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资源频道
会员注册 | 忘记密码 | 上传资料 | 网站帮助 | 返回主页 分享到: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上传:唐建辉 审核发布:admin 更新时间:2017-12-18 20:37:47 点击次数:825次


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百家争鸣局面下主要的思想流派及其主要代表,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理解“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及其意义和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比较孟子、荀子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的异同之处,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比较能力和善于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进行比较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首先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接着概括归纳主要思想流派及其主要代表,再运用阐释历史和联系现实的方法理解孔子的主要成就及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最后通过比较法比较孟子、荀子思想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懂得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和培养学生的人本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媒体:多媒体、黑板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知不知道“学而时习之,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些话是谁说的?

生:孔子。

师:不错,这是记述孔子主要言行的《论语》里的话。那

么同学们知不知道孔子有哪些成就?

生:孔子是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

;回答得很好,孔子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那么儒家思想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呢?它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一内容—“百家争鸣”与儒家的形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打出幻灯片)

讲授新课

 一、“百家争鸣”的形成

1. 百家争鸣的含义: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知识分子中不同派别的涌现及诸子百家争芳斗艳的局面。

     百家:泛指数量多,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

争鸣:是指战国时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互相诘难批驳,彼此吸收融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
2
百家争鸣出现的社会原因:社会大变革

  表现:

  A、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根本)

  B、政治: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并战争

  C、阶级: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

  D、文化: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3、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春)、庄子(战)

  儒家:孔子(春)、孟子(战)、荀子(战)

  墨家:墨子(战)

  法家:韩非子(战)

4、“百家争鸣”的影响

  A.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B.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二、孔子极其思想

 1、孔子生平(结合教材)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 ,可谓至圣矣!”                      ——《史记·孔子世家》

【展示材料】

请结合材料和教材概括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材料1:子曰:“仁者爱人。”         ——《论语·雍也》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论语·颜渊》

材料2: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

材料3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孔子的思想

A思想核心:即“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关“仁”的理解见PPT超链接)

B、政治思想:主张“克己复礼”,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礼”见课件)

C、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D、论理观:“性相近”(教材P6学思之窗)
【思考】:如何看待孔子的“仁” “德”和“礼”?

1.进步性:

 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B、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2.保守性:

  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知识归纳】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思想学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全面发展

 

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

后来成为我们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文化也成为传统文化最主要部分

三、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1、孟子的简介: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人,他曾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自认为是儒家学派的正宗。一生以教书为主,也曾游说于各诸侯国。晚年著书立说,他的言论被整理成《孟子》一书。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

  孟子的主张

  展示: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仁义礼智根于心;人皆可以为尧舜

①施政主张:“仁政”

②君民关系:“民贵君轻”(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性本善”

2、荀子的简介: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

荀子的主张:

  ①施政主张:“仁义”、“王道”

  ②君民关系:“君舟民水”(民本思想)

  ③伦理观:“性恶论”—通过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想一想】:孔子、孟子、荀子思想有那些的异同?

 

      

    

   

 

      

 

仁的

思想

    

  

 

民本

思想

   以德治民

 (为政以德)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相近

  性善论

  性恶论

 

四、道家和法家

 1 道家

1)老子(春秋)的思想

 ①世界万物的本原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

[提问]: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2)庄子 —— 战国时期

  思想主张:

  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

2、法家——韩非子(战国末期)

A、思想主张:

1)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行君主专制

2)以法治国

B、意义: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墨子(战国初期)

1)兼爱;(2)非攻;(3)尚贤。

列表归纳道、法、墨的思想

学派

        

主要思想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

 

道家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继承老子的学说,相对论

法家

    

主张法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五、课堂练习

1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A

①井田制的崩溃        ②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  ④出现了私人讲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B.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的统治尚未建立绝对的权威

C.各诸侯为实现富国强兵,重用知识渊博的文士

D.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使文化下移,逐渐形成“士”阶层

3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B  )

①“仁者,爱人”②贵贱有“序”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  A  )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唯心思想

5.关于下图所人物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生活在战国时期,鲁国人

                   ②其思想的核心是“仁”

③晚年对《诗》、《礼》、《书》、《易》、《中庸》、《春秋》进行了整理,是为“六经”,后被奉为儒家的经典

④他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A.②④    C.②③    B.①③    D.①④

 

6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B   )

A.所处时代不同              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              D.谈论的问题不同

7.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苟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   )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8200412月,中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和谐思想表现在处理社会关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提倡以德治国,避免社会冲突,提倡宽厚处世,创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请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主张此说的三位著名思想家及其观点

参考答案: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9、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民本思想)

2、材料一孔子认为治国最关键的是什么?(取信于民)结合所学知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3、材料三反映了孟子的什么观点?(民贵君轻)

4、荀子的话被后世的哪位君主引以为鉴,开创了什么盛世?(唐太宗、贞观之治)

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布置:

八、课后反思

评论区
当前1/1  首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末页   直接到 页  共 0 条记录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 点击刷新验证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说明  |   在线联系  |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