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资源列表 - 必修三 - 人教 - 第一单元 - 2 祝福 - 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2课 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上传:admin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5-3-27 22:11:24 点击次数:742次

河北省唐山市开滦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2课 祝福第三课时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 联系人物命运,体会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

(2) 探究祥林嫂悲剧的根源。

【重点难点】

(1)探究祥林嫂悲剧的必然性;

(2).深入理解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重要意义。

相关链接

环境描写的衬托意义

在《祝福》中,鲁迅先生把祥林嫂置于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来突出主人公不幸的命运。这里的环境包括三个方面:民俗环境、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一、民俗环境的衬托意义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的悲剧人生上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环境里,文中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人物悲剧的典型性,而且也印下人物悲剧一生的足迹。首先是用沉郁的色调衬托人物不幸的命运。文中几次写到有关祝福景象的文字,选择的都是些色彩暗淡、声调不响的词语,给人沉郁压抑之感,为人物的命运蒙上一层灰暗色彩,衬托了人物苦难不幸的命运。其次是喜庆的气氛反衬人物不幸的命运。“祝福”作为一种民俗,而能享受祝福喜庆之气的只能是少数有钱人,对于祥林嫂来说又有何福可求呢?所以属于富人的祝福之景更多地反衬出穷人的不幸命运。

二、人文环境的衬托意义

祥林嫂生活的鲁镇的人文环境是冷漠、无情,甚至残忍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伤害,造成民众的愚昧、冷漠和麻木。主人公人生悲剧之所以产生离不开这一具体环境,同时构成这一环境的诸多人物本身就充满悲剧色彩。祥林嫂悲剧命运正是在这一群体悲剧命运的衬托之下才更显其悲!

三、自然环境的衬托意义

《祝福》中,祥林嫂的不幸人生,总是出现在一个特殊的季节里,那就是春天。她是在“春天没了丈夫的”;她是在“新年才过”的时候被婆婆家抢去被迫改嫁的;她是在“不知道春天也会有”狼的情况下失去儿子阿毛的;她是在春天的气息渐浓,“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家家户户准备祝福的时候悄然走上不归之途的。春天孕育希望与生机,可是人物的不幸命运大都发生在春天。这是作者以美好的春天来衬托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使人自然而然地得出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苦命的女子的结论。

【学习过程】

探讨文中的典型环境描写并概述其作用

1.鲁镇具有怎样的特点?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鲁镇“祝福”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2.作者写丧夫后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再次丧夫后“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这样的描写有什么意义?

 

 

 

 

3.本文是一出人间悲剧,题目为什么要用“祝福”二字?其深意是什么?

 

 

 

 

 

合作探究

1.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不可避免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形象的社会意义:1.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作者刻意把丧夫、再嫁、失子、归天几个最关键的情节都安排在春天发生,将生机盎然的春给祥林嫂悲惨命运作自然背景,有养深刻的用意,它能造成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提示出封建制度的罪恶。2.祥林嫂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而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不推翻吃人的封建制度,象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改变的。 

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不可能避免的: 

主观原因:沉溺于丧失的痛苦之中不能自拔 ,对生活丧失信心。 

客观原因:小说中写到的其他人物,这些人物在祥林嫂不幸遭遇中扮演的角色: 

生命轨迹                   周围的人 

初到鲁镇                   鲁四老爷(鲁四奶奶)——冷酷自私(封建礼教) 

被卖改嫁                   婆婆、大伯——冷酷自私(家庭) 

再到鲁镇                   柳妈——冷酷(社会) 

寂然死去                   “我” ——同情(社会) 

2.分析、讨论写作特点:

1.精当的环境描写。

 

 

2.富有特色的人物刻画:

 

 

3.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课堂小结与反思】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不足?

 

 

 

【课后作业与练习】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鲁迅不应离我们远去

杨曾宪

有人说,鲁迅正在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我却并不以为然。我是三十一年前读的鲁迅,一年前读的周作人,中间隔了三十年。但鲁迅仍然离我很近,周作人仍然离我很远。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时代,是提倡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对于今后整整一代人也会产生很不同的影响。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周作人与鲁迅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不仅是从文学史角度的评价,而且是就他们对中国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意义而言的。鲁迅,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不仅是哪一种制度哪一个阶级哪一派文化现象,而且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鲁迅积其一生之力铸造国人的灵魂,他自己也成为我们民族的不朽灵魂。周作人也曾是新文化的发言人,也曾是传统伦理文化的批判者。但很快,新文化只沦为他的工具;他仍然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熟地把玩起中国的器物文化来。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随手拈来就是文化,就是文明。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与鲁迅相比呢?

今天的周作人可以摆在地摊上大畅其销,因为它好读——茶余饭后,躺在沙发上,借周作人之笔触,摩挲一些小摆设,品味一些小感触,体验一下昨日的民族风情,未必不是一件乐事。何况今日玩风甚盛,有闲者甚众呢?而鲁迅是不能躺着读的。重读鲁迅,我仍然时时如针芒在背,为自己的灵魂所承受着的拷问。中国知识分子都应经受鲁迅的拷问——因为鲁迅本人已经千百遍地拷问自己。传统文化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形成的某些劣根性,是难以自省自察自知的,但它却是妨害我们民族进取现代文明的痼疾。一个民族具有庸人气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自卑自负又自慰的阿Q精神。德国在普鲁士时代曾经是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但经过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一代代思想家哲学家的批判,经过贝多芬这样伟大的艺术家的陶铸,百年过后的德意志民族已经是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鲁迅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当代意义正在于此。虽然今日中国的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据说已经到了可以说“不”的时代,但从器物文明建设上处处散发出来的暴发户气息中,从种种时髦的学术论争和学术命题所暴露出的盲目的民族自卑与自傲文化心理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嗅出阿Q主义的味道——今日之新国粹主义不正在国学中疯长么?如果我们不能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培育出刚健峻拔的民族品格和自信自谦的民族精神,最终,精神的贫乏将使中华民族难以真正崛起。

当然,我并不排拒周作人。今日中国毕竟处于歌舞升平的时期,有些人欣赏周作人也很正常。但不能以此排拒甚至贬低鲁迅。尤其作为民族精神体现者和创造者的知识分子不能媚俗从众丧失操守地靠作翻案文章,靠出卖民族的良知,哗众取宠,谋利发财。在鲁迅的伟岸形象面前,周作人永远是一抔黄土。

 

1.为什么说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而“一个人,在他的青年时代,首先读的是鲁迅还是周作人,我想,可能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又说明了什么道理?

                                                                                      

                                                                                      

                                                                                      

                                                                                      

2.从文章中看,(1)“器物文化”指的是怎样的文化?

(2)应当怎样概括周作人文学创作的特点?

                                                                                      

                                                                                      

                                                                                      

                                                                                      

3.作者举德国由一个“庸人气息弥漫的民族”变为“世界上最有自信和自尊、最有生命活力和创造精神的民族之一”这个例子的目的是什么?

                                                                                      

                                                     

                                                     

                                                               

4.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对今日中国青年,今日中国知识分子来说,更需要的还是鲁迅,而不是周作人”?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