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传:郭晟化学 | 审核发布:admin | 更新时间:2016-12-22 22:15:54 | 点击次数:1055次 |
在“启发——探究”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之我见
东安县第一中学 郭晟
内容提要:“启发——探究”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创设情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化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利用好教材、社区等课程资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选取适宜的方法来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简洁切题,新颖实用,才能提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启发 探究 教学情景 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在化学教学中要“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要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那么,在“启发——探究”教学模式中如何来“创设情景”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个人浅见。
一、正确认识“启发——探究”教学模式中的“创设情景”
所谓“启发——探究”教学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以问题为主线,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案。其操作示意图如下:
课堂教学程序: 问题——→探究——→应用
学生(主体性):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巩固应用
交往↑↓互动 启发↑↓反馈启发↑↓反馈启发↑↓反馈
教师(主导性):创设情景—→搭建平台——→提供问(习)题
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规范”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通过创设情景、搭建平台、提供问(习)题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 “探究”,体现了“教”服务于“学”,有利于实现教学方式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符合新课程理念。
“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值得指出的是:学生的“探究”主要是指在课堂内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的探究过程。它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强调师生互动,是一种广义上的“探究”。这个“探究” 往往是从某个“问题”或者隐含着某个问题的某种现象入手的,既可以涉及探究的所有要素,也可以是只包含部分要素和特征的探究过程。它既可以是实验探究,也可以是资料探究或活动探究。因此,学生参与课堂探究的形式不只是动手做,而且更强调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即强调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心理学家们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可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是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在“启发——探究”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所谓“创设情景”,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心理特征,运用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图表、模型、音像网络资料、乡土资源和已学知识来创设适宜学生学习的情景,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思维冲突,动摇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唤起学生注意,引导提出问题,明确探究方向,有效启动探究。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种田”的话,那么, “创设情景”就是“育秧”。 俗话说:秧好半年禾。可见,“创设情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景的主要方法
1、利用实验手段来创设教学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精心设计的化学实验在给学生带来惊奇、不解和矛盾的同时,更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由实验产生的教学情景中,形成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和参与意识,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的方向。因此,化学实验是创设化学教学情景的主要手段。例如:在“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一课中,我利用并联的导电实验装置同时演示食盐晶体、食盐溶液、蔗糖晶体、蔗糖溶液、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导电的实验,引导并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下一些问题:(1)为什么同种物质的溶液能导电,而晶体却不能?(2)为什么同种物质的溶液和晶体都不能导电?(3)为什么同是溶液,有的溶液能导电,而有的却不能?(4)食盐溶液等导电的原理和金属导电原理是否相同?(5)既然水能导电,蔗糖溶液中有水,为什么不导电(这个问题是自学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提出的,是我开始没有想到的)?我暂不做解释,只是说:“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很好。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上相关内容,看能否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自然而然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启发学生提出了问题,明确了探究的方向,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
2、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教学情景
随着时代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来创设教学情景将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形兼备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来创设情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势进入探究学习的心理状态,就能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如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学习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的:[屏幕显示]“秦兵马俑图片”以及“我国古代瓷器的图片”。[画外音]这些都是陶瓷,陶瓷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发明,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中国被誉称为“瓷国”。欧洲人视中国陶瓷为无价之宝,把瓷器叫“China”,久而久之,“China”就成了中国的英文名称了。我们常见的陶瓷、玻璃和水泥等都是硅酸盐产品,是使用量最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设问]你知道它们的原料是什么?这种原料中,扮演着主要角色的元素是什么?它有哪些典型的化合物、性质和用途?这样,将化学与历史、社会、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引导学生通过观看 “秦兵马俑图片”以及“我国古代瓷器的图片”,结合适当的引述和设问启发,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增强了感性知识,还能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3、利用化学教材资源来创设教学情景
在化学教学中,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和载体,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师生进行教学的范例。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教材内容来创设教学情景,善于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去挖掘问题,提出问题,通过“阅读”、 “实验”、“讨论”等“探究”方式来解决问题,获取结论,既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为学生提供了学法指导的范例。例如,在学习“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时,我利用教材中安排的“钠、钾和水反应的对比实验”,将其改为对比投影实验来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提出问题,如(1)为什么钾和钠才能与水反应?(2)为什么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加剧烈些?(3)钾和钠与水反应的事实跟它们的原子结构变化有何关系?学生会自然而然地带着这些问题,通过阅读教材P5表格中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碱金属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与其原子结构变化的规律。同时让学生应用“规律”来大胆预测铯与水反应的可能现象,然后提供铯与水反应实验视频让学生验证自己的预测。最后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学与问”来推测卤族元素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4、利用社区资源来创设教学情景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学习资源,是化学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利用社区相关信息来创设教学情景、渲染教学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关心家乡的建设和身边的化学现象,促使学生积极投入探究活动。例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我以我县自来水公司发生的氯气泄漏事件为背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1) 2006年8月6日晚11时,位于半山腰的东安县自来水公司发生氯气泄漏,山下是两村一厂刚刚入睡的数千居民,情况万分危急。(2)出警人员在挨家挨户地敲门、说明情况、稳定居民情绪,教他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撤离污染区。(3)县消防官兵一边往残留液氯的贮存罐上喷洒石灰水,一边对泄漏区域喷水稀释;身着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的堵漏人员,携带堵漏工具进入到泄漏地点进行堵漏操作。(4)由于长时间接触氯气,消防官兵出现了胸闷、喉咙干涩、皮肤红肿、呕吐等症状,但他们直到第二天10时许,才去医院接受滴液治疗。设问: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说出了获取的信息,提出了“氯气的性质怎样?”等问题。这种利用本地乡土资源来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激发学生“知其所以然”的心态,更能激发出他们对氯气性质探究的内在兴趣。只有在这种强烈兴趣引领下,探究学习才能高效。同时,促使学生将氯气性质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特别是发生在“身边”的氯气泄漏事故联系起来,用社会和生活问题将要学习的知识“包装”起来,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和运用的“原生态”。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将是持久的,获得的情感体验将是深刻的。
5、 联系生活实际来创设教学情景
学习的真正目的是要使学习者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即“学以致用,用中求新”。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中,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们必须细心观察,留意分析,从现象中提示本质,从而提炼出有关化学问题来创设教学情景。这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化学问题来创设的教学情景,最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旁,学习化学可以大有作为。例如:在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时,我利用日常生活中流行的“喝醋能解酒”说法来创设教学情景:“醋能解酒”的观点有无科学根据?饮酒过量的人喝一些食醋真得能解酒吗?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知道了“酒”指的是酒精或乙醇,具有可燃性;“醋”是指醋酸或乙酸,具有酸性。在日常生活中也知道“喝醋能解酒”说法,是否科学可行却不知道,但又想知道。这样能激起学生在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兴趣盎然的通过阅读、实验、新旧联系去探究新知识,获得对问题的解决。
三、创设教学情景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根据认知理论,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问题性思维过程。人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产生的,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也是“启发——探究”教学的起点。所以,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尽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好习惯。值得指出的是:课堂上的探究问题提倡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但也不排除教师通过创设情景给出,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或意义,自主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内的探究活动。
2、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随时都有一种强烈的、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探索者、发现者。这种需要如果得不到现实的强化就会枯萎,而对知识的兴趣也就随之消灭。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兴趣,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创设的教学情景是否是学生需要的,能否拨动学生的心弦;二是创设的问题是否科学适度,是不是学生感到困惑而又急于弄清的问题。因此,创设的教学情景力求真实、生动、直观、新奇而又有启迪性,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且有具体明显的指向性,要让学生感觉到“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愿意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来。
3、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
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是与社会紧密联系着的,加强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创设教学情景的重要手段。创设的教学情景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照顾到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尽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生活实例和已有经验来创设学习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 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探究,学有所得,为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打好基础。
4、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做到简洁切题
创设教学情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化学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探究活动。也就是说创设教学情景是为教学服务的,就要符合教学目标和课题研究的需要。因此,创设的教学情景就要做到简洁切题,尽量避免复杂的“形式主义”和脱离课题,脱离实际,“生拉硬凑”,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总之,在“启发——探究”教学过程中,创设好教学情景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创设教学情景要利用好化学实验、多媒体等手段,利用好教材、社区等课程资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运用适宜的方法来创设教学情景。创设的教学情景要能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做到简洁切题,新颖实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有效教学。
通讯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东圃黄村龙怡苑 (510660)邮箱:lzm6308@163.com 联系QQ:534386438
Copyright © 2008-2012 klxk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26984号-1