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九年级下 - 人教 - 综合 - 综合 - 在线题库
综合训练二 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
上传:xiaoou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8-7-18 11:09:17 点击次数:617次

 

综合训练二 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

总分数 0分   时长:不限

题型

单选题

综合题

题量

20

4

总分

0

0

 

 

一、选择题 (共20题 ,总计0分)

1.《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下图)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性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2.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以苏联(苏俄)为榜样。历史兴趣小组以此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把我国向苏联(苏俄)学习的事件整理出来,其中有一项与历史不符合,请你帮他指出来(      )

A. 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

C. 苏联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3.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一五”计划的完成

D.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4.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

是因为(      )

A. 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 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 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5.下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俄国1861年改革

B. 日本明治维新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6.下列历史事件中,明显违反《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是(      )

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 德国吞并奥地利

7.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女士们,先生们,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      )

A. 《凡尔赛和约》签订

B. 华盛顿会议召开

C. 《慕尼黑协定》签订

D. 杜鲁门主义提出

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 欧盟的建立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美苏争霸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各战场战略配合的需要

B. 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逼

C. 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D.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10.能体现中国在二战期间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的史实有(      )

①中、美、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②中国参加了华盛顿会议  ③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11.电影《帝国的毁灭》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于地下室等历史事件。德国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个战场的战争结束(      )

A. 亚太战场

B. 欧洲战场

C. 非洲战场

D. 中国战场

1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主要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

 

 

A. 日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B. 欧盟成立促进经济发展

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 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停滞

13.某班开展“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探究活动。下列内容中,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十月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北约”“华约”的建立

14.以下两幅新闻图片(图1: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2:推倒柏林墙)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形成

B. 政治多极化

C. 东欧剧变

D. 经济全球化

15.某位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A.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16.《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显现……对最近的来说,更有可能显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

A. 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 “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

C. 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D. 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衰退

17.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

B.

C.

D.

18.今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      )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钢铁时代

D. 网络时代

19.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的名字都一样让世人铭记: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

他们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 德莱塞和约翰·施特劳斯

C. 列夫·托尔斯泰和毕加索

D. 达·芬奇和梵高

 

20.作品以强音奏出了悲怆曲,在西方绘画史上第一次单纯地以造型标注经历过的事件,并使我们感到极端的恐惧。作品充分表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受难痛苦的是(      )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共4题 ,总计0分)

21..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100多年来,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失败。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成功地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如“成功仿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新:改革开放;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是指什么模式?

(3).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存在什么问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较为突出的是哪个国家的改革?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4).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22.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方法,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为欧洲联盟。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1).材料一中的珍珠港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战场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和平。(至少写出两条措施)

23.大欧洲是欧洲先贤们的梦想,许多哲学家都孕育过“欧洲联合”“欧洲联邦”的思想。然而,20世纪上半期,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二战结束后,西欧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总结大战的教训,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联合之路,才能结束兵戎相见的历史,实现永久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 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

——《欧洲联盟条约》

(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都存在过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请将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和____1____;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2____和反法西斯联盟。

(2).20世纪60年代,正如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形成。这个组织是什么?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3).如今,这个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欧盟。材料二中的“单一及稳定的货币”是什么?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4).有人说,欧盟的建立是顺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利大于弊。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不平衡的跷跷板”形象地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及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回答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995年,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综合训练二 第一单元至第八单元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共20题 ,总计0分)

1.《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下图)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之后写成的纪实性作品,被誉为研究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最“震撼世界”的是(      )

 

 

A. 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建立

C.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D.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最终崩溃

【解析】

【答案】C

2.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曾一度以苏联(苏俄)为榜样。历史兴趣小组以此为课题进行了研究,把我国向苏联(苏俄)学习的事件整理出来,其中有一项与历史不符合,请你帮他指出来(      )

A. 1936年,苏联新宪法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苏联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制定

C. 苏联农业集体化——人民公社化运动

D. 戈尔巴乔夫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解析】

【答案】D

3.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的取得得益于(      )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推行

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 苏联“一五”计划的完成

D.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形成

【解析】略

【答案】B

4.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其“纠缠不清”主要

是因为(      )

A. 加剧了西方国家与苏俄的矛盾

B. 便利了列强共同侵略掠夺中国

C.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

D. 没有根本上消除列强间的矛盾

【解析】

【答案】D

5.下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俄国1861年改革

B. 日本明治维新

C. 美国罗斯福新政

D.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答案】C

6.下列历史事件中,明显违反《凡尔赛和约》规定的是(      )

A.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美国推行“门户开放”政策

D. 德国吞并奥地利

【解析】略

【答案】D

7.1938年10月,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女士们,先生们,安心睡觉去吧!”丘吉尔则尖锐地指出:“我们正在遭到一场全面、十足的失败!”这场争论针对的是(      )

A. 《凡尔赛和约》签订

B. 华盛顿会议召开

C. 《慕尼黑协定》签订

D. 杜鲁门主义提出

【解析】略

【答案】C

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观点的表述是(      )

A.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B. 欧盟的建立

C.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D. 美苏争霸

【解析】

【答案】C

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各战场战略配合的需要

B. 法西斯国家的疯狂进逼

C. 日本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D.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解析】

【答案】B

10.能体现中国在二战期间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的史实有(      )

①中、美、苏等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②中国参加了华盛顿会议  ③中、美、英三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解析】

【答案】C

11.电影《帝国的毁灭》把镜头对准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再现了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于地下室等历史事件。德国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个战场的战争结束(      )

A. 亚太战场

B. 欧洲战场

C. 非洲战场

D. 中国战场

【解析】

【答案】B

12.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

主要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

 

 

A. 日本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B. 欧盟成立促进经济发展

C.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D. 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停滞

【解析】略

【答案】C

13.某班开展“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探究活动。下列内容中,符合这一主题要求的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十月革命

C. 第二次工业革命

D. “北约”“华约”的建立

【解析】

【答案】D

14.以下两幅新闻图片(图1:波兰团结工会领导人瓦文萨;图2:推倒柏林墙)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 两极格局形成

B. 政治多极化

C. 东欧剧变

D. 经济全球化

【解析】

【答案】C

15.某位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A.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解析】略

【答案】A

16.《全球通史》中写道:“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显现……对最近的来说,更有可能显现的不是一个由自治的区域集团组成的世界,而是一个由若干传统大国的势力范围组成的世界。”由此可知(      )

A. 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B. “一超多强”局面被逐渐打破

C. 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D. 区域集团在多极化格局中的作用衰退

【解析】

【答案】A

17.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错失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下列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A.

B.

C.

D.

【解析】略

【答案】A

18.今天,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更便捷,可以进行电子商务、实现远程教育、发送电子邮件等。这说明我们的社会进入了(      )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钢铁时代

D. 网络时代

【解析】

【答案】D

19.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的名字都一样让世人铭记: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

他们是(      )

A. 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 德莱塞和约翰·施特劳斯

C. 列夫·托尔斯泰和毕加索

D. 达·芬奇和梵高

 

【解析】

【答案】A

20.作品以强音奏出了悲怆曲,在西方绘画史上第一次单纯地以造型标注经历过的事件,并使我们感到极端的恐惧。作品充分表现了法西斯暴行的残酷和人民受难痛苦的是(      )

A.

B.

C.

D.

【解析】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共4题 ,总计0分)

21..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100多年来,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在曲折中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材料二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20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东欧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但最终失败。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成功地仿效了苏联的很多做法,但也有自己的创新,同时也出现过严重失误。如“成功仿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创新:改革开放;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2).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是指实施了什么政策?“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是指什么模式?

(3).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存在什么问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较为突出的是哪个国家的改革?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失败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4).中国、苏俄(苏联)两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比较两国探索的成功经验和惨痛教训,你得到的最大启迪是什么?

    【解析】

       (1)略

       (2)略

       (3)略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综合分析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2)(3)问,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第(4)问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或意思相近即可。

    【答案】

       (1)竖排依次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2)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3)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匈牙利。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要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发展政策等。

22.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反思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不断探索防止和消除战争的方法,并作出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后来发展为欧洲联盟。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个地区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依赖性空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战争的爆发。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运用国际机构,以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

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1).材料一中的珍珠港事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有何影响?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战场犯下了哪一反人类的暴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中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防止战争,维护和平。(至少写出两条措施)

    【解析】

       (1)

       (2)

       (3)

       (4)第(1)问第一小问,围绕珍珠港事件的影响来回答;第二小问,答出1937年12月日本在中国犯下的反人类暴行。第(2)问第一小问,围绕欧洲联合的原因来回答;第二小问,围绕中国重返联合国的时间来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概括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原因;第二小问,围绕中东问题的关键来回答。第(4)问,围绕引发战争的根源、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谈认识。

    【答案】

       (1)二战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日本在南京实行大屠杀。

       (2)不想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言之有理均可) 1971年。

       (3)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夺取该地区就可以称霸整个世界,且这里是沟通欧、亚、非三洲的要道。 巴以冲突。

       (4)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际争端等。(言之有理即可)

23.大欧洲是欧洲先贤们的梦想,许多哲学家都孕育过“欧洲联合”“欧洲联邦”的思想。然而,20世纪上半期,欧洲国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二战结束后,西欧一些富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总结大战的教训,认识到欧洲国家必须走联合之路,才能结束兵戎相见的历史,实现永久和平。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材料二 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

——《欧洲联盟条约》

(1).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都存在过相互对抗的两大军事集团。请将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和____1____;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____2____和反法西斯联盟。

(2).20世纪60年代,正如雨果预言的“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的局面就已经开始形成。这个组织是什么?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3).如今,这个组织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欧盟。材料二中的“单一及稳定的货币”是什么?举例说明,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人民的生活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

(4).有人说,欧盟的建立是顺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的,利大于弊。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第(1)问,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和第(3)问,要分析材料,抓住关键信息“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可知,该组织为欧共体。第(4)问,考查学生对欧盟的评价,要结合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来分析。

    【答案】

       (1)协约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

       (2)欧洲共同体(或欧共体)。发展经济,提高国际地位,维护自身的国家安全。

       (3)欧元。公民有统一的欧洲护照,打破国家界限;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实行资源共享,资本、商品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自由地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

       (4)赞成。看法:欧盟的建立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492年10月12日,这一天,大西洋强劲的信风将哥伦布的船队送上了梦寐以求的新大陆,也就此吹开了隔绝各个大陆的无形屏障。从这一天起,来自欧洲的航海家们,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欧洲人用着韩国制造的手机,日本人喝着美国生产的可口可乐,中国人开着德国品牌的汽车……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回答,“不平衡的跷跷板”形象地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政治格局及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的“用新航线连接起一个完整的‘世界’”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意义?(回答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1995年,顺应这一发展趋势而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什么?中国于哪一年加入了这个国际组织?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过程中,中国应该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解析】

       (1)略

       (2)略

       (3)略

       (4)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问题中的“及”字,要回答的是两个小问题,不要漏掉要点。第(2)问,根据“1492年”“大西洋”“哥伦布”“新大陆”等信息,可判断出该“历史事件”的名称,回答其意义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分析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与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关。第二、三小问,根据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知识回答即可。第(4)问,为开放性问题,从提升中国经济实力、发展科技等角度总结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

       (2)新航路开辟。沟通了欧、亚、非、美四大洲,把世界连接成一个整体;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回答两点即可)

       (3)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

       (4)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学习先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