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高考 - 课标考点 - 阅读 - 诗歌鉴赏 - 在线题库
名校2018届高三10月联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
上传:蒋菁菁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7-12-17 18:51:37 点击次数:1012次
名校2018届高三10月联考试题汇编之诗歌鉴赏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5题。
行香子
赵 鼎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
注:1138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赵鼎最终绝食而死。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B.“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
C.“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D.“山禽飞去,榕叶生寒”描写了作者凭栏远眺所见的景色,山鸟飞去,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
E. “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胸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这七个字直抒胸臆。

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经行岚州
杜审言
北地春光晚,边城气候寒。
往来花不发,新旧雪仍残。
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
自惊牵远役,艰险促征鞍。
    【注】杜审言于公元645年(唐高宗咸亨元年)中进士后,任隰城县(今山西汾阳县西)尉,因公务赴西北,往返两次途经岚州,写了这首五言律诗《经行岚州》。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首联中的“春光晚”“气候寒”点明了边城岚州的环境特点,从而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感情基调。
B.“往来花不发”紧承首句,“往来”从空间角度写出了诗人行程的变化,“花不发”表现了岚州城“春光晚”的特点。
C.“新旧雪仍残”中“新旧”两个形容词连用,通过诗人对所见景物“雪仍残”的细致观察,写出了边地的“气候寒”。
D.尾联两句既表现了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也写出了诗人不畏艰险奔赴前程的乐观情怀。
E.诗歌的情感较为丰富,有对边地苦寒的慨叹,有对山水美景的赞赏,也有自己以国事为重的情怀。
15.颈联“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分)
    答: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
百字令•芜城①晚望    【元】张翥
    碧天向晚,远云开、疑是江南山色。渺渺孤鸿残照外,独上高城望极。鸡散台空,萤沉苑废,龙去沟无迹。英雄安在?千秋恨血凝碧。
    我欲携酒重来,佛狸②祠下,字暗苍苔石。社鼓神鸦浑不见,一片青青荠麦。夜月琼枝,春风水调,肯慰淹留客?翩然归去,天风扶下双舄③。
【注】①芜城,古城名,即广陵城,故城在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境。南朝时宋竟陵王刘诞据广陵反,兵败而死,以致城邑荒废。因鲍照《芜城赋》得名芜城, 几经兴废。张翥(1287~1368) ,作此词时正当元代高压统治时期。②佛狸,北魏武帝拓跋焘小名,此处同辛弃疾《永遇乐》词,喻指金主完颜亮,其于宋绍兴三十一年率部渡江南犯事。③双舄(xì):《汉书•王乔传》载,王乔治县颇具政声,当其诣京朝觐时,帝异其数来而无车骑。侦知其临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伺其飞来,张罗捕之仅有一双舄(一双鞋子),后代因以“凫舄”“双舄”代指县令,此处为作者自指。

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开篇“碧天向晚”二句照应诗题,展现碧天暮云、不失清丽之色,与下文的衰飒之象形成对照。
B.第三、四句(渺渺)孤鸿翼影映衬作者登高独立极目四望的身影,烘托出作者开阔豪放的心胸。
C.“鸡散台空”三句用隋炀帝营造“斗鸡台”“放萤院”的典故,表达作者对真龙天子故去的叹惋。
D.“恨血凝碧”典出《庄子》中“苌弘化碧”,后代常将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所洒之血称为“碧血”。
E.“夜月琼枝”三句,作者自称“淹留客”,表达了黍离之悲以外久滞他乡的身世之感,怛怛失意。

15.本词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援引“神鸦社鼓”这一形容升平热闹之意象入词,两者用意有何不同?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答:                                                                       

广东省深圳市四大名校2018届高三10月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①
柳宗元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②故道风烟在,翁仲③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④。
【注】①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予“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手、各赴谪地之时。②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③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④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句。后以“濯缨”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两人在长期贬谪之后重回长安,没料到再度被远谪,两句表现了命运之多变,人生之艰辛。
B.“伏波故道风烟”写诗人行进在伏波将军当年出征的路上,追忆前贤,不由得心生自勉奋发之意。
C.“翁仲遗墟草树平”写伏波将军的庙宇空余石像荒草、断壁残垣,借此感慨人心变异,世道衰微。
D.“直以慵疏招物议”,表面说因为官慵懒粗疏而招来非议,实则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心中愤激不平。
E.“休将文字占时名”话中有话,因为两人曾因作诗讽剌权贵而背上罪名,此处多有调侃、自嘲之意。
15.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四川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期10月综合测试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1)(2)题。
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
刘禹锡
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
遥想洛阳城,清光正如此。
知君当此夕,亦望镜湖水。
展转相忆心,月明千万里。
【注】此诗写于 829 年,当时诗人在长安,白居易(乐天)在洛阳,元稹(微之)在越州(今浙江绍兴),镜湖是越州境内的一个湖。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一望雪相似”出语平易而境界真切,形象地描绘出月光下洁白纯净的景象。
B.“遥想”表明空间之远,而“正如此”则表明了这份情感不会因距离而减弱。
C.“知君当此夕”中“知”字,语气肯定,表明诗人相信友人定会如约欣赏月下湖景。
D.末两句写诗人与友人虽然一个在长安,一个在洛阳,距离遥远,但都在月下牵挂彼此。
E.颔联和颈联,均用“对面落笔”的手法,写友人的行动和所处的环境,表达诗人的思念。
(2)本诗前六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6 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1)(2)题。
鹧鸪天
读渊明诗不能去手,戏作小词以送之
辛弃疾
晚岁躬耕不怨贫,只鸡斗酒聚比邻。都无晋宋之间事,自是羲皇以上人。
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若教王谢诸郎在,未抵柴桑①陌上尘!
注释:①柴桑,在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是陶渊明的家乡,也是他晚年归耕之处。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 词作的上阕是对陶渊明晚年生活的描写,向我们展现了他躬耕田亩的清贫生活,也写出了他安贫乐道的乐观心态。
B. 词中表现出词人对陶渊明诗作的熟稔,多处化用了陶渊明的诗句,如“躬耕”出自“躬耕非所叹”,“王谢”出自“旧时王谢堂前燕”。
C. “晋宋之间事”指晋宋时期不少人表面推崇清高,实际上却忙于谋取名利,词中的陶渊明不问名利,淡泊宁静。
D. “羲皇以上人”是说陶渊明像远古先民一样自足地生活,与“晋宋之间事”形成对比,突出了他在乱世中生活的恬淡、安宁。
E. 词人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喜爱,写陶渊明其实是写自己,表达出对陶渊明生活状态的羡慕和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 词的下阕是怎样赞颂陶渊明的?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 分)

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晚登城北门①
陆  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②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③。
【注】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②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③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
B.“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关中、故都的怀恋之情。
C.“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作者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感慨良多,铁马往事仍萦怀。
D.“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魂牵梦萦”正是其收复失土、报国心志的抒发。
E.本诗写诗人登楼所见所想,描写与议论相结合,层次清楚,感情激愤,爱国之思、赤子之情跃然纸上。
15.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  (6分)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始安秋日
宋之问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①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①注:世业:犹世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 诗歌前两句用“洛阳春”引发对“桂林风景异”想象,进而表达作者满怀的喜悦之情。
B. 诗歌五、六两句中,云雾飞卷山峰隐现,碎石可见江水磷磷,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
C. 诗歌七、八两句写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与人无争,但最终还是遭遇贬黜流放。
D.整首诗前几句重在写景抒情,后四句转向述志感怀,即在辛酸无奈中表达了归隐的思想。
E.该诗是作者晚期作品,写景物用语简洁概括,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感受,给人新颖的美感。

15.请结合诗歌赏析“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的精妙。(6分)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汉寿城春望①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华表④半空经霹雳,碑文才⑤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⑥,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②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④华表:指路的路牌。④才:隐约。⑤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14.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颔联写“牧竖”“行人”,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条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扯的景象。
D.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E.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15.本诗作于杜甫《春望》后约40年。两诗都运用意象,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的影响。请依据诗歌,比较两诗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简要分析。(6分)

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4~15题。
白  燕
袁  凯①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应见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②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③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①袁凯: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太祖洪武三年(173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②梁园:汉代梁孝王会集天下文士的大型园林。③赵家姊妹:指赵飞燕和其妹赵合德,汉成帝时,两人专宠十余年。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化用刘禹锡的诗句,既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同时也铺设了白燕的生活的背景,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先写明月初升之时,白燕与皎洁月光融为一体,因此汉水之上难见其影,又写因大雪,白燕难以回到染园。
C.颈联写池边柳可作为白燕“香入梦”的暂避港湾,而“梨花庭院冷侵衣”又呈现了一种被迫远离尘寰的凄楚与清冷。
D.诗人在尾联借宫廷乱象,告诫白燕远离宫廷的喧嚣,表达了作者对白燕的关切以及对宫中文人争宠的鄙夷之情。
E.全诗虽无一燕字,却无处不有燕影,把客观环境之美与情志高洁之美有机结合,语言贴切自然,感情深厚饱满。

15.这首诗作者主要用了哪些手法来表达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江南柳   张先(宋)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4.下列各项对该词的理解有误的两项:(  )(   )(5分)
A.前二句通过“隋堤”展示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波急”与“路尘轻”分写
水陆行程,暗示离别图景,寄有依依别情。
B.第三句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概况性极强,
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
C .上片末句“何况”二字巧设疑问,突出“自关情”——即个人眼前的离别情
事。质疑之中,一语双关,寓意深刻。同时带出下片所写离后相思之情景。
D.此词表现抒情主人公送别之忧愁苦伤及别后郁郁离思的内心情感。没有刻意作
苦语,通过古今别情来衬托一己的别情,有烘云托月之妙,将一己别情写得非常充分。
E.词的语言含蓄隽永,格调沉郁悲怆,构思精巧新奇,在送别之作中颇有特色。
15.请赏析下阙中“重”、“亭亭”表达的具体的内心感受及其表达效果。(6分)

参考答案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
参考答案
14. C(2分)D(3分)(C项,“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不是乐景。D项,“榕叶生在寒冷的环境之中”错误,“生寒”的意思是绿色的榕叶让作者内心升起寒意,更加悲凉。)
15. ①作者以“天涯万里,海上三年” “谩凝眸、老泪凄然”等抒发被长期贬谪海上的孤独、落寞。(2分)②“试倚危楼,将远恨” 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2分)③“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贞及怀才不遇之情。(2分)
赏析
   南宋抗金名相赵鼎被贬至吉阳军(今海南三亚)谪居三年之后,写下了这首词。“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首三句写春末景色: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花朵飘零。景色凄美,渲染出悲凉惨淡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伤基调,为后面的抒情做了铺垫。“天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这八个字,由景物过渡到人事,引出了后面的动作描写:倚着高楼,带着思远之恨,作者卷帘远眺。下片紧承“卷帘看”而来,作者举头见日,不见长安。长安,在这里其实是指南宋的首都临安。“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胸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老泪凄然”。这七个字直抒胸臆,将内心的孤独凄凉、落寞悲伤之情倾泻而出。“山禽飞去,榕叶生寒”以悲景写悲情,对作者的抒情是极好的强化。“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极妙,前文已经提到,凭栏远眺是没有用的,只会让老泪纵横,然而,作者凭栏竟然“到黄昏也”,且是“独自个”,可见,纵使凭栏无用,作者也要痴痴凝眸远眺家国。全词写的是登楼远眺故都,抒发的是长期遭贬谪、希望终成失望的极度悲伤之情以及对故乡、故都的思念之情。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
                                                            
14.AD(A 错在“奠定了全诗悲凉伤感的感情基调”,全诗并非一味悲凉伤感。D “诗人惊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美”错误,陶醉于美景中的诗人应是为“远役”所“惊”。)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多答不给分。)
15. ①用琴声描摹水流的声响,用画卷比喻山间的美景,生动贴切。
    ②视听结合,写出了岚州一带的山水之美,令人陶醉。
    ③情景交融,以景写情,强化了诗人欣赏边地风光的喜悦之情。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
14.【答案】BC  选对一项2分,两项都对5分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析】B.烘托出作者孤寂苍凉的心境。C.表达了对历史上纵欲于芜城的昏君的委婉讥讽。
15.【考点】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辛弃疾援引“神鸦社鼓”意在影射国人不思进取沉湎于眼前的苟安局面;(2分)
②张翥反用其意,感叹时下连升平假象都不再,只有荠麦青青,暗示了景象的破败荒凉(2分),并借此流露作者的黍离之悲(对国家破败,今不如昔的哀叹)(2分)。

广东省深圳市四大名校2018届高三10月联考
14.解析:B D(B项,表达的不是“自勉奋发”之意,而是在追忆前贤的同时,古(人)今(我)对比,感慨自身飘零于世,壮志难酬。要注意结合把握整首诗的感情倾向,并结合上下文来理解。D项,“表明自己怀才不遇”不对,这里表达的情绪是愤激不平。句中的“慵疏”只是诗人的反话,他们招致“物议”的真正原因是为人迂直,坚持操守,所以为小人所不容。)
15.(1)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诗人珍重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2)用典(或对典结情)。“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每点3分,共6分)

四川成都七中2018届高三上期10月综合测试
11.(1)C D(C 中的“如约”一说无依据 D 漏掉了在越州的元稹,是三人的彼此思念)
(2)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2 分)。一二句实写诗人在长安遥望如雪的明月
(1 分);中间两联虚写,三四句想象友人身处的洛城月光与帝都月光一样(1 分);五六句想象此刻身处越州的友人也正在欣赏月光下的洞庭湖景(1 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并与友人心心相印的情感(1 分)。
12. (1)BE(B“旧时王谢堂前燕”是刘禹锡的诗。E 词主要表达出对陶渊明的赞颂,没有“对自身无法摆脱世俗生活的烦恼”。)
(2)①以陶渊明的诗歌历经千年还有百篇传世,突出世人对其的认可,赞颂他的诗才;②将出身高贵的王谢子弟与陶渊明对比,说王谢子弟比不过“柴桑陌上尘”,以此赞颂陶渊明的高贵脱俗。(每点 3 分,共 6 分)

山西省45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4.(5分)B、E  (B鸿雁将秋来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E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记叙、描写和抒情)(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答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15.(6分)①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②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地飞鸿,愁;③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国家安危),前途未卜,愁;④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悠长。(每答出一点给l分,答出四点给满分)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14.参考答案:选AC。A项“满怀的喜悦之情”错,C项“自己平日为官做事信奉黄老”错,因为“世业”有“世事”之意。此句有赞美隐士研习huangdi老子的学说,脱尘出俗,能悠游世事之外的意思。宋之问早年曾学道,在陆浑山庄隐居过。这里言外之意很有些悔恨自己未能坚持隐居,热心仕途混迹官场,结果仕途受挫遭贬黜。
15.答案:这两句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落日余辉铺撒在江面上呈现出的美丽江天晚景,但江天虽好,终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2分)诗人采用“欲抑先扬”手法,褒赞江天美景,实乃为抒发浓浓的愁情。(2分)诗句用词新颖活泼,“分明”二字使得江天人格化,江天美丽晚景似乎有意恼人。(2分)

安徽省合肥市2018届高三调研性检测
14. A(2分)C(3分)
15(6分)相同点:遥望春景的荒芜和破败、凄凉。
不同点:①《春望》描写战乱中的场景,《汉寿城春望》描写战乱后的遗迹。
②《春望》描写国都景象,《汉寿城春望》描写地方景象。
⑧《春望》描写景物和诗人形象,《汉寿城春望》全诗写景。
(共答出3点给3分。列举、分析相关意象3分,答案略)

中原名校2018届高三第二次质量考评
14.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B、D
详细解析:5分,答对1项2分,答对两项5分。B、这里诗人借梁园典故,来说明对人才的招纳,“雪满……未归”写白燕不为权势所动,作者极力描写了白燕之白,白燕之白也隐喻其内在品质的高洁。“因大雪,白燕难以回到梁园”不当。D、诗人借赵飞燕、赵昭仪姐妹专宠于汉成帝的典故,实现写物到写人的转换。以赵氏姐妹的相互猜忌来比喻皇权在握的人对有才干的臣下的无端猜忌和残酷镇压。
15.考点说明: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或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D 级(鉴赏评价)。
参考答案:①托物言志。借写白燕外表的洁白,对梁园的漠视等一系列形象表明作者自己高洁的品质。②用典。借梁园典故来说明对人才的招纳,借赵飞燕和其妹赵合德典故,比喻皇权在握的人对有才干的臣下的无端猜忌和残酷镇压。寄寓作者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情怀。
详细解析:6分,每点3分,手法1分,分析2分,意思相近即可。其他言之有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陕西省西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
14.(5分)C(何况构成递进或者层进关系,没有双关)E (语言应为明快素朴,“格调沉郁悲怆”也有错,属过重之判。格调应为清新健康。)
15.(6分)
①“重”:用在“倚望”前,表明先已望过,上片“隋堤远”数句是日落前望中之景,此时是送者抬头望新月,表现了送行者依依惜别心系行人的内心情感,一个“重”字从动作频率方面增强了对送者内心情感的表现力;
②“亭亭”:因“重倚望”而生成一个美好的向往:“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这里“亭亭”二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月的意象女性化了,极尽委婉含蓄、生动形象、亲切感人之艺术效果。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