度?
8.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1)蛛丝有何特点?作用?
(2)做拂状?
(3)塑造马克思高大形象
9.因为马克思作出这些巨大贡献,所以字里行间洋溢赞美之情。这样一个备受赞美的伟人一旦辞世,恩格斯心情会怎样?悲痛 (板书)  如何表达这种悲痛?
三.导学首尾部分
   10.散度第一段,
(1)本段记叙了怎样一件事?  逝世(板书)
(2)哪些词语表明马克思与世长辞?
(3)“停止思想”能否换成“心脏停止跳动”?
(4)学生充满悲痛之情的读该段
(5)读给同桌听
(6)推荐同桌起来读
(7)教师激情范读
(8)齐读   注意“睡着了”轻读
   11、马克思作为一个生命永远地“睡着了”,他的精神是否也会睡着呢?用课文一句话回答。
   12、“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1)由这句话的内涵,联想臧克家的诗歌 有的人活着,但他------ 表达对马克思美好的祝愿(板书)
(2)马克思还能听到这支赞歌吗? 恩格斯是唱给谁听的? 千百万革命战友
(3)对千百万革命战友起到怎样的作用?  激励(板书)
四、小结
    下面我们回顾一下本文的思路和作者感情
13、思路
先说其逝世,再写贡献,最后表达祝愿
14、感情
对其逝世表达悲痛之情,对其贡献表达赞颂之情,对战友表达激励之情
五、思考
15、如果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去世了,由你来拟写一篇悼词,那么,你能从本文获得哪些启示?
(1)内容与思路
先说其逝世,再写贡献,最后表达祝愿
(2)语句感情
对其逝世表达悲痛之情,对其贡献表达赞颂之情,对战友表达激励之情
16、给本文换一个题目
(1)永远的卡尔  
(2)亲爱的战友,一路走好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