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admin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5-4-5 18:27:53 | 点击次数:720次 |
《调查周围环境》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组所设置的一个综合性学习专题,它是结合课文阅读开展的小综合学习。本次综合性学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周围环境的现状和人们为保护环境所做的努力,从而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以此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为创建美好家园尽自己的一分努力。同时,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尝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一、教材特点
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单元主题为“爱护周围环境”。关于这一主题,在低年级教材中也有相关涉及,例如,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的专题,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因此,学生通过书本学习和生活实践,已经接触过“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对于“环境保护”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说前期学生对于“环境保护”还是停留在认识、感知的层面,那么,本次综合性学习则是通过专题引领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感受“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这一调查专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便于实践和操作。
(一)从编排的内容看
此次综合性学习可以看作是三个阶段,五处提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任务布置,第二阶段是整理资料,第三阶段是成果展示。五处提示:导语、课文后的提示、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这五项。在这五处提示中,都提出了明确的活动要求,而且侧重点明确。
首先,在导语中提出了“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这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其次,在第五课《翠鸟》课后的“综合性学习”中,提示了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这是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布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是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这里,其一,提示学生调查的内容多样,可以是空气,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花草树木,甚至可以扩展到生活中的“垃圾”等专题。其二,提示学生调查的角度有两个,一是了解周围环境的现状,二是了解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第二方面,“有的同学可以去观察,有的可以去访问,有的可以查找资料”,这里,提示学生调查的方式有三种:观察,访问,查阅资料(包括查阅报刊,上网搜寻等)。在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出了本次综合性学习第二阶段的三个要求:一是在小组里交流交流,都是用什么方法开展活动的;二是把了解到的情况整理一下;三是确定用什么方式反映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做好展示、交流的准备。其中,整理资料是本阶段活动的重点,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整理资料,学习处理信息的方法;二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成果展示做好准备。
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中,通过举例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第三阶段的任务,即进行调查成果的展示。并列举了三种展示方式,分别是:设计保护环境的标语牌;写关于保护环境的建议书;办“保护绿色家园”的手抄报。另外,在成果展示时,还可以采用图片展示、讲解、小演讲、情景剧表演、写留言、进行数据统计、进社区宣传等形式进行展示。通过成果展示,既可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又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展示他们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收获,体验合作学习、探究的快乐。
(二)从编排的结构看
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活动的内容和要求分别体现在各处提示之中。我们可以概括为“一个过程,三个阶段”“四个专题,两个角度”。
“一个过程,三个阶段”指从活动的专题提出到调查成果的展示,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主要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任务布置;第二阶段:整理资料;第三阶段:成果展示。这样,通过活动前的布置,活动中的提示和检查,活动后的展示和交流,体现的是专题引领下有步骤、有层次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四个专题,两个角度”指的是空气、水、植物、垃圾四个调查专题,每个专题都应从“了解周围环境的现状”和“了解人们为保护环境而采取的措施”这两个角度开展调查与展示。这就为学生开展专题调查活动确定了主题,开拓了思路,提供了方法,便于活动的实施。
(三)学习目标
经过上面对教材的解读、分析,我们确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策划并开展小组活动,商定并填写简单的计划书,了解制订计划的重要性。
2.通过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查阅报刊、上网搜索等途径搜寻相关资料,了解家乡环境的现状以及保护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初步学习整理、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能选择恰当的形式展示成果,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体会到在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的乐趣。
3.主动承担小组内的调查任务,增强合作意识。
4.体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并深入思考“我”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些什么。其中,商定并填写简单的计划书,学习整理资料,展示活动成果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二、实施建议
(一)关注过程,指导方法
学生处在三年级下学期,是第三次进行综合性学习,在这之前虽然接触过,对综合性学习有一定的认识,但对这种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还不像阅读、习作等学习内容那么熟悉。因此,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每个阶段学生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例如,活动开始,调查空气的小组,学生对于去哪儿调查,怎么调查会感到迷茫,对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每晚收看并记录电视中天气预报播报的“空气污染指数”,以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再如,观察一周中树叶、白纸落灰尘的状况等。活动过程中,调查水的小组,学生会对搜集到的资料怎么处理,感到比较难操作。对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数据、图片、文字、水样的检测结果分门别类地整理在一起。活动后期的展示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展示形式的需要,为学生联系其他学科的教师及相关的专业人士对学生进行指导。
另外,在这个调查过程中,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学生如果在调查过程中走捷径,只注重上网搜寻资料,而忽视深入生活进行调查实践,教师应有意地引导学生以实地考察、了解为主,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近生活,亲近大自然,使学生明白,网络只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条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二是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时间较长,需历经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为保障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能动性,需要借助不同的评价方式来鼓励学生。
总之,教师只有在学习中关注过程,指导方法,才能保障活动的落实。
(二)把握重点和关键
1.引导学生从“四个专题,两个角度”去调查。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在活动之前对环境保护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在活动开始后,对于调查内容的确定有一定困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借助《翠鸟》课后的任务布置和学生生活实际,提示学生从以下四个专题进行调查──空气、水、植物、垃圾。
另外,学生在活动中,可能会被调查过程中的某些现状所吸引,往往只关注环境的污染,而忽略了要求中“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为此,教师要注意利用这一单元课文给我们的启发。例如,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从反面警示我们不爱护自然,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燕子专列》和《路旁的橡树》则从正面为我们传递信息,即保护环境,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的追求。依据课文内容所提供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调查中注意从两个角度去进行──环境污染的现状和人们保护环境的举措。
2.帮助学生商定活动计划。在整个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计划的制订便于整个活动的实施。联系三年级上册教材出现的两次综合性学习,我们可以看到“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是本次综合性学习新出现的知识点,也是本次综合性学习的重点。
此次活动是在学生经历了两次小的综合性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是在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学习的意识和实践的前提下进行的。在这次活动中,第一次提出“商定活动计划”这个要求,这是教材提出的新的学习任务。与前两次小综合的学习内容比较,我们发现在三年级上册第一次综合性学习“我们的课余生活”中,安排了相应的表格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在表格中,有时间、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这就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第一次接触综合性学习的学生如何制订计划给予了指导。在第二次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中,提出的是“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通过这种引导与提示,帮助学生梳理了活动的步骤,以便清晰此次活动的思路,这可以看作是活动计划书的雏形。由此,可以看出,前者为我们提供了商定计划书的形式,后者为我们提供了商定计划书的思路。
在这一重点环节的突破中,我们认为应注意以下两点。①在这2008年第1-2期(总第13、14一环节实施前,应帮助学生回忆上学期“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自由组成小组后,我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一是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二是按照商量好的建议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通过回忆梳理出两点,第一,打算了解哪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就是我们通常情况下计划所包含的内容。第二,明确计划的商定对于活动的开展和落实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②在指导学生“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时,可以借助“填写表格”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重点。根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要求,我们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项目来填写:组长、指导教师(家长)、组员及分工、活动步骤等。在活动步骤中,要特别指导学生写明时间、调查途径、方法这三项内容,以便使学生在后面的活动中实施、落实。
3.指导学生学习整理资料。在本次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经历了调查专题的确立、计划的商定后,在课外会进行相关的观察、查找、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在搜集资料后,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是如何把前期了解到的资料适当整理,并透过这些资料分析环境的现状。
对于资料的处理,我们认为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整理、完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环节。①资料筛选。让学生围绕“调查周围环境”这一课题选择最有价值的资料,并进行梳理、汇总。②资料归类。让学生将查找到的资料,按一定类别进行整理。例如,文字类、图片类、数据类。有的还可以按照调查专题进行两个角度的分类,例如,“被污染破坏的现状”“人们为保护环境而进行的举措”两大类。③资料分析。考虑到三年级下学期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设置“资料袋”,其中包括“实地探访”“访谈日记”“资料在线”等不同板块,专门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资料分门别类地积累。同时,在“资料袋”中,又以“调查感悟厅”的方式,让学生将前期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为成果展示打下基础。
4.指导学生做好成果展示。“展示台”作为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让学生围绕专题,结合前期调查,就其所获得的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进行交流和展示。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需要注意,让学生结合内容进行形式多样、有创意的展示。成果展示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一定困难。例如,学生在展示成果时,需要将前期搜集到的大量图片通过课件展示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协调微机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幻灯片。再如,情景剧表演、手抄报展示,需要协调音乐教师、美术教师指导学生来完成。
(三)妥善处理课文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关系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主题,将综合性学习与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综合性学习。因之,一定要妥善处理好课文学习和综合性学习的关系。例如,结合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教师要提醒学生对综合性学习的材料进行整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是如何开展活动的,然后请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要鼓励学生采用有创意的、多样的形式,整理和呈现出自己周边的环境状况。例如,周围新建工厂对环境的影响,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动植物、大气和水的影响,等等。
(四)激励评价,促其发展
本次综合性学习时间长,约一周,学生的调查活动也基本在课下完成,为鼓励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不断反思提高,可以采用“成长激励卡”和“阶段评价表”等形式来激励学生,促其发展,使其每个阶段的活动落到实处,并从中体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快乐。
(五)关于口语交际、习作与本次活动的关系
“语文园地二”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有关内容和要求都与本次活动密切相关,也可以看作是此次活动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要求先交流在活动中了解到的情况,商量怎样汇报,然后全班交流,讨论能为保护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这能为“成果展示”做准备。“习作”,要求学生围绕本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写关于保护环境的想象作文,也可以写在活动过程中的趣事。所以,“口语交际”和“习作”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内容,也可以看作是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为展示环节铺垫、提升的过程。教学时,一般应安排在第二阶段“整理资料”这一环节后进行。
针对以上特点,在教学中,可以做两种处理:一是将“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单独处理,独立完成,既总结、升华前期综合性学习的认识与情感,也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作铺垫。另外,还可以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把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前移,将此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通过口语交际课展示出来。使本节口语交际课承担双重任务,即结合口语交际训练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的展示。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